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12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电池盖的突起平面设有数个排气座,每个排气座分别套设一套阀,电池盖的相对应每一单元的排气座分别形成有排气孔道和盖隔板排气通孔,在电池盖上相对应于每个排气座形成有排气座凹槽,相邻的排气座凹槽之间形成横沟,覆板仅设有一个防爆过滤器并设置于排气座凹槽中,覆板相应于该防爆过滤器处形成有通孔,使每一单元所产生的气体可从排气座的排气孔道、盖隔板排气通孔、套阀、排气座凹槽、横沟、防爆过滤器及覆板的通孔排出。上述结构可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并能防止外部火源、火花进入蓄电池内造成引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的电池盖,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
技术介绍
一般车用密闭式蓄电池多半是免保养、免加水式设计,而由于蓄电池内会在使用中产生定量的气体,为避免因蓄电池内部所产生的气体造成内部压力过大,所以会在电池盖上装设排气阀,借此排出蓄电池内部过多的气体,让蓄电池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而这种蓄电池的缺点是:仅装设一个排气座阀,且电池槽中每一单元之间互相连通,使每一单元所产生的酸气可通过排气座阀排出电池槽外。然而,因为现有密闭式蓄电池的酸气互通造成液体移动,故蓄电池易发生单元液干涸而损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缺点,在蓄电池的电池槽内设置隔板而形成数个单元,且每一单元通过与电池盖的结合,可防止每一单元的酸气互通。并且,在电池盖上相对应每一单元设置呈斜形嘴的注液座,可通过该注液座将电池液瓶的封口插破,使电池液注入每一单元内,并且,在注液座上需装设一密封栓,以将该注液座密封。其中,密封栓一般是以橡胶或塑料制成。密封栓的底端相对应于注液座制成数个排气座以嵌置于注液座顶端的插孔中,排气座装设有排气座阀,可将电池槽每一单元所产生的酸气单独予以排出。这种蓄电池较前述蓄电池稳定并可将电池液瓶插破,以直接将电-->池液注入每一单元内,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然而,蓄电池的整体高度为固定值,从而有间距上浪费高度的问题,造成极板高度相对降低,而降低蓄电池的电容量。为此,如中国台湾第339063号专利公告「机车密闭式电池盖之改良构造」所述,在蓄电池的电池槽内设置电极隔板而形成数个单元,每一单元内装设有极板,在电池盖上相对应每一单元设置呈斜形嘴的注液座,可插破电池液瓶的封口而将电池液直接注入每一单元内,并且,在电池盖的排气座顶面形成一置放槽,底端则相对应于斜形嘴延设有数个套座可供排气阀套置,以及具有一上盖体,其可装置在排气座的置放槽内,其上相对于排气阀设有数个排气座,电池盖底端则设有隔板可将电池槽的每一单元隔离。通过上述构造组成,可使电池槽内每一单元的酸气单独排出,且可提高极板的高度,以增加蓄电池的电容量。上述专利进一步改进,并获准为中国台湾第428561号专利,其特征是在电池盖内形成有中排为插嘴座及外侧的排气座。排气座内相对应于电池槽的单元数设有数个套座,每一套座底端设有一排气座,而顶端均套设有排气阀。排气座的顶面贴设有一盖板。插嘴座内相对应于套座设有数个容置孔,每一容置孔内形成有一插嘴,用以补充电池液。一上盖的底端相对于容置孔延设有数个插筒,可紧密插置于容置孔内,且上盖可盖置于插嘴座顶端。上述设计因为排气构造是设置在电池盖的一侧边,而当需电池倾倒放置或使用时,若倾倒方向是在该侧边,则电池液可能会从倾倒方向下方最短距离的排气构造渗出,使电池液经由该处流失而造成损坏。为此,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M247457「机车密闭式电池盖」所述,其是将排气单元设置在盖本体中央处,包括一自盖本体的-->顶面朝向底面设置并通过平行的两个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及一底壁所配合形成的一个凹室,设置在该两个第一侧壁之间而将该凹室隔设成配合电池槽的数个排气室的数个隔块,设置于底壁并使每一电池槽连通每一排气室的数个排气管,盖置在排气管顶端的数个排气阀、及一封盖凹室的盖板,每一隔块各具有通口使得这些排气室得以相通并可形成一排气通道。如此,当将机车电池横向摆置安装于机车上,因为电池的排气单元位于较高处,所以可有效防止排气同时产生电池液渗漏外流的情况。上述专利虽将电池的排气单元设置在盖本体的中央,使排气单元位于较高处,从而能避免电池横置时的电池液渗漏,但是其两个平行的第一侧壁及底壁所形成的凹室空间,使排气阀受力无均一性,因排气阀控制需做精确尺寸定位并需稳定性,且设置在凹室顶端的盖板或透气部位并没有设置任何的缓冲防爆措施,在使用上还是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鉴于上述问题,解决方案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I248696「密闭式电池盖」所述,于电池盖中设置排气构造及相邻的注液构造,排气构造是用一盖板加以封闭,注液构造是用一上盖板加以封闭。排气构造是在电池盖中央处设置一排气座,排气座中形成一置放槽,置放槽侧壁面上形成向外扩大状的波浪形接续的凹穴面,置放槽的底板上设置数个支架,于数个支架之间设置可排气的套座,套座的内部空间壁面上设置南北朝向相对的透气孔,且套座内部空间底端形成底板。通过该设计,当蓄电池倾倒放置或使用时,因排气构造在电池盖中央处距离底部最远,故能达到有利于防止电池液漏出的功效,加上排气座的置放槽侧壁面上形成向外扩大状凹穴面的空间设计,使电池盖与盖板结合及定位更稳定,以及在盖板底端设置-->定位套,且于定位套中设置数个多孔性材质的过滤器,从而能防止蓄电池内部的气体压力瞬间排出遭遇火花而造成引爆。然而,该项现有技术的电池盖制作成波浪状凹穴面,而盖板的周缘需制作成相对应的波浪状,且置放槽的底板上设置数个支架,对该构造而言在制造上复杂且困难,并且使用数个过滤器来达到防爆功效,增加了材料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使电池盖的构造简单,并且可节省材料的使用成本,而使电池盖达到防爆的功效。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蓄电池的电池槽内设有电极隔板而形成数个单元,电池盖用于覆盖蓄电池,电池盖的覆盖面还设有盖隔板,且盖隔板分别对应于电池槽内的电极隔板,电池盖的突起平面的前半部设有多个注液座,相邻于这些注液座设有多个排气座,每个排气座分别套设一套阀,一覆板覆盖在该排气座及套阀之上,其特征在于电池盖的排气座以每一单元两两相邻的方式形成两个对应各单元的排气孔道,该排气孔道由电池盖的覆盖面一直延伸至排气座的顶端,最外侧左右两个单元在电池盖的盖隔板上形成一盖隔板排气通孔,该盖隔板排气通孔由该盖隔板延伸至位于相邻左右单元的内侧单元的上方的排气座的排气孔道,在电池盖上相对应于每个排气座形成有排气座凹槽,相邻的排气座凹槽之间在电池盖的上平面各自形成横沟,覆板仅设有一个防爆过滤器并设置于排气座凹槽中,覆板相应于防爆过滤器处形成有通孔,使每一单元所产生的气体可从排气座的排气孔道、盖隔板排气通孔、套阀、排气座凹槽、横沟、-->防爆过滤器及覆板的通孔排出。本技术的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防爆过滤器为多孔性可透气材质。本技术的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防爆过滤器的材质为PVC、PP和陶瓷材料中的任一种。本技术的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注液座的顶端形成有斜形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蓄电池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蓄电池的电池盖的俯视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蓄电池的电池盖的仰视外观示意图;以及图4为本技术的蓄电池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将参照图1-4来说明其特征。蓄电池10的电池槽12内设有电极隔板14,从而形成六个单元16(本实施例以6个单元为例,可按实际需求设计所需的单元数),每一单元16均设有极板17。电池盖18的突起平面的前半部设有对应的注液座21,注液座21的顶端所形成的斜形嘴20可插破电池液瓶的瓶口的密封薄膜,而可将电池液直接注入电池槽12的每一单元16内。在电池液由斜形嘴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该蓄电池(10)的电池槽(12)内设有电极隔板(14)而形成数个单元(16),电池盖(18)用于覆盖蓄电池(10),电池盖(18)的覆盖面还设有盖隔板(30),且盖隔板(30)分别对应于电池槽(12)内的电极隔板(14),电池盖(18)的突起平面的后半部设有多个注液座(21),相邻于这些注液座(21)设有多个排气座(22),每个排气座(22)分别套设一套阀(24),一覆板(28)覆盖在排气座(22)及套阀(24)之上,其特征在于,    电池盖(18)的排气座(22)以每一单元两两相邻的方式形成两个对应各单元的排气孔道(25),排气孔道(25)由电池盖(18)的覆盖面一直延伸至排气座(22)的顶端,最外侧左右两个单元在电池盖(18)的盖隔板(30)上形成一盖隔板排气通孔(27),盖隔板排气通孔(27)由盖隔板(30)延伸至位于相邻左右单元的内侧单元的上方的排气座(22)的排气孔道(25),在电池盖(18)上相对应于每个排气座(22)形成有排气座凹槽(32),相邻的排气座凹槽(32)之间在电池盖(18)的上平面各自形成横沟(26),覆板(28)仅设有一个防爆过滤器(34)并设置于排气座凹槽(32)中,覆板(28)相应于防爆过滤器(34)处形成有通孔(36),使每一单元所产生的气体可从排气座(22)的排气孔道(25)、盖隔板排气通孔(27)、套阀(24)、排气座凹槽(32)、横沟(26)、防爆过滤器(34)及覆板(28)的通孔(36)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蓄电池的电池盖,该蓄电池(10)的电池槽(12)内设有电极隔板(14)而形成数个单元(16),电池盖(18)用于覆盖蓄电池(10),电池盖(18)的覆盖面还设有盖隔板(30),且盖隔板(30)分别对应于电池槽(12)内的电极隔板(14),电池盖(18)的突起平面的后半部设有多个注液座(21),相邻于这些注液座(21)设有多个排气座(22),每个排气座(22)分别套设一套阀(24),一覆板(28)覆盖在排气座(22)及套阀(24)之上,其特征在于,电池盖(18)的排气座(22)以每一单元两两相邻的方式形成两个对应各单元的排气孔道(25),排气孔道(25)由电池盖(18)的覆盖面一直延伸至排气座(22)的顶端,最外侧左右两个单元在电池盖(18)的盖隔板(30)上形成一盖隔板排气通孔(27),盖隔板排气通孔(27)由盖隔板(30)延伸至位于相邻左右单元的内侧单元的上方的排气座(22)的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献文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汤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