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桥双向泵油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150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5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桥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电驱桥双向泵油润滑装置,包括减速器壳体、减速器壳盖、一轴齿轮、二轴齿轮以及三轴齿轮,减速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进油通道,减速器壳盖设置有壳盖进油通道和反向进油通道,一轴齿轮通过一轴轴承座转动设置于减速器壳盖,一轴轴承座周围设置有一轴储油腔,在电驱桥正向工作的状态下,二轴齿轮与三轴齿轮扬起的润滑油能够依次通过壳体进油通道和壳盖进油通道并流入一轴储油腔;在电驱桥反向工作的状态下,二轴齿轮扬起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反向进油通道进入一轴储油腔内。本技术通过分别在减速器壳体和减速器盖上设计进油通道,在局限的空间内实现了减速器总成在正反向工作时轴承系统的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桥,具体涉及一种电驱桥双向泵油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商用车新能源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广。但是对于商用车来说,其面临着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问题,因此需要在设计上对各种工况进行全面的考虑。现有技术中,针对电驱桥正向工作情况下,对轴承及齿轮的润滑方法进行的设计和研究较多,但是同时考虑正向和反向工作时轴承润滑方法的研究甚少。

2、现有技术中,主动强制润滑方式是采用增加动力泵的方法对轴承及齿轮进行喷淋润滑,该方法可以同时解决正反向工作时轴承的润滑问题。但是,该方法的生产装配工艺性较为复杂且成本高;而对于飞溅润滑的方式,轴承的有效润滑油量与齿轮的转向有关,现有的设计一般只考虑正向工作时轴承的润滑。另外,在飞溅润滑方式中,设计双向泵油润滑装置的难点是需要避免油液从另一方向的润滑结构流出,这会造成轴承有效润滑油量不充分,不能起到轴承冷却作用。

3、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一种能满足轴承润滑需求的无附加动力的正反转双向泵油装置是商用车新能源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桥双向泵油润滑装置,包括减速器壳体、减速器壳盖、一轴齿轮、二轴齿轮以及三轴齿轮,所述减速器壳盖与所述减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一轴齿轮、所述二轴齿轮以及所述三轴齿轮均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与所述减速器壳盖之间,所述一轴齿轮与所述二轴齿轮啮合、所述二轴齿轮与所述三轴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进油通道,所述减速器壳盖设置有壳盖进油通道和反向进油通道,所述一轴齿轮通过一轴轴承座转动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盖,所述一轴轴承座周围设置有一轴储油腔,在电驱桥正向工作的状态下,所述二轴齿轮与所述三轴齿轮扬起的润滑油能够依次通过所述壳体进油通道和所述壳盖进油通道并流入所述一轴储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桥双向泵油润滑装置,包括减速器壳体、减速器壳盖、一轴齿轮、二轴齿轮以及三轴齿轮,所述减速器壳盖与所述减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一轴齿轮、所述二轴齿轮以及所述三轴齿轮均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与所述减速器壳盖之间,所述一轴齿轮与所述二轴齿轮啮合、所述二轴齿轮与所述三轴齿轮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进油通道,所述减速器壳盖设置有壳盖进油通道和反向进油通道,所述一轴齿轮通过一轴轴承座转动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盖,所述一轴轴承座周围设置有一轴储油腔,在电驱桥正向工作的状态下,所述二轴齿轮与所述三轴齿轮扬起的润滑油能够依次通过所述壳体进油通道和所述壳盖进油通道并流入所述一轴储油腔;在电驱桥反向工作的状态下,所述二轴齿轮扬起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所述反向进油通道进入所述一轴储油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桥双向泵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进油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嘴、第一油道以及出油孔;在电驱桥正向工作的状态下,所述二轴齿轮和所述三轴齿轮扬起的润滑油通过所述进油嘴进入所述第一油道,并从所述出油孔流入所述壳盖进油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桥双向泵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进油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孔、总油道以及出油嘴,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出油孔相连通,所述出油嘴与所述一轴储油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桥双向泵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油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油道、第三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娟娟张林毕江嫚闫书法孔卓刘宏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