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039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属于复合肥技术领域。包括吸收塔和循环槽;吸收塔的排液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槽连接,其内的喷头通过带循环泵的管路与循环槽连接;吸收塔包括塔体及其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除沫器、喷头和填料,填料置于塔体内的支撑栅板上,塔体上设有进气口、排液口和出气口;塔体包括下塔体和上塔体,下塔体和上塔体同轴设置且上塔体的直径大于下塔体的直径,下塔体的上端为膨大部且其向上伸入上塔体内;喷头、填料、进气口和排液口均设于下塔体上,出气口设于上塔体的顶部;膨大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限位栅板,其周面上均布有排气孔;除沫器设于两块限位栅板之间,上塔体的底部且位于下塔体外设有排沫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复合肥,特别涉及一种磷复肥的氟吸收塔


技术介绍

1、在磷酸工段和复合肥的尾气工段(通常可在造粒尾洗装置、干燥尾气装置和其他尾气与粉尘处理装置后再设置一个氟吸收塔)中,磷矿中的氟大部分以sif4和hf气体的形式逸出,由于氟化物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危害极大,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迫使生产厂家对氟化物进行处理和回收,氟化物的回收加工利用,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中含氟气体通常用水吸收生成氟硅酸。

2、复合肥的尾气处理和氟吸收流程可以参见申请号为cn202120551916.1的描述,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硫基复合肥尾气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旋风除尘器、文丘里洗涤系统和洗涤塔,洗涤塔排出的气体经过烟囱排出,所述文丘里洗涤系统包括酸液槽和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进气口和排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旋风除尘器和洗涤塔连接,酸液槽通过管道和第一酸洗泵与文丘里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接组成酸洗循环,洗涤塔的进液口连接进水管和水泵。还包括脱氟塔,洗涤塔通过管道与脱氟塔连接,脱氟塔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烟囱连接。所述脱氟塔和烟囱之间设有电除雾器,电除雾器的进气口与脱氟塔的排气口连通,电除雾器的排气口与烟囱连通。

3、如申请号为cn201621133666.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氟硅酸洗涤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设置在裙座筒体上,该裙座筒体设置在底板上,且裙座筒体侧壁上还设有检查孔、排气管及接地板,所述塔体底部设有l型氟硅酸液出料管,且氟硅酸液出料管的出口端贯穿裙座筒体侧壁,所述塔体侧壁底部设有气体出口,顶部设有氟硅酸液进料管,该氟硅酸液进料管与位于塔体内部的环管连接,且环管设置在筋板上方,所述环管上方的塔体内部设有丝网除沫器,且位于环管下方的塔体内部还设有两组支撑圈,其中位于上方的支撑圈底部设有分配锥,所述支撑圈顶部设有填料,且填料由位于其上下两端的栅板固定,所述塔体顶部还设有气体出口。

4、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处理后的尾气带液,需要在排放前通过除沫器进行除沫处理。但是,除沫器会增加系统的阻力,进而导致吸收塔对氟的吸收效果不好,氟吸收率在95%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在除沫器处采用特殊设计,降低除沫器对系统的阻力,保证氟吸收效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和循环槽;所述吸收塔的排液口4通过管路与循环槽连接,其内的喷头8通过带循环泵的管路与循环槽连接;所述吸收塔包括塔体及其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除沫器9、喷头8和填料7,所述填料7置于塔体内的支撑栅板6上,所述塔体上设有进气口5、排液口4和出气口11;所述塔体包括下塔体1和上塔体2,所述下塔体1和上塔体2同轴设置且上塔体2的直径大于下塔体1的直径,所述下塔体1的上端为膨大部3且其向上伸入上塔体2内;所述喷头8、填料7、进气口5和排液口4均设于下塔体1上,所述出气口11设于上塔体2的顶部;所述膨大部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限位栅板10,其周面上均布有排气孔;所述除沫器9设于两块限位栅板10之间,所述上塔体2的底部且位于下塔体1外设有排沫口12。

3、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填料7的层数为两层,两层填料7上下间隔设置。

4、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填料7为球形填料或环形填料,所述填料7与支撑栅板6之间设有静置层,所述静置层的高度为100-200mm。

5、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填料7为环形填料;所述环形填料的外径为15-25mm,其内径为10-20mm,其高度为30-50mm。

6、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下塔体1的直径为1.5-2.0m,所述上塔体2的直径为3.0-3.5m;所述膨大部3的直径为2.0-2.6m,其高度为0.6-0.85m;单层填料7的高度为0.4-0.8m。

7、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栅板6和限位栅板10均水平设置;所述上塔体2的顶部和下塔体1的底部均为锥形。

8、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下塔体1由下至上依次为锥形段、直筒段、锥筒段和膨大部3,所述排液口4设于锥形段的底部,所述进气口5设于直筒段的下部,所述填料7设于直筒段的中部,所述喷头8设于直筒段的上部,所述锥筒段和膨大部3均位于上塔体2内;所述锥筒段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上塔体2的底部与锥筒段的底端平齐。

9、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除沫器9为丝网除沫器;所述限位栅板10为网状结构,其由2-5mm的聚丙烯丝编织而成,其网格间距为12-20mm;所述支撑栅板6的孔隙率为0.45-0.6,所述膨大部3周面的孔隙率大于0.7。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对塔体和除沫器处进行了改进,减少了除沫器处的阻力;可提升氟吸收率,氟吸收率可达96.0-96.8%。另外,申请人发现,填料环相对于填料球来说不易变形,进而降低了填料堵塞的风险(氟吸收的过程容易产生硅胶),也保证了氟吸收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和循环槽;所述吸收塔的排液口(4)通过管路与循环槽连接,其内的喷头(8)通过带循环泵的管路与循环槽连接;所述吸收塔包括塔体及其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除沫器(9)、喷头(8)和填料(7),所述填料(7)置于塔体内的支撑栅板(6)上,所述塔体上设有进气口(5)、排液口(4)和出气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包括下塔体(1)和上塔体(2),所述下塔体(1)和上塔体(2)同轴设置且上塔体(2)的直径大于下塔体(1)的直径,所述下塔体(1)的上端为膨大部(3)且其向上伸入上塔体(2)内;所述喷头(8)、填料(7)、进气口(5)和排液口(4)均设于下塔体(1)上,所述出气口(11)设于上塔体(2)的顶部;所述膨大部(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限位栅板(10),其周面上均布有排气孔;所述除沫器(9)设于两块限位栅板(10)之间,所述上塔体(2)的底部且位于下塔体(1)外设有排沫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7)的层数为两层,两层填料(7)上下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7)为球形填料或环形填料,所述填料(7)与支撑栅板(6)之间设有静置层,所述静置层的高度为100-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7)为环形填料;所述环形填料的外径为15-25mm,其内径为10-20mm,其高度为3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体(1)的直径为1.5-2.0m,所述上塔体(2)的直径为3.0-3.5m;所述膨大部(3)的直径为2.0-2.6m,其高度为0.6-0.85m;单层填料(7)的高度为0.4-0.8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栅板(6)和限位栅板(10)均水平设置;所述上塔体(2)的顶部和下塔体(1)的底部均为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体(1)由下至上依次为锥形段、直筒段、锥筒段和膨大部(3),所述排液口(4)设于锥形段的底部,所述进气口(5)设于直筒段的下部,所述填料(7)设于直筒段的中部,所述喷头(8)设于直筒段的上部,所述锥筒段和膨大部(3)均位于上塔体(2)内;所述锥筒段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上塔体(2)的底部与锥筒段的底端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沫器(9)为丝网除沫器;所述限位栅板(10)为网状结构,其由2-5mm的聚丙烯丝编织而成,其网格间距为12-20mm;所述支撑栅板(6)的孔隙率为0.45-0.6,所述膨大部(3)周面的孔隙率大于0.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和循环槽;所述吸收塔的排液口(4)通过管路与循环槽连接,其内的喷头(8)通过带循环泵的管路与循环槽连接;所述吸收塔包括塔体及其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除沫器(9)、喷头(8)和填料(7),所述填料(7)置于塔体内的支撑栅板(6)上,所述塔体上设有进气口(5)、排液口(4)和出气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包括下塔体(1)和上塔体(2),所述下塔体(1)和上塔体(2)同轴设置且上塔体(2)的直径大于下塔体(1)的直径,所述下塔体(1)的上端为膨大部(3)且其向上伸入上塔体(2)内;所述喷头(8)、填料(7)、进气口(5)和排液口(4)均设于下塔体(1)上,所述出气口(11)设于上塔体(2)的顶部;所述膨大部(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限位栅板(10),其周面上均布有排气孔;所述除沫器(9)设于两块限位栅板(10)之间,所述上塔体(2)的底部且位于下塔体(1)外设有排沫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7)的层数为两层,两层填料(7)上下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7)为球形填料或环形填料,所述填料(7)与支撑栅板(6)之间设有静置层,所述静置层的高度为100-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复肥的氟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王雪峰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鄂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