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834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枪转接头,涉及汽车充电接头技术领域,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可拆卸连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具有第一端口,用以连接车辆的充电口,所述后壳具有第二端口,用以连接充电枪,其中,所述前壳和后壳连接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端;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内置于前壳和后壳所连接形成的壳体内,所述接线端子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过盈配合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端,且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位置对应;在应急情况下,本充电枪转接头能够在其中间掰断并一分为二,实现对充电插座或充电枪头及其充电线的保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接头,具体为一种充电枪转接头


技术介绍

1、充电枪转接头是一种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之间的设备,其内部的两头常设置有作为插座的端子和作为插头的端子,并通过两头的端子分别去接触桩端的充电枪头和车端的充电插座,从而满足各标准充电接口物理连接的互配性。

2、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枪转接头诸如公开号为cn219321784u的中国授权专利,在应急情况下,如充电过程中,未拔充电枪而开动车辆时,由于充电枪转接头的结构设计导致其无法掰断或不易掰断,从而在此应急情况下容易出现对车端的充电插座或充电枪头及其充电线造成损坏的问题。

3、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包括有:

3、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可拆卸连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具有第一端口,用以连接车辆的充电口,所述后壳具有第二端口,用以连接充电枪,其中,所述前壳和后壳连接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端;

4、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内置于前壳和后壳所连接形成的壳体内,所述接线端子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过盈配合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端,且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位置对应。

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壳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连接端对应位于接线端子的中间位置。

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端部对应第二连接端位置处凸设有对接柱,所述第二端部对应第二连接端位置处凹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柱与对接槽插接配合,以实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过盈配合连接。

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有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所述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有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所述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9、其中,前壳和后壳所连接形成的壳体内还设置有地线端子,所述地线端子的周长对应第二连接端位置处缩减设置。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前壳具有对应第一端部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后壳具有对应第二端部的第二容置腔。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前壳对应第一连接端位置处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后壳对应第一连接端位置处设置有配合于安装通孔的螺纹槽。

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前壳和后壳所连接形成的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以及通信端子,所述控制电路板固设于后壳对应第一连接端位置处,所述通信端子焊接在控制电路板的表面;

13、其中,所述通信端子的周长小于接线端子的周长。

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连接力/损坏力以及结合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连接力/损坏力的总和小于充电枪和/或车辆充电口的损坏拉力。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通过将壳体区分为前壳和后壳,前壳具有用以连接车辆充电口的第一端口,后壳具有用以连接充电枪的第二端口,从而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满足各标准充电接口物理连接的互配性;

17、2)通过在置于壳体内的接线端子区分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结合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能够过盈配合连接,而前壳和后壳之间能够可拆卸连接,并且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形成的第二连接端能够处于同一位置,从而使得在充电过程中,未拔充电枪而开动车辆时,本充电枪转接头能够在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位置处实现分离,即实现壳体的前壳和后壳的分离,以及实现接线端子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分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对车端的充电插座或充电枪头及其充电线造成损坏的问题;

18、3)在充电过程中,未拔充电枪而开动车辆时,本充电枪转接头能够在其中间掰断一分为二,实现一种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具有对充电插座或充电枪头及其充电线保护性能的充电枪转接头。

19、4)本充电枪转接头能够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充电枪转接头,如美规,英规,欧规,澳规/国标等,同时也适用于不同数量的接线端子结构的充电枪转接头,如快充和慢充类型。

2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壳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连接端对应位于接线端子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对应第二连接端位置处凸设有对接柱,所述第二端部对应第二连接端位置处凹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柱与对接槽插接配合,以实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过盈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有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所述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有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所述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具有对应第一端部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后壳具有对应第二端部的第二容置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对应第一连接端位置处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后壳对应第一连接端位置处设置有配合于安装通孔的螺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和后壳所连接形成的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以及通信端子,所述控制电路板固设于后壳对应第一连接端位置处,所述通信端子焊接在控制电路板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连接力/损坏力以及结合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连接力/损坏力的总和小于充电枪和/或车辆充电口的损坏拉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壳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连接端对应位于接线端子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对应第二连接端位置处凸设有对接柱,所述第二端部对应第二连接端位置处凹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柱与对接槽插接配合,以实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过盈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有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所述火线端子、零线端子以及地线端子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有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所述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均具有第一端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慧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