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负极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96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负极底盖,包括至少设有两个泄气孔(3)的负极底盖本体(1),所述负极底盖本体(1)开口处设有锥面(2),每个泄气孔(3)其中一部分位于锥面(2)上,另一部分位于负极底盖本体(1)的侧面上。该电池负极底盖能保证泄气孔通畅、安全性能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讲是一种电池负极底盖
技术介绍
电池负极底盖主要有支撑密封圈、接触导电、安全泄气的作用。目前电池负极底盖 本体包括至少设有两个泄气孔的负极底盖本体,所述负极底盖本体开口处设有锥面,所述 锥面的外侧设有环形卷边,现有技术的锥面上设有多个泄气孔。这就存在以下缺点由于底 盖本体上套合有密封圈,密封圈受到上方过高气压而变形,导向密封圈向底盖本体靠拢,这 样可能会贴到锥面的背面,而堵塞泄气孔,造成泄气过程中因高气压和负极物质的阻塞而 引起电池爆炸,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证泄气孔通畅、安全性能高的电 池负极底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池负极底盖,包括至少设 有两个泄气孔的负极底盖本体,所述负极底盖本体开口处设有锥面,每个泄气孔其中一部 分位于锥面上,另一部分位于负极底盖本体的侧面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电池负极底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 于,每个泄气孔其中一部分位于锥面上,另一部分位于负极底盖本体的侧面上,这样当密封 圈受到上方过高气压时会向底盖本体靠拢,这样即使会贴到锥面的背面,也能从负极底盖 本体的侧面的泄气孔泄气,不会堵塞泄气孔,能保证泄气孔通畅,泄气过程中不会因高气压 和负极物质的阻塞而引起电池爆炸,安全性能高。作为改进,所述锥面与负极底盖本体的底平面的夹角a为20度 70度,即增加了 倾斜角度,避免密封圈受气压变形而堵住泄气孔。作为改进,所述泄气孔的数量为四个,并沿圆周均勻分布,进一步保证泄气孔通 畅。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电池负极底盖的剖面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电池负极底盖使用的剖面示意图。图中所示,1、负极底盖本体,2、锥面,3、泄气孔,a、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电池负极底盖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电池负极底盖,包括至少设有两个泄气孔3的负极 底盖本体1,所述负极底盖本体1开口处设有锥面2,该锥面2呈上大下小,每个泄气孔3其中一部分位于锥面2上,另一部分位于负极底盖本体1的侧面上。所述锥面2与负极底盖本体1的底平面的夹角a为20度 70度。所述锥面2与负极底盖本体1的底平面的夹角a优选为45度。所述泄气孔3的数量为四个,并沿圆周均勻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负极底盖,包括至少设有两个泄气孔(3)的负极底盖本体(1),所述负极底盖本体(1)开口处设有锥面(2),其特征在于:每个泄气孔(3)其中一部分位于锥面(2)上,另一部分位于负极底盖本体(1)的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池负极底盖,包括至少设有两个泄气孔(3)的负极底盖本体(1),所述负极底盖本体(1)开口处设有锥面(2),其特征在于每个泄气孔(3)其中一部分位于锥面(2)上,另一部分位于负极底盖本体(1)的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负极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富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