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导管,特别涉及一种扁平薄型热导管。
技术介绍
现阶段,热导管因其具有较高传热量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具较大发热量的电 子元件中。该热导管工作时,利用管体内部填充的低沸点工作介质在其蒸发部吸收发热电 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后蒸发汽化,蒸气带着热量运动至冷凝部,并在冷凝部液化凝结将热量 释放出去,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该液化后的工作介质在热导管壁部毛细结构的作用下回 流至蒸发部,继续蒸发汽化及液化凝结,使工作介质在热导管内部循环运动,将电子元件产 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散发出去。当今电子产品不断倾向于轻薄短小方向发展,电子产品在不断缩小的空间内散热问 题越发变的重要,这就需要散热产品在走向轻薄短小的同时,更需要有较高的传热、散热性能。现有热导管仅采用单一毛细结构,毛细结构一般可分为沟槽型、烧结型、纤维型及 丝网型等,所述毛细结构设于热导管的管壁上或与管壁紧密贴合,在圆形热导管内可使冷 凝部的工作介质及时回流至热导管的蒸发部。但是,当热导管打扁后,尤其是打扁至厚度很 薄的时候,会使热导管内部的蒸气通道很窄,无法及时将蒸气从蒸发段运送至冷凝段,这在 很大程度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平薄型热导管,包括中空扁平的管体及设置在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管体包括蒸发段及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由丝线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粉末烧结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贴附于管体的蒸发段的内壁上,所述蒸发段内形成供蒸气通过的第一蒸气通道,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夹设于管体的冷凝段,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包括与管体的内壁贴合的第一部分及未与管体的内壁贴合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第二部分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在冷凝段形成供蒸气通过的第二蒸气通道,所述第一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蒸气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从管体的冷凝段延伸至冷凝段与蒸发段的交接处并在所述交接处与第二毛细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扁平薄型热导管,包括中空扁平的管体及设置在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管体包括蒸发段及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由丝线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粉末烧结形成,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贴附于管体的蒸发段的内壁上,所述蒸发段内形成供蒸气通过的第一蒸气通道,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夹设于管体的冷凝段,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包括与管体的内壁贴合的第一部分及未与管体的内壁贴合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第二部分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在冷凝段形成供蒸气通过的第二蒸气通道,所述第一蒸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蒸气通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从管体的冷凝段延伸至冷凝段与蒸发段的交接处并在所述交接处与第二毛细结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薄型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二 毛细结构在管体的蒸发段与冷凝段的交接处烧结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薄型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 结构靠近于冷凝段的端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薄型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为丝线编织 形成的中空的管状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平薄型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的管状体被管体的内 壁挤压成扁平状。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平薄型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的管状体包括顶壁、底 壁及两个侧壁,所述顶壁、底壁及其中一个侧壁与管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管状体的另一个侧 壁未与管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蒸气通道形成在所述中空的管状体的另一个侧壁与管体 之间。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平薄型热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的管状体包括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代升亮,刘金朋,周生国,吴声麟,罗友梁,
申请(专利权)人: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