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麻疯树蛋白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104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蛋白领域,具体是一种麻疯树蛋白的生产方法,以麻疯树饼粕为原料,经脱毒工艺生产蛋白,包括如下步骤:(1)脱毒:麻疯树饼粕、氢氧化钠和甲醇溶液充分混合,加热到160℃-200℃进行脱毒反应,洗涤,干燥;(2)去抗营养因子:步骤(1)得到的麻疯树饼粕中加水在蒸汽下处理20-60分钟;(3)沸腾干燥:步骤(2)得到的湿粕采用40℃-60℃热风沸腾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2%,得到麻疯树蛋白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麻疯树饼粕由于含有抗营养因子和毒素无法作为植物蛋白利用的问题,经本法所述的脱毒、灭活抗营养因子和沸腾干燥后的籽粕,蛋白含量为52.0%,可作为植物蛋白直接使用,变废为宝、形成新的植物蛋白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蛋白领域,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又名黄仲树、亮桐、黑皂树、木花生、油芦子、老胖果、 桐油树、Physic Net等,属大戟科(Euphorbiacea)麻疯树属(Jatropha)植物。麻疯树 (Jatropha curcas)原产热带美洲,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抗旱耐瘠的速 生、多用途植物。麻疯树生长的适应范围广,性喜光,喜暖热气候。世界分布中心为缅甸、泰 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我国的麻疯树生长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 广东、台湾、福建、海南等省区的热带及干热河谷地区,主要为栽培或半野生状态。麻疯树具 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国际公认的生物能源树和生物柴油树,其果实含油率在30% 61% 左右,迄今为止已发现的野生品种含油率最高为61.8%,仅次于含油率最高的棕榈树,超过 油菜和大豆等常见的油料作物。所以多数国家都将生物柴油的制取目标转向了更经济,不 与人畜争粮食的麻风树。美国,欧洲和加拿大地区生物柴油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和成熟,其 中英国,印度,日本等国在非洲南部和东南亚大规模建立麻疯树种植基地。基于它的用途, 我国以开发生物能源,人工种植的麻疯树多达200万公顷,计划年产生物柴油500万吨。目 前,我国四川、广西和云南等地正在积极组织发展麻疯树,以开发生物能源。2006年,国家林 业局将麻疯树作为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的首选树种。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到2015年我国 麻疯树栽培面积将达到800万公顷。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到2015年我国麻疯树栽培面积 将达到800万公顷。国家对生物柴油的重视和麻疯树种植的大力推广,麻疯树种仁制取生物柴油后的 副产品是麻疯树饼粕,饼粕含有大量的粗蛋白,麻疯树种仁蛋白质含量高达60%,氨基酸组 成平衡。1公顷麻疯树果实榨油后可产2. 5吨饼粕,相当于3. 4吨豆粕的蛋白含量。按此计 算,800万公顷麻疯树所产的饼粕可与2700多万吨豆粕相当。随着我国养殖业连续20多 年来的高速度增长,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是世界第一畜 牧、水产养殖大国,中长期内饲料资源短缺是我国畜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蛋白质饲料资源 年缺口达3000万吨以上,到2020年缺口将达4000万吨,这严重制约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 发展。因此,植物蛋白的需求问题越来越重要,我国现有的蛋白饲料资源的利用已经达到很 高的程度,开辟新的蛋白饲料资源势在必行,是缓解我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麻疯树饼粕还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蛋白质添加剂,或者某些药品等,麻疯树饼粕 作为一种大量的蛋白质来源加以利用,既可解决蛋白质不足的问题,也可使麻疯树饼粕得 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但是由于麻疯树饼粕含有抗营养因子和毒素,对其利用起到制约和 限制,而目前仍没有有效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目前麻疯树饼粕由于含3有抗营养因子和毒素无法作为植物蛋白利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种麻疯树蛋白的生产方法,以麻疯树饼粕为原料,经脱毒工艺生产蛋白,其特征 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脱毒麻疯树饼粕、氢氧化钠和甲醇溶液充分混合,加热到160°C -200°C进行 脱毒反应,洗涤,干燥;(2)去抗营养因子步骤(1)得到的麻疯树饼粕中加水在蒸汽下处理20-60分钟;(3)沸腾干燥步骤⑵得到的湿粕采用40°C -60°C热风沸腾干燥至水分含量低 于12%,得到麻疯树蛋白产品。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麻疯树饼粕是经冷榨脱油处理的麻疯树饼粕,要求该麻疯树饼粕 粗脂肪< 3. 0,干物质含量> 90%。麻疯树中主要含有毒素佛波醇酯、抗营养因子凝集素, 其中,毒素佛波醇酯通过本法第二步去除,抗营养因子凝集素通过本法第三步去除。本专利技术 的方法通过物理化学方法破坏麻疯树籽实的细胞结构,经过溶剂法萃取佛波醇酯,采用湿 热处理法灭活植物凝集素,最终使其转化成无毒的饼粕,提供一种品质优良的植物蛋白资 源。步骤(2)去抗营养因子的过程,即常规的微生物蒸汽灭菌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常压 或加压处理,加压可以缩短处理时间和适当降低处理温度。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多次试验证明,通 过该过程可以有效去除抗营养因子凝集素。作为优化,步骤(1)中按照麻疯树饼粕和甲醇溶液质量/体积比1 10的比例 加入甲醇溶液,采用这一比例具有最佳的佛波醇酯去除效果。作为优化,步骤(1)中所述的甲醇溶液是质量浓度为90%的甲醇溶液。甲醇具 有较优良的分子间脱水能力,提取效果更好。作为优化,步骤⑴中麻疯树饼粕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25 1,使用氢氧化钠 可以获得更好的佛波醇酯去除效果。作为优化,步骤⑵中麻疯树饼粕与水的质量比为1 2。水量低,则加热效果 不好,影响抗营养因子凝集素的去除率;水量过多则需用较大的容器进行反应,而且会延长 处理时间导致能耗增加。作为优化,步骤(2)中所述的处理条件为121°C下40分钟,即常规的微生物灭菌 温度,设备易于通用,方便控制。经多次实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可将抗营养因子凝集素基本 去除,达到作为添加剂使用的目的。作为优化,步骤⑴中所述的洗涤过程为用90%的甲醇溶液洗涤麻疯树饼粕,有 利于提高残留佛波醇酯的去除率。作为优化,步骤(3)中采用50°C热风沸腾干燥麻疯树饼粕。一般40°C -60°C热风 沸腾干燥麻疯树饼粕均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但是温度控制在50°C左右可以避免温度过高引 起的美拉德反应导致饼粕品质下降问题,温度过低会使干燥的速率下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麻疯树蛋白的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高压蒸汽处理灭活麻疯树饼粕中除毒素以外的胰蛋白酶等抗营养因子,改 善了饼粕营养价值,提高了利用效率。2、采用沸腾干燥技术解决了常规热干燥引发美拉德反应导致饼粕品质下降问题, 且易于用于大规模生产,有效解决规模生产情况下产品烘干问题。3、经本法所述的脱毒、灭活抗营养因子和沸腾干燥后的饼粕,其蛋白含量为52.0%左右,可作为植物蛋白直接使用,形成新的植物蛋白资源,变废为宝、节约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 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第一步脱脂1.麻疯树籽去壳,自然干燥或烘箱内< 50°C烘干,冷却至室温;2.将干燥后的麻疯树籽粉碎;3.榨油采用冷榨法榨油,可以保留麻疯树饼粕中大部分营养成分,要求麻疯树 饼粕的含油率< 3%,干物质含量> 90%。第二步脱毒1.称取125克脱脂处理后的麻疯树饼粕置入圆底烧瓶中,加入5克氢氧化钠和 1250毫升质量浓度为90%的甲醇溶液,充分搅拌,使饼粕均勻分散在溶液中。2.电热套设定温度200°C,预热,待升温到预设温度后,放入圆底烧瓶,连接球形 冷凝管和冷却水,开始加热。沸腾后(约3-4min),设定温度为160-170°C继续加热保持溶 液沸腾。整个加热过程自放入圆底烧瓶时开始计时,共计37min。3.停止加热,在冷凝管通冷却水的情况下,将烧瓶内的溶液冷却至室温。4.对冷却后的溶液进行抽滤。抽滤过程中,用150毫升90%甲醇溶液洗涤饼粕。5.抽滤后的饼粕转移至另一圆底烧瓶中,按质量/体积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麻疯树蛋白的生产方法,以麻疯树饼粕为原料,经脱毒工艺生产蛋白,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脱毒:麻疯树饼粕、氢氧化钠和甲醇溶液充分混合,加热到160℃-200℃进行脱毒反应,洗涤,干燥;(2)去抗营养因子:步骤(1)得到的麻疯树饼粕中加水在蒸汽下处理20-60分钟;(3)沸腾干燥:步骤(2)得到的湿粕采用40℃-60℃热风沸腾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2%,得到麻疯树蛋白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麻疯树蛋白的生产方法,以麻疯树饼粕为原料,经脱毒工艺生产蛋白,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脱毒麻疯树饼粕、氢氧化钠和甲醇溶液充分混合,加热到160℃-200℃进行脱毒反应,洗涤,干燥;(2)去抗营养因子步骤(1)得到的麻疯树饼粕中加水在蒸汽下处理20-60分钟;(3)沸腾干燥步骤(2)得到的湿粕采用40℃-60℃热风沸腾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12%,得到麻疯树蛋白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疯树蛋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照麻疯 树饼粕和甲醇溶液质量/体积比1 10的比例加入甲醇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疯树蛋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新汪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