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温区储氢材料低温储氢性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1363 阅读:4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宽温区储氢材料低温储氢性能试验装置,属于低温工程与低温技术领域,适用于测量多种储氢材料在宽温区范围内的低温储氢性能。包括液氮杜瓦、高压氢气钢瓶、真空机组、数据采集计算机、温度采集仪、PID温控仪、法兰、铂电阻、样品室、加热丝、冷却盘管、热电偶、杜瓦、真空规管、压力传感器和阀门。本试验装置以循环液氮作为冷却工质,并结合电加热来实现宽温区范围内的温度调节。PID温控仪通过热电偶测得的温度信号对加热丝的加热量进行调节。压力传感器及温度采集仪将测得的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样品室法兰布置在样品室底部,内杜瓦与外杜瓦法兰焊接成一体,以确保样品的更换。本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氢材料低温储氢性能试验装置。特别是一种使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储氢材料的宽温区储氢材料低温储氢性能试验装置。属于低温工程与低温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来源广泛、含碳量低、化学燃烧值高的绿色能源是化石燃 料的理想替代品,是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氢的廉价制 取、安全高效储存与输送及规模应用是当今研究的重点课题,而氢的储存是氢能应用的关 键,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时,主体材料除了满足经济可行的要求之外,还必须拥有高的质量 容量和体积容量以及易释放和能循环使用等特点。如对于车用氢气存储系统,国际能源署 提出的目标是质量储氢密度大于5X,体积储氢密度大于50kg Hm 并且放氢温度低于 423K,循环寿命超过1100次;而美国能源部提出的目标是质量储氢密度不低于6.5%,体积 储氢密度不低于62kgH2/m3,车用储氢系统的实际储氢能力大于3. lkg(相当于小汽车行驶 500km所需的燃料)。而储氢材料能可逆地大量吸放氢,在氢的储存及输送过程中已成为一 种重要的载体。 储氢材料的储氢性能主要是用压力成分温度(P-C-T)曲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温区储氢材料低温储氢性能试验装置,包括液氮杜瓦(1)、高压氢气钢瓶(2)、真空机组(3)、数据采集计算机(4)、温度采集仪(5)、PID温控仪(6)、内杜瓦法兰(7)、外杜瓦法兰(8)、铂电阻温度计(9)、样品室(10)、样品室法兰(11)、加热丝(12)、冷却盘管(13)、热电偶(14)、内杜瓦(15)、外杜瓦(16)、真空规管(17)、压力传感器(18)、氢气充注阀(V1)、第一抽真空阀(V2)、氢气排气阀(V3)、第一液氮输送阀(V4)、第一液氮排出阀(V5)、第二液氮输送阀(V6)、第二液氮排出阀(V7)、第二抽真空阀(V8)、第一安全阀(V9)、第二安全阀(V10)、第三安全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宽温区储氢材料低温储氢性能试验装置,包括液氮杜瓦(1)、高压氢气钢瓶(2)、真空机组(3)、数据采集计算机(4)、温度采集仪(5)、PID温控仪(6)、内杜瓦法兰(7)、外杜瓦法兰(8)、铂电阻温度计(9)、样品室(10)、样品室法兰(11)、加热丝(12)、冷却盘管(13)、热电偶(14)、内杜瓦(15)、外杜瓦(16)、真空规管(17)、压力传感器(18)、氢气充注阀(V1)、第一抽真空阀(V2)、氢气排气阀(V3)、第一液氮输送阀(V4)、第一液氮排出阀(V5)、第二液氮输送阀(V6)、第二液氮排出阀(V7)、第二抽真空阀(V8)、第一安全阀(V9)、第二安全阀(V10)、第三安全阀(V11),其特征在于样品室(10)置于内杜瓦(15)中,内杜瓦(15)与外杜瓦法兰(8)焊接成一体置于外杜瓦(16)内,并与外杜瓦(16)形成真空夹层,加热丝(12)和冷却盘管(13)分别交替缠绕在样品室(10)和内杜瓦(15)的外壁上,热电偶(14)分别安装在样品室(10)和内杜瓦(15)的外壁上,铂电阻温度计(9)安装在样品室(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玉美陈书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