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0325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安装方法包括:S 1,接线盒上料并将接线盒传输至上料工位;S2,对上料工位处的接线盒进行检测;S3,对上料工位处的接线盒的位置进行纠正,并将接线盒从上料工位搬运到中转工位;S4,对位于中转工位处的接线盒的位置进行归正,并述接线盒固定在中转工位处;S5,对安装工位处的引出线进行检测;S6,根据引出线位置将接线盒从中转工位搬运到安装工位,并将接线盒安装到位;S7,当接线盒安装后将引出线抚平。接线盒安装时,接线盒先搬运到中转工位进行位置归正,然后从中转工位搬运到安装工位进行安装,这样,接线盒的上料及位置归正操作和安装操作可分开同时进行,从而可提高接线盒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由晶硅电池片、钢化玻璃以及封装材料按照不同的顺序层叠后,经过层压形成层压件,引出线的一端从上层封装材料的引出孔伸出,与接线盒进行连接安装。

2、大部分的生产厂家安装接线盒一直由人工进行完成,人工安装的接线盒形态无法统一,效率低,其工序无法进行标准化管理和自动化生产,难以满意行业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生产的大趋势。

3、虽然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但现有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中,从接线盒上料到完成接线盒安装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较长,使得接线盒的安装效率仍较低,不利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效率较高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4、s1,实现接线盒的上料,并将所述接线盒传输至上料工位;

5、s2,对所述上料工位处的所述接线盒进行检测;

6、s3,对所述上料工位处的所述接线盒的位置进行纠正,并将所述接线盒从所述上料工位搬运到中转工位;

7、s4,对位于所述中转工位处的所述接线盒的位置进行归正,并将所述接线盒固定在所述中转工位处;

8、s5,对安装工位处的引出线进行检测;

9、s6,根据所述引出线位置将所述接线盒从所述中转工位搬运到所述安装工位,并将所述接线盒安装到位;

10、s7,当所述接线盒安装后将所述引出线抚平。

11、优选地,所述接线盒包括带有导线的第一接线盒和不带导线的第二接线盒,步骤s1进行时,所述第一接线盒通过第一上料机构上料并传输至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第二接线盒通过第二上料机构上料至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上料机构沿y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机架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

13、料杆上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料杆上料组件包括第一传输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接线盒的多根上料轴,各所述上料轴均沿x轴方向延伸;

14、第二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将所述第一接线盒传输到所述上料工位处,所述第二传输机构沿x轴方向传输所述第一接线盒;

15、拨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使所述料杆上料组件上的所述第一接线盒掉落到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上,所述拨料机构包括能够转动且能够沿x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拨杆,当所述料杆组件上料过程中,所述拨杆远离所述上料轴,当所述拨料机构拨料时,所述拨杆与所述上料轴相贴合。

1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接线盒从所述上料轴上掉落到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上时用于对所述第一接线盒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皮带,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向板和护板,所述护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两侧的所述护板均自所述传输皮带的底部向上延伸到所述传输皮带的上方,所述导向板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导向板之间,并位于所述传输皮带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板沿上下方向延伸。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盒具有正面和与正面相对设置的背面,步骤s2中能够对所述第一接线盒的朝向进行检测;

18、当所述第一接线盒的正面朝上时,所述第一接线盒保持在所述上料工位处;

19、当所述第一接线盒的背面朝上时,所述第二传输机构沿x轴负向将所述第一接线盒传输到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上掉落。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出口延伸至所述上料工位处。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相对两侧,所述上料工位、所述中转工位和所述安装工位均对应两组所述一上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不同的位置处。

22、优选地,步骤s3进行时,通过所述第一夹取机构对所述接线盒的位置进行纠正并搬运所述接线盒,所述第一夹取机构包括用于夹取所述接线盒的第一夹爪组件和驱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运动以夹取所述接线盒的第一运动执行机构,步骤s3包括:

23、(1)当步骤s2检测的所述接线盒的位置不偏离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运动执行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平移到所述上料工位处,夹取所述接线盒后,平移到所述中转工位处松开所述接线盒;

24、(2)当步骤s2检测的所述接线盒的位置偏离设定位置时,根据偏离的位置计算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在水平面内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在夹取所述接线盒前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相对所述第一运动执行机构转动相应的角度,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夹取所述接线盒后,所述第一夹爪组件相对所述第一运动执行机构反向转动相应的角度回位后,驱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做平移运动将所述接线盒搬运到所述中转工位处松开所述接线盒。

25、优选地,步骤s4中对所述接线盒的位置进行归正时,使两个第一定位板在水平面内相向移动以抵设所述接线盒的相对两侧面,使第二定位板在水平面内移动以抵设所述接线盒与导线/手柄相对设置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26、优选地,步骤s6进行时,通过第二夹取机构夹取所述接线盒并进行安装,所述第二夹取机构包括用于夹取所述接线盒的第二夹爪组件和驱使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运动以夹取所述接线盒的第二运动执行机构,所述接线盒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运动以微调所述接线盒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

27、优选地,所述第二夹取机构还包括用于微调所述接线盒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的微动机构,所述微动机构包括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的偏心轮、x轴驱动组件和y轴驱动组件,所述x轴驱动组件和所述y轴驱动组件均与所述偏心轮相配合;所述x轴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所述y轴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设置在所述y轴驱动组件上;或者,所述y轴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所述x轴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y轴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设置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上。

28、进一步地,所述x轴驱动组件包括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轴和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轴的长度延伸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轴上的第一滑动组件;所述y轴驱动组件包括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轴和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轴的长度延伸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轴上的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均与所述偏心轮相配合;所述第一导向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所述第二导向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或者,所述第二导向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所述第一导向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包括带有导线的第一接线盒和不带导线的第二接线盒,步骤S1进行时,所述第一接线盒通过第一上料机构上料并传输至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第二接线盒通过第二上料机构上料至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上料机构沿Y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接线盒从所述上料轴上掉落到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上时用于对所述第一接线盒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皮带,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向板和护板,所述护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两侧的所述护板均自所述传输皮带的底部向上延伸到所述传输皮带的上方,所述导向板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导向板之间,并位于所述传输皮带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板沿上下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盒具有正面和与正面相对设置的背面,步骤S2中能够对所述第一接线盒的朝向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出口延伸至所述上料工位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相对两侧,所述上料工位、所述中转工位和所述安装工位均对应两组所述一上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不同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进行时,通过所述第一夹取机构对所述接线盒的位置进行纠正并搬运所述接线盒,所述第一夹取机构包括用于夹取所述接线盒的第一夹爪组件和驱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运动以夹取所述接线盒的第一运动执行机构,步骤S3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所述接线盒的位置进行归正时,使两个第一定位板在水平面内相向移动以抵设所述接线盒的相对两侧面,使第二定位板在水平面内移动以抵设所述接线盒与导线/手柄相对设置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进行时,通过第二夹取机构夹取所述接线盒并进行安装,所述第二夹取机构包括用于夹取所述接线盒的第二夹爪组件和驱使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运动以夹取所述接线盒的第二运动执行机构,所述接线盒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运动以微调所述接线盒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取机构还包括用于微调所述接线盒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的微动机构,所述微动机构包括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的偏心轮、X轴驱动组件和Y轴驱动组件,所述X轴驱动组件和所述Y轴驱动组件均与所述偏心轮相配合;所述X轴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所述Y轴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设置在所述Y轴驱动组件上;或者,所述Y轴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所述X轴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Y轴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设置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包括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轴和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轴的长度延伸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轴上的第一滑动组件;所述Y轴驱动组件包括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轴和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轴的长度延伸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轴上的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均与所述偏心轮相配合;所述第一导向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所述第二导向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或者,所述第二导向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所述第一导向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所述第二夹爪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缓冲簧,所述Y轴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簧;所述第一缓冲簧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运动执行机构上,所述第二缓冲簧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和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或者,所述第一缓冲簧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包括带有导线的第一接线盒和不带导线的第二接线盒,步骤s1进行时,所述第一接线盒通过第一上料机构上料并传输至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第二接线盒通过第二上料机构上料至所述上料工位,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上料机构沿y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接线盒从所述上料轴上掉落到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上时用于对所述第一接线盒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传输皮带,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向板和护板,所述护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两侧的所述护板均自所述传输皮带的底部向上延伸到所述传输皮带的上方,所述导向板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导向板之间,并位于所述传输皮带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板沿上下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盒具有正面和与正面相对设置的背面,步骤s2中能够对所述第一接线盒的朝向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出口延伸至所述上料工位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的相对两侧,所述上料工位、所述中转工位和所述安装工位均对应两组所述一上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不同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进行时,通过所述第一夹取机构对所述接线盒的位置进行纠正并搬运所述接线盒,所述第一夹取机构包括用于夹取所述接线盒的第一夹爪组件和驱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运动以夹取所述接线盒的第一运动执行机构,步骤s3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自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所述接线盒的位置进行归正时,使两个第一定位板在水平面内相向移动以抵设所述接线盒的相对两侧面,使第二定位板在水平面内移动以抵设所述接线盒与导线/手柄相对设置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领朱宏平黄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科圣达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