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盖帽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4781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锂离子电池盖帽组合装置,其内垫圈(3)、顶盖(2)装在膜片(4)内压封后装入塑圈(1)中封压,孔板(5)与膜片(4)点焊连接。本装置主要解决电池盖帽与电池壳体封装时,塑圈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孔板与膜片随着变形,造成焊点断开、孔板脱落压力随着变化,影响产品质量,甚至焊点断开,孔板脱落,造成短路电池爆炸报废。本装置的主要特征,塑圈(1)底部有连接筋(7)中间有足够间隙,当电池盖帽与电池壳体封装时,塑圈(1)在外力作用下,由于连接筋(7)为塑圈(1)变形留有了足够余量,孔板(5)与膜片(4)不受任何影响,焊点(12)断开、孔板(5)脱落压力保持稳定,孔板(5)不会脱落防止电池短路,保证了产品质量,废品减少,产量增加,人身安全有了保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圆形锂离子电池关键部件盖帽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的盖帽组合装置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它关系到产品的 可靠性、产品的质量及成本,影响到生产者、消费者人身安全。目前所知锂 离子电池盖帽组合是由塑圈、顶盖、垫圈、膜片、孔板组成(专利号ZL200520025402.3 —种锂离子电池安全防爆装置)它在结构上存有弊端。当 锂离子电池盖帽组合装置与电池壳体封装嵌口时,塑圈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挤 压变形,同时挤压孔板随之变形,因孔板与膜片之间多焊点相连接,所以膜 片也会产生一定变形,若随着塑圈的变形加大,孔板与膜片间的焊点被拉开, 致使孔板脱落,造成整个电池报废,在电池盖帽与电池壳体封装过程中,虽 然孔板没有脱落,也会因孔板与膜片在封装过程中受挤压拉伤,影响到孔板 与膜片之间焊点断开压力、膜片爆开压力的稳定性,产品质量可靠性受到影 响, 一旦这些产品流入社会将给企业信誉带来严重影响。当电池过充电时, 孔板与膜片间连接的焊点脱开后孔板容易与电池壳体内壁搭接形成短路,造 成电池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锂离子电池盖帽与电池壳体封装嵌口时,塑圈在外力作用下产 生挤压变形,孔板与膜片也随着变形甚至造成孔板与膜片 之间焊点断开,孔板脱落,造成整个电池报废。即使孔板与膜片之间不断开, 一般的情况下孔板与膜片在封装过程中也会受挤压拉伤,孔板与膜片之间焊 点断开压力,膜片爆开压力随之变化,影响了产品质量;以及当电池过充电 时,孔板与膜片之间焊点断开后,孔板脱落,容易与电池壳体内壁搭接形成 短路,电池产生爆炸和电池盖帽内阻大及不稳定性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目前已知的盖帽由塑圈、 顶盖、垫圈、膜片、孔板组成,将已知的塑圈、顶盖、膜片进行改制。其特 征是,塑圈外形上端有向内平面折边,外壁两侧为上大下小带直边斜面阶梯 状,底部为圆台,在底部圆台与两侧斜面弯角处内侧有2个以上长方形的连接筋,与注塑连接在一起的上端面大,底端面小直角的圆环,并在底部圆台 中内侧形成一个向下的环形槽,连接筋中间有一定间隙;顶盖形状为底部有 环状平面沿边,在沿边内侧有个向上凸槽,在平面沿边上制成网纹状或在沿 边上冲制成有若干个向上凸起的锥台;膜片外形为凹槽状,外壁为直面,底 部内壁上端有个平面沿边,在沿边内侧弯角处有个锥形槽,膜片内依次装有、 垫圈、顶盖,然后进行封压,膜片上端形成一个向内平面折边嵌入顶盖边沿 的网状或锥台中,相互间紧密结合,封装后的膜片装入塑圈中,并进行封压, 其上端形成一个向内的平面折边与膜片上端的折边紧压在一起,孔板装在塑 圈底部圆台向下的环形槽内与膜片之间采用多点焊接,构成本技术一种 锂离子电池盖帽组合装置。塑圈也可浸胶、注胶后再与相应零件进行同样的 组装,由于膜片与顶盖有了很好的紧密接触,减小了顶盖与膜片之间接触内 阻值,增加了内阻稳定性,在外力震动情况下内阻值都不会发生改变。当锂 离子电池盖帽组合与电池壳体封装嵌口时,塑圈在外力的作用下,受挤压变 形,在变形过程中,塑圈底部注塑相连的连接筋较软,也随着变形,起着缓 冲孔板变形压力的作用,连接筋间的间隙为塑圈变形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得 孔板不随着塑圈的变形而产生变形,这就保证了孔板与膜片不产生拉力作用, 孔板与膜片的相对装配位置不变,两者之间激光焊点也就不会被拉断或造成 拉伤,孔板也不会脱落,从而保证了孔板与膜片之间焊点断开压力,膜片爆 开压力数值的稳定性。当电池过充电时,电池内产生的膨胀气体超过标准值 时,膜片就会自动破裂,从排气孔中释放气体,孔板不会脱落,防止电池壳 体爆炸伤人。本技术优点和效果由于本装置塑圈、顶盖、膜片形状的改变解决 了电池盖帽在与电池壳体封装嵌口时,塑圈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挤压变形,而 孔板与膜片不受拉力作用,相对装配位置不变,保证了孔板与膜片之间焊点 断开压力,膜片爆开压力数值的稳定性,防止了电池封装过程中孔板脱落, 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可靠性,降低了废品率,增加了产量,减少了成本,杜 绝了不安全因素,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锂离子电池盖帽组合装置塑圈l、顶盖2、垫圈3、膜片4、孔板5、密封台6、连接筋7、密封凸台8、排气孔9、刻痕10、气孔11、焊点12。 图2:锂离子电池整体结构图塑圈l、顶盖2、垫圈3、膜片4、孔板5、密封台6、连接筋7、密封凸 台8、排气孔9、刻痕IO、气孔ll、焊点12、极耳13、壳体14。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塑圈1外形上端有向内平面折边,外壁为直边斜面阶梯状, 底部为圆台,在底部圆台与外壁两侧弯角处内侧中间有0.5mm — lmm间隙, 用3—6个0.2mm厚,1.3mm宽的长方形连接筋与底部圆台中间带有向下的 环形槽状体注塑在一起,形成主体分开而局部连接,环形槽直径06mm—0 15mm大于孔板5外径尺寸05.8mm—014mm,连接筋方向采用沿底部圆 台与外壁斜面弯角处内侧低,底部圆台中间带环形槽体外沿高,角度为对角 方式连接,顶盖2底部有环状平面沿边,在沿边内侧有个向上的凸起槽,在 平面沿边上边沿lmm--2111111处制成了网纹状或制成向上凸起的2~6个锥 台;膜片4外形为凹槽状,外壁为直面,底部内壁上端有个平面沿边,在沿 边内侧弯角处有个锥形槽,其内依次装入外径尺寸与其内径尺寸相近厚度在 0.1mm—0.5mm之间的垫圈3、顶盖2,进行封压,膜片4上端形成一个向 内平面折边,与顶盖2上端面的网纹或锥台镶嵌在一起,将封装后的膜片4 凸起面向下,顶盖2凸起面向上装入塑圈1中,进行封压,其上端形成一个 向内的折边与膜片4上端折边紧压在一起,孔板5装在塑圈1底部圆台中间 环形槽内,与膜片4底部锥形槽底面采用激光多点焊接,构成本技术一 种锂离子电池盖帽组合装置。塑圈1、顶盖2、垫圈3、膜片4、孔板5的各 部尺寸随着锂离子电池壳体14内壁直径尺寸变化而改变。塑圈1除了用于电 解液不发生化学反应的PP材料注塑制成,也可将塑圈l注胶、浸胶后再与顶 盖2、垫圈3、膜片4、孔板5进行相应同样组合。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锂离子电池盖帽组合装置与电池壳体14封装 嵌口时整体结构图,电池盖帽在与电池壳体14封装前,要在孔板5上、气孔 11周边焊接极耳13,与电池芯正极片相连。盖帽组合装置与电池壳体14封 装嵌口时,塑圈1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挤压变形,连接筋7随着变形起着缓冲 作用,塑圈1底部圆台与外壁斜面弯角处内侧与圆台中间带有环形槽体之间 有0.5mm — lmm间隙,这为塑圈1变形留有了足够空间,孔板5与膜片4不随着塑圈1变形而变形,两者相对装配位置不变,之间焊点不会造成拉伤,孔板5也就不会脱落,保持了孔板5与膜片4焊点断开压力,膜片爆开压力 稳定性。当电池过充电时,电池内产生的膨胀气体只有超过标准时,膜片4 才会自动破裂,释放气体,孔板5也就不会脱落,防止电池壳体爆炸伤人。权利要求1. 一种锂离子电池盖帽组合装置,由塑圈、顶盖、垫圈、膜片、孔板组成,其特征是将已知塑圈、顶盖、垫圈改制成塑圈(1)、顶盖(2)、垫圈(3),塑圈(1)上端有向内平面弯角折边,外壁为上大下小直边斜面阶梯状,底部为圆台形,圆台与外壁斜面弯角处内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盖帽组合装置,由塑圈、顶盖、垫圈、膜片、孔板组成,其特征是:将已知塑圈、顶盖、垫圈改制成塑圈(1)、顶盖(2)、垫圈(3),塑圈(1)上端有向内平面弯角折边,外壁为上大下小直边斜面阶梯状,底部为圆台形,圆台与外壁斜面弯角处内侧与圆台中间带有向下的环形槽,两者之间有0.5mm-1mm间隙用3-6个厚0.2mm,宽1.3mm长方形的连接筋(7)注塑在一起形成一体,连接筋(7)方向采用沿圆台与外壁弯角处内侧低,圆台中心环形槽外沿高,长方形连接筋(7)角度为对角方式连接,顶盖(2)底部有环状平面,沿边内侧有个向上凸起槽,在沿边平面上冲制成网纹状,膜片(4)外形为凹槽状,外壁为直面,底部内壁上端有个平面沿边,在沿边内侧弯角处有个锥形槽,其内依次装入垫圈(3)、顶盖(2),并封压,其上端形成一个向内平面折边,使膜片(4)与顶盖(2)紧密镶嵌,镶嵌后的膜片(4)装入塑圈(1)中,塑圈(1)上端形成的平面折边紧压在膜片(4)上端平面折边上,孔板(5)装在塑圈(1)底部圆台环形槽内,与膜片(4)锥形槽底面多点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兴蔡燕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佰特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