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_技高网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11232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4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制造发光单元的过程中形成量子点转换结构,利用发光单元制造过程中衬底可以透光的特性从发光单元的背光侧对量子点转换结构进行背面曝光,如此,如果需要的量子点转换结构的膜层厚度较小,可以通过背面曝光并控制曝光量,实现膜层结构的小型化轻量化;如果需要的量子点转换结构的膜层厚度较大,可以通过背面曝光结合正面曝光,可以减小曝光次数,降低曝光工艺的难度,提高产品生成效率和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ed)芯片和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芯片因其优异的亮度、分辨率、对比度、能耗、使用寿命、响应速度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而被广泛使用。

2、传统的mini-led或者micr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常使用巨量转移工艺。一般的巨量转移方案中先分别制备红、绿、蓝三色的led芯片,然后分别将三色的led芯片转移到驱动背板中进行邦定。由于led芯片的尺寸小、每次转移数量大、芯片差异、红色led芯片发光效率等因素,通常的巨量转移方案过程存在极大的良率问题。

3、因此,在一些显示面板中会采用量子点(quantum dot,qd)技术。量子点技术仅需批量转移效率最高的蓝色led芯片,转移、拼装完成后在蓝色芯片上方形成图形化的量子点材料,从而可以将蓝光转换成红光和绿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是,由于量子点材料本身的特性和转换效率问题,现有技术中的量子点膜层难以做到小型化和轻薄化,而较厚的量子点膜层结构在图案化过程中存在多次曝光而导致制程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技术背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出光侧和背光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位于所述驱动背板上的发光单元及相对所述发光单元靠近所述出光侧的量子点转换结构;

>2、所述驱动背板包括透光区域,所述发光单元及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域重合。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背板包括靠近所述发光单元一侧的连接电极层、远离所述发光单元一侧的准直结构层及位于所述连接电极层和准直结构层之间的驱动器件层;

4、所述驱动器件层包括驱动单元,相邻驱动单元之间具有间隔区;

5、所述连接电极层包括多条走线,相邻走线之间具有走线透光区;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走线透光区中并与所述连接电极层中的走线电性连接;

6、所述准直结构层包括第一开口区;

7、所述间隔区和所述走线透光区在所述准直结构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区重合,所述间隔区、所述走线透光区及所述第一开口区形成所述透光区域。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位于所述连接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器件层一侧并包裹所述发光单元;所述连接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器件层的一侧设置量子点限定结构,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围绕至少部分所述透光区域;

9、优选地,相邻的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之间通过黑色矩阵层相互间隔。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

12、优选地,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由反光材料制成。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器件层和所述连接电极层之间的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包括第二开口区,所述间隔区、所述走线透光区及所述第二开口区在所述准直结构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区重合;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区内。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通过电学阻隔结构相互间隔;

15、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位于所述驱动背板远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还设置有公共电极;或者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相邻的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之间还设置有公共电极;

16、优选地,所述连接电极层的所述走线透光区包括透明电极,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透明电极连接;

17、优选地,相邻的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之间通过黑色矩阵层相互间隔。

18、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9、提供驱动背板及位于所述驱动背板上的发光单元,所述驱动背板包括透光区域,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域重合;

20、在所述发光单元或所述驱动背板的出光侧设置量子点转换材料;

21、从所述驱动背板的背光侧,通过所述驱动背板的所述透光区域对所述量子点转换材料进行曝光处理;

22、去除未被曝光的所述量子点转换材料,形成量子点转换结构。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所述驱动背板的背光侧,通过所述驱动背板的所述透光区域对所述量子点转换材料进行曝光处理的步骤,包括:

24、控制曝光量或曝光时间,从所述驱动背板的背光侧,通过所述驱动背板的所述透光区域对所述量子点转换材料进行部分曝光处理;

25、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26、配合掩膜版,从所述驱动背板的出光侧对所述量子点转换材料进行曝光处理;所述掩膜版包括与所述透光区域位置对应的掩膜版开口。

27、本申请前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器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8、提供一透光衬底,所述透光衬底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29、在所述透光衬底的第一面上形成发光单元;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通过不透光的准直结构层相互隔离;

30、在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透光衬底的一侧设置量子点转换材料;

31、从所述透光衬底的第二面对所述量子点转换材料进行曝光处理;

32、去除未被曝光的所述量子点转换材料,形成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透光衬底一侧的量子点转换结构。

33、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或包括由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制成的显示面板或发光器件。

34、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通过在驱动背板上设置透光区域,从而可以显示面板的背光侧对涂布或打印的量子点转换材料进行曝光。如此,如果需要的量子点转换结构的膜层厚度较小,可以通过背面曝光并控制曝光量,实现膜层结构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如果需要的量子点转换结构的膜层厚度较大,可以通过背面曝光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出光侧和背光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位于所述驱动背板上的发光单元及相对所述发光单元靠近所述出光侧的量子点转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背板包括靠近所述发光单元一侧的连接电极层、远离所述发光单元一侧的准直结构层及位于所述连接电极层和准直结构层之间的驱动器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位于所述连接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器件层一侧并包裹所述发光单元;所述连接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器件层的一侧设置量子点限定结构,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围绕至少部分所述透光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器件层和所述连接电极层之间的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包括第二开口区,所述间隔区、所述走线透光区及所述第二开口区在所述准直结构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区重合;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器件层,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通过电学阻隔结构相互间隔;

8.一种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或包括由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制成的显示面板或发光器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出光侧和背光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位于所述驱动背板上的发光单元及相对所述发光单元靠近所述出光侧的量子点转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背板包括靠近所述发光单元一侧的连接电极层、远离所述发光单元一侧的准直结构层及位于所述连接电极层和准直结构层之间的驱动器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位于所述连接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器件层一侧并包裹所述发光单元;所述连接电极层远离所述驱动器件层的一侧设置量子点限定结构,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围绕至少部分所述透光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量子点转换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电极层上的正投影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限定结构远离所述连接电极层的一侧在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马磊冯奇宋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