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分离土壤中荔枝霜疫霉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254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原菌分离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诱导分离土壤中荔枝霜疫霉的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土样采集及处理:在荔枝园中取土样,研碎并过筛备用;S2、取经过灭菌处理的培养皿,放入步骤S1处理后土样,并加入含药无菌水至土样达到饱和,加盖后封口静置,进行土壤中荔枝霜疫霉的孵育;S3、向步骤S2孵育后培养皿中加入含药无菌水,把荔枝幼嫩叶片横向对半剪开后放入培养皿中,铺满培养皿表面,加盖后封口进行诱导,然后取出叶片放在保湿盒中,挑取叶片上荔枝霜疫霉霉层,置于选择培养基培养,得到荔枝霜疫霉。本申请所述方法全年可以诱导分离到土壤中荔枝霜疫霉,显著提高了分离获取荔枝霜疫霉菌株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原菌分离的,特别涉及一种诱导分离土壤中荔枝霜疫霉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荔枝霜疫霉可引起荔枝霜疫病,是荔枝生产及采后贮藏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在霜疫病大流行时期,可对产业造成高达80%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荔枝霜疫霉菌株的收集是研究菌株多样性、遗传变异、致病机理及与寄主互作机制的必要条件。

2、荔枝霜疫霉菌株的分离获取技术仍存在瓶颈。比如,组织分离法利用培养基为致病菌提供适宜的环境而将寄生于植物组织中致病菌分离出来,是分离植物病原菌的常用方法,多种植物致病菌通过这种方法成功被分离出来。荔枝霜疫霉引起的荔枝霜疫病可以侵染嫩叶、花穗、果实,引起霜状霉层,因而同样可在病征明显的植物组织上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然而,在实际的运用中,要选取发病初期或者有明显霜状霉层的发病组织,利用选择培养基方可分离到,荔枝园并非时刻能收集到新鲜的发病组织,尤其在秋梢老熟期,或较干旱的季节荔枝霜疫病很少发生,因而组织分离法的运用受到季节和田间发病的限制。除了组织分离法外,土壤稀释分离法分离荔枝霜疫霉难度较大,果园的土壤中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导分离土壤中荔枝霜疫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取土样采用Z字形五点取样,标记为1~5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包含3~6棵树,在选定的采样点,将树盘下土面的枯枝落叶去掉,取3cm以上的表土混匀,将土样装入采样袋,在采样袋上标记采样点、采样品种、采样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含药无菌水是指在无菌水中依次加入氨苄青霉素钠、利福平、多菌灵、咪鲜胺和异菌脲,使其最终浓度分别为100μg/mL、50μg/mL、10μg/mL、4.5μg/mL、200μg/m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导分离土壤中荔枝霜疫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取土样采用z字形五点取样,标记为1~5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包含3~6棵树,在选定的采样点,将树盘下土面的枯枝落叶去掉,取3cm以上的表土混匀,将土样装入采样袋,在采样袋上标记采样点、采样品种、采样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含药无菌水是指在无菌水中依次加入氨苄青霉素钠、利福平、多菌灵、咪鲜胺和异菌脲,使其最终浓度分别为100μg/ml、50μg/ml、10μg/ml、4.5μg/ml、200μ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孵育条件具体为:孵育温度为15~30℃,孵育时间为0~6天,孵育光照时间为全天24h光照、全天24h黑暗或12h光暗交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孵育条件为:孵育温度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吕安瑞张妍孔广辉严梦荧郑春腾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