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变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017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包括轮毂(1),和安装于所述轮毂(1)上的回转支承(2);还包括清油部件(3),所述清油部件(3)安装于所述轮毂(1)上,且与所述回转支承(2)的任一部分相接触。这样,当回转支承(2)上存在需要清除的油污时,由于清油部件(3)与回转支承(2)相接触,从而将回转支承(2)上的油污转移到清油部件(3)上或者其他适当的位置上去,并通过回转支承(2)绕轮毂的转动实现对回转支承(2)整体的清油处理,而在此过程中,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正常的工作,从而提高了风机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变桨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 统。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变桨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的爆发,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从 而带动了风力发电系统的发展。风力发电就是把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风力发电所需要的装置称 作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风机),风机的变桨系统的回转支承是必要的运动部件,为了保 证回转支承的运动顺畅,需要为回转支承配备润滑系统,润滑油通过润滑齿轮泵出,并输送 至回转支承的表面,以便实现回转支承的润滑。但是,由于风机工作在风沙较大的野外环 境中,在风机的机舱和回转支承的内外侧均会沾染许多灰尘,大量由润滑齿轮泵出的润滑 油与进入机舱内的灰尘粘结在一起,会造成回转支承的内外侧均堆积很多的油污,如果不 进行及时的去污、清理,不仅影响到风机内部的清洁度,还会对风机的运行状况造成不良影 响。目前,当发现回转支承上有大量油污堆积,或者较长时间没有清理时,通常将回转 支承自风机的轮毂上拆下,在外部环境中将油污清理干净后,再将回转支承重新安装在机 舱内。这样,在回转支承去油污的过程中,风机必须停机等待,回转支承上的油污清理完毕 重新安装回机舱内以后,才能够重新启动风机,浪费了大量的风机工作时间,严重影响了风 机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去油污时,需要将回转支承拆下,去油污完毕后,又需要将回转支承 重新安装,使得去油污的维护过程较为繁琐,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因此,如何避免在回转支承的去油污过程中影响风机的工作,从而提高风机的工 作效率,并提高风机的维护效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其回转支承在去油 污的过程中不会影响风机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风机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 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变桨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包括 轮毂,和安装于所述轮毂上的回转支承;还包括清油部件,所述清油部件安装于所述轮毂 上,且与所述回转支承的任一部分相接触。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轮毂上的集油部件,所述集油部件的进油端与所述清 油部件的出油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清油部件包括第一清油部件和第二清油部件,所述第一清油部件和 所述第二清油部件两者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的内侧,另一者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 的外侧。优选地,所述集油部件包括第一集油部件和第二集油部件,所述第一集油部件和 所述第二集油部件两者中的一者的进油端与所述第一清油部件的出油端连通,另一者的进 油端与所述第二清油部件的出油端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油部件和所述第二集油部件两者中的一者为长方体,另一者 为纵剖面为梯形的桶状结构,所述梯形的上端长度大于下端长度。优选地,所述清油部件为毛刷,所述第一清油部件与所述第二清油部件之间设置 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通孔,所述毛刷以其刷柄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通孔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数目为两个,两所述安装板沿所述毛刷的轴向设置,且沿该 方向具有预定的距离;所述刷柄依次穿过两所述安装板,其在所述刷柄位于两所述安装板 之间的部分套装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外径。优选地,所述集油部件中安装有刮油部件,所述刮油部件与所述毛刷的刷头相接 触。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变桨系统。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包括轮毂、回转支承和清油 部件,其中回转支承安装于轮毂上,清油部件也安装于轮毂上,且与回转支承的任一部分相 接触。这样,当回转支承上存在需要清除的油污时,由于清油部件与回转支承相接触,从而 将回转支承上的油污转移到清油部件上或者其他适当的位置上去,并通过回转支承绕轮毂 的转动实现对回转支承整体的清油处理,而在此过程中,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正常的工作,从 而提高了风机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回转支承的去油污过程中无需将回转支承拆下,节省了 回转支承的拆装过程,从而简化了风机的维护过程,提高了风机的维护效率。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变桨系统的清油部件包括第一清 油部件和第二清油部件,所述第一清油部件和所述第二清油部件两者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 回转支承的内侧,另一者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侧;这样,能够同时将回转支承的两侧的 油污同时清除,提高了油污清除的效率和清油效果。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变桨系统的集油部件中安装有 刮油部件,且该刮油部件与毛刷的刷头相接触,这样,毛刷与回转支承相接触时,将回转支 承上的油污转移到毛刷上,而当毛刷与刮油部件接触时,刮油部件又将毛刷上的油污转移 至油桶内,从而快速实现了废油的收集,避免了被清除的废油影响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 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变桨系统中废油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一集油部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二集油部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其回转支承在去油 污的过程中不会影响风机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风机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另一核4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变桨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一种具 体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变桨系统中废油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变桨系统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该变 桨系统包括轮毂1、回转支承2和清油部件3,其中回转支承1安装于轮毂1上,且在风机变 桨时能够绕轮毂1具有一定幅度转动,以便实现风机的顺桨或逆桨;清油部件3安装于轮毂 1上,且清油部件3与回转支承2的任一部分相接触。回转支承2包括内圈和外圈,外圈通常为光滑的连接面,内圈带齿,在内圈与外圈 之间通过滚珠滑动连接。回转支承2可以通过其外圈安装于轮毂1上,则其内圈相对于外 圈转动时,也就是回转支承2的内圈相对于轮毂转动。回转支承2的外圈与轮毂1的连接 方式可以为本领域中常规使用的方式,例如键连接等。需要指出的是,清油部件3与回转支承2的任一部分相接触,是指,清油部件3能 够与回转支承2的全部表面相接触,也可以仅与回转支承2的需要清除油污的某些或者某 一表面相接触,并且,当回转支承2转动时,能够实现整个回转支承2回转面的除油。本技术所提供的变桨系统还可以包括集油部件4,该集油部件4安装于所述 轮毂1上,且集油部件4的进油端与清油部件3的出油端相连通;这样,清油部件3上储存 的润滑油超过其承载能力时,润滑油可以流入集油部件4从而避免了过多的废油妨碍清油 部件3的工作;集油部件4可以具体为油桶,并且油桶上朝向清油部件3的位置开设油口, 清油部件3上的废油可以通过该油口进入到油桶中;集油部件4也不局限于油桶,也可以为 能够盛装适当润滑油的容器,例如盒子等。上述集油部件4可以安装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包括轮毂(1),和安装于所述轮毂(1)上的回转支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油部件(3),所述清油部件(3)安装于所述轮毂(1)上,且与所述回转支承(2)的任一部分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 所述轮毂(1)上的集油部件(4),所述集油部件(4)的进油端与所述清油部件(3)的出油端 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油部件(3)包括第一清油部件(31)和第二清油部件(32),所述第一清油部件(31)和所述第二清 油部件(32)两者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2)的内侧,另一者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 ⑵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部件(4)包括第一集油部件(41)和第二集油部件(42),所述第一集油部件(41)和所述第二集 油部件(42)两者中的一者的进油端与所述第一清油部件(31)的出油端连通,另一者的进 油端与所述第二清油部件(32)的进油端连通。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瑞平唐胜武吴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