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醒超专利>正文

电池安全盖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59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电池安全盖帽,包括盖帽主体、圆环、金属片和外围密封胶圈,所述圆环固定在盖帽主体的顶部内侧下方,在所述盖帽主体上设有排气道,排气道的内端开口对着圆环的中孔,排气通道的外端开口通向盖帽主体外,所述金属片与盖帽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金属片上设有连通圆环开孔与电池内部的通气孔,在盖帽主体与圆环之间设有铝箔,铝箔将由金属片的通气孔、圆环的中孔、盖帽主体的排气道所形成的排气通道封闭住,所述盖帽主体的周边位于外围密封胶圈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着十分稳定的防爆功能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安全盖帽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圆柱型电池盖帽无论是锂离子电池还是镍氢、镍镉电 池的盖帽, 一直采用组件连接一个弹簧片或橡胶球通过结构件加压后 密封气孔,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依靠弹簧片或橡胶球的 自身弹性,排除电池内部的气体。由于橡胶球长时间在电解液环境下 工作,同时受温度的影响也较大,很容易导致橡胶球失效,从而一方 面不能达到排气的目的,存在事实上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过早达到 压力而打开与外界通道,最终起不到密封的效果而失效。而对于弹簧 薄片的盖帽,弹簧片固定在一个连接组件上,然后固定在盖帽上,一 方面加工过程复杂,工艺麻烦,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其复杂的连 接结构,加工过程致使各个盖帽的一致性差,同时弹簧片长期处于应 力状态,很容易失去对气体压力感应的灵敏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池盖帽存在的上述问题,提 供一种防爆性能稳定的电池安全盖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盖帽主体、圆环、金属片和外围密封胶圈,所述圆环固定在盖帽主体的顶部内侧下 方,在所述盖帽主体上设有排气道,排气道的内端开口对着圆环的中 孔,排气通道的外端开口通向盖帽主体外,所述金属片与盖帽主体的 底面固定连接,在金属片上设有连通圆环开孔与电池内部的通气孔, 在盖帽主体与圆环之间设有铝箔,铝箔将由金属片的通气孔、圆环的 中孔、盖帽主体的排气道所形成的排气通道封闭住,所述盖帽主体的 周边位于外围密封胶圈的凹槽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铝箔的作用是防止电池发生爆炸,因 它是整个电池的最单薄之处,当电池过充或使用不当以及其它因素都 有可能造成电池内部发热气压增大,在电池内部气压超出该电池外壳 所能承受的压力之前,电池内部的气压首先将铝箔顶穿,气体经排气 通道迅速排出,所以电池不会发生爆炸。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铝箔作为电池排气 通道的封闭膜(防爆膜),因为铝箔有着十分均匀的厚度,而且可以 根据各种规格型号电池所能承受的气压来选择确定铝箔的厚度,所以 本技术有着十分稳定的防爆功能以及良好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包括盖帽主体l、圆环3、金属片4和外围密封胶圈5,盖帽主体1的周边位于外围密封胶圈5的凹槽内,在盖帽与电池内部组装时外围密封胶圈5将与电池的外壳粘接在一起, 圆环3用粘胶固定在盖帽主体1的顶部内侧下方,在盖帽主体1上设 有排气道,排气道由设在盖帽主体1顶部内侧的开孔101和设在盖帽 主体1侧部上的排气孔102连接而成,该开孔101对着圆环3的中孔 301,排气孔102的外端开口通向盖帽主体1夕卜,金属片4的顶面与 盖帽主体1的底面焊接在一起,金属片4的底面将来与电池的正极固 定连接,在金属片4上设有通气孔401,通气孔401将圆环3的中孔 301与电池内部连通起来,这样从金属片4的通气孔401经圆环中孔 301和盖帽主体1的排气道,就形成了盖帽的排气通道,但是在盖帽 主体1与圆环3之间设有铝箔2,铝箔2通过粘胶与盖帽主体1连接 在一起,铝箔2将盖帽的排气通道封闭住,而当电池内部气压超出电 池外壳所能承受的压力之前,电池内部的气压将首先将铝箔2顶穿, 气体经盖帽的排气通道迅速排出,所以电池不会发生爆炸。实施例一 中金属片4上的通气孔401的位置不对着圆环3的中孔301,是为了 保护铝箔2防止它被电池内部的杂质损坏而失效,因而在金属片4与 圆环3之间设有空隙来连通金属片4上的通气孔401与圆环3的中孔 301。盖帽主体1上的排气孔102设在其侧部也是同样的道理。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的 盖帽主体由外壳62和内壳61两部分组成,外壳62和内壳61的周边 上下叠置于外围密封胶圈8的凹槽内;盖帽主体的排气道是这样设置 的,它在外壳62上设有排气孔621,在内壳61的顶部设有开孔611 对着圆环7的中孔701,在外壳62和内壳61之间设有连通外壳排气孔621和内壳开孔611的空腔,外壳排气孔621、空腔及内壳开孔611 就构成了盖帽主体的排气道;圆环7用粘胶固定在内壳61的顶部内 侧下方,金属片9的顶面与内壳61的底面焊接在一起。实施例二的 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本技术中圆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固定在盖帽主体内,例如 圆环与盖帽主体过盈配合而固定;在金属片的顶面设有凸点将圆环顶 紧从而固定。权利要求1. 一种电池安全盖帽,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帽主体、圆环、金属片和外围密封胶圈,所述圆环固定在盖帽主体的顶部内侧下方,在所述盖帽主体上设有排气道,排气道的内端开口对着圆环的中孔,排气通道的外端开口通向盖帽主体外,所述金属片与盖帽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金属片上设有连通圆环开孔与电池内部的通气孔,在盖帽主体与圆环之间设有铝箔,铝箔将由金属片的通气孔、圆环的中孔、盖帽主体的排气道所形成的排气通道封闭住,所述盖帽主体的周边位于外围密封胶圈的凹槽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安全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 帽主体由外壳和内壳组成,在外壳上设有排气孔,在内壳的顶部设有 对着圆环中孔的开孔,在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连通外壳排气孔和内壳 开孔的空腔,外壳排气孔、空腔及内壳开孔构成排气道,外壳和内壳 的周边上下叠置于外围密封胶圈的凹槽内。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安全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的排气孔设在外壳的侧部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安全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上的通气孔位置不对着圆环的中孔,在金属片与圆环之间 设有空隙。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安全盖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箔用粘胶密封连接在盖帽主体上。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电池安全盖帽,包括盖帽主体、圆环、金属片和外围密封胶圈,所述圆环固定在盖帽主体的顶部内侧下方,在所述盖帽主体上设有排气道,排气道的内端开口对着圆环的中孔,排气通道的外端开口通向盖帽主体外,所述金属片与盖帽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金属片上设有连通圆环开孔与电池内部的通气孔,在盖帽主体与圆环之间设有铝箔,铝箔将由金属片的通气孔、圆环的中孔、盖帽主体的排气道所形成的排气通道封闭住,所述盖帽主体的周边位于外围密封胶圈的凹槽内。本技术有着十分稳定的防爆功能以及良好的安全性。文档编号H01M2/04GK201259900SQ20082014731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杨醒超 申请人:杨醒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安全盖帽,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帽主体、圆环、金属片和外围密封胶圈,所述圆环固定在盖帽主体的顶部内侧下方,在所述盖帽主体上设有排气道,排气道的内端开口对着圆环的中孔,排气通道的外端开口通向盖帽主体外,所述金属片与盖帽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金属片上设有连通圆环开孔与电池内部的通气孔,在盖帽主体与圆环之间设有铝箔,铝箔将由金属片的通气孔、圆环的中孔、盖帽主体的排气道所形成的排气通道封闭住,所述盖帽主体的周边位于外围密封胶圈的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醒超
申请(专利权)人:杨醒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