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496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取向硅钢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及生产工艺,双台车结构,包括车架、基座、导轮、气氛进气管、放散集气管、放散系统、气氛进气口、气氛出气口、放散进气口、放散出气口、砂封槽和轴承座,所述车架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导轮,且所述导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车架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台车结构,有效解决原有单台车只能装一卷硅钢的问题,双台车采用左右两个炉台面,使得连续高温退火炉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能耗下产量提高了2倍;同时,通过设置隔热吊装机构,有效降低热处理时对吊装机构产生的升温影响;而且,吊装机构能够具有多角度调节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吊装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向硅钢退火,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取向硅钢是种特殊的电工钢材料,具有低磁导率和低磁损耗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变压器、电机、发电机等电力设备中;然而,在制造过程中,取向硅钢会出现磁性能下降和应力积累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取向硅钢进行退火处理;取向硅钢退火炉单台车在退火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提供一定的温度和气氛控制,通过加热和冷却取向硅钢,使其达到期望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

2、现有的取向硅钢退火炉单台车生产时,生产产量低、能耗大,每台车只能装一卷硅钢,浪费生产时间,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台车的吊装结构在生产时容易受热升温,在生产完成后操作人员通过外界吊具进行吊装时,高温的吊装结构容易对生产人员造成损伤,因此,设计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及生产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及生产工艺,双台车结构,有效解决原有单台车只能装一卷硅钢的问题,双台车采用左右两个炉台面,使得连续高温退火炉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能耗下产量提高了2倍;同时,通过设置隔热吊装机构,有效降低热处理时对吊装机构产生的升温影响;而且,吊装机构能够具有多角度调节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吊装的方便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包括车架、基座、导轮、气氛进气管、放散集气管、放散系统、气氛进气口、气氛出气口、放散进气口、放散出气口、砂封槽和轴承座,所述车架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导轮,且所述导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车架底部,所述导轮与炉体内对应的导轨匹配,所述基座固定设置在车架的上部,且所述基座为砖体砌筑而成,所述基座上端设置有圆形的两个砂封槽,所述气氛进气管、放散集气管和放散系统均设置在车架上,且所述气氛进气管的气氛进气口位于车架的下方,与气氛主管连通,所述气氛进气管的气氛出气口位于基座上端中部,所述放散集气管的放散进气口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放散集气管的放散进气口位于基座的上端,所述放散集气管的放散出气口位于车架的下方,且所述放散集气管的放散出气口接入放散系统中。

4、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前后侧均粘贴硅酸铝纤维毯,所述硅酸铝纤维毯在炉体内与前后相邻的台车相匹配。

5、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左右侧均设置有曲封凸台,所述曲封凸台与炉体的曲封凹槽配合起密封的作用。

6、优选的,所述砂封槽内放置有石英砂,所述砂封槽与对应的罩体下端相匹配。

7、优选的,所述车架侧面设置有四个台车吊装机构;

8、所述台车吊装机构包括隔热箱、储放槽、翻转电机、翻转轴、翻转吊架、横梁架、吊装耳座、防护箍架、导向推杆、通风槽、弹簧垫座、螺旋弹簧、第二隔热板、冷却风机和第一隔热板,所述隔热箱固定安装在车架的一侧中央,所述隔热箱的内部开设有储放槽,且隔热箱的端面一侧通过铰链安装有第一隔热板,所述储放槽的内部顶端两侧中央均固定安装有翻转电机,且翻转电机的一侧连接安装有翻转轴,两个所述翻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翻转吊架,所述翻转吊架的外侧一端固定安装有横梁架,所述横梁架的顶部端面中央固定安装有吊装耳座,且吊装耳座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箍架,所述翻转吊架的外壁一侧中央固定安装有导向推杆,所述隔热箱的顶部端面中央开设有通风槽,且通风槽与储放槽连通,所述通风槽的内壁一侧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弹簧垫座,且弹簧垫座的另一侧中央固定安装有螺旋弹簧,四个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二隔热板,且导向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隔热板的内侧端面中央贴合连接,所述第二隔热板的内壁端面与通风槽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通风槽内侧底部位于四个弹簧垫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冷却风机。

9、优选的,所述横梁架的顶部端面两侧均开设有装配插槽,所述防护箍架的底部两端中央均设置有装配卡块,且装配卡块插接安装在装配插槽的内部,所述装配插槽和装配卡块均为t型结构,所述防护箍架的顶部端面两端均插接安装有锁紧螺柱,且锁紧螺柱的底部一端穿过装配卡块与横梁架的端面螺纹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两侧底部均竖直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上端固定在车架上,且所述密封板的下端插装在炉体内的两侧砂槽内。

11、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s1:将需要加工处理的钢卷放在车架顶部的基座上,由于砂封槽内放置有石英砂,砂封槽与对应的罩体下端相匹配,能够便于密封罩体,通过车架底部的轴承座以及导轮能够使得推车系统将双台车推入连续退火炉的内部,基座两侧的曲封凸台能够与炉墙上的曲封凹槽形成密封系统,并且密封板的下端插装在炉体内的两侧砂槽内,能够进行密封,有效防止热量向台车左右流失;

13、步骤s2:通过气氛进气管一端的气氛进气口能够便于进气,通过气氛出气口便于出气,通过放散集气管一端的放散进气口便于进气,并放散集气管的放散出气口接入放散系统中,通过形成连通的管路,从而便于进行放散处理;同时,相邻的两辆车之间缝隙采用硅酸铝纤维毯挤压密封,防止两车间热量流失,从而降低生产线整体耗能量;由于双台车是连续进炉、连续出炉,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14、步骤s3:通过台车吊装机构能够便于双台车进行吊装运输,在退火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在翻转吊架和横梁架顶部的吊装耳座外侧设置隔热箱、第二隔热板和第一隔热板能够对储放槽的内部进行隔热,从而降低翻转吊架和横梁架顶部的吊装耳座升温发烫的速率,当需要吊装使用时,将隔热箱一侧的第一隔热板通过铰链掀开后,使得储放槽暴露,储放槽内部的翻转电机工作,通过翻转轴带动翻转吊架转动,从而将横梁架顶部的吊装耳座转出储放槽的内部,使得横梁架和吊装耳座与外界空气接触,便于进行冷却,并且通过调节翻转吊架、横梁架以及吊装耳座的角度,能够提高吊装的方便性;在横梁架的顶部,由于防护箍架底部的装配卡块插装在装配插槽的内部,通过锁紧螺柱使得防护箍架固定安装在横梁架的顶部,通过防护箍架和横梁架能够提高吊装耳座的承重效果,有效提高吊装的稳定性;同时,随着翻转吊架转动时,能够带动导向推杆转动,转动的导向推杆与第二隔热板的内侧接触时,能够使得第二隔热板的端面四周拉动弹簧垫座端面的螺旋弹簧,从而推动第二隔热板从通风槽的内部移出,随着第二隔热板从通风槽的内部移出后,冷却风机工作,能够将外界气流经通风槽吹向储放槽的内部,对翻转吊架的底部进行冷却降温,通过提高翻转吊架、横梁架以及吊装耳座的冷却速率;当翻转吊架以及横梁架顶部的吊装耳座冷却完成后,从而便于外界吊具通过吊装耳座对双台车进行吊装运输。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双台车结构,有效解决原有单台车只能装一卷硅钢的问题,双台车采用左右两个炉台面,可以同时承载两卷硅钢进炉,使得连续高温退火炉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能耗下产量提高了2倍;同时,通过设置隔热的台车吊装机构,有效降低热处理时对台车吊装机构产生的升温影响;并具有良好的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基座(2)、导轮(3)、气氛进气管(4)、放散集气管(5)、放散系统(6)、气氛进气口(7)、气氛出气口(8)、放散进气口(10)、放散出气口(11)、砂封槽(12)和轴承座(14),所述车架(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导轮(3),且所述导轮(3)通过轴承座(14)安装在车架(1)底部,所述导轮(3)与炉体内对应的导轨匹配,所述基座(2)固定设置在车架(1)的上部,且所述基座(2)为砖体砌筑而成,所述基座(2)上端设置有圆形的两个砂封槽(12),所述气氛进气管(4)、放散集气管(5)和放散系统(6)均设置在车架(1)上,且所述气氛进气管(4)的气氛进气口(7)位于车架(1)的下方,与气氛主管连通,所述气氛进气管(4)的气氛出气口(8)位于基座(2)上端中部,所述放散集气管(5)的放散进气口(10)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放散集气管(5)的放散进气口(10)位于基座(2)的上端,所述放散集气管(5)的放散出气口(11)位于车架(1)的下方,且所述放散集气管(5)的放散出气口(11)接入放散系统(6)中;所述基座(2)的前后侧均粘贴硅酸铝纤维毯,所述硅酸铝纤维毯在炉体内与前后相邻的台车相匹配;所述基座(2)的左右侧均设置有曲封凸台(9),所述曲封凸台(9)与炉体的曲封凹槽配合起密封的作用;所述砂封槽(12)内放置有石英砂,所述砂封槽(12)与对应的罩体下端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侧面设置有四个台车吊装机构(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架(136)的顶部端面两侧均开设有装配插槽(138),所述防护箍架(139)的底部两端中央均设置有装配卡块,且装配卡块插接安装在装配插槽(138)的内部,所述装配插槽(138)和装配卡块均为T型结构,所述防护箍架(139)的顶部端面两端均插接安装有锁紧螺柱(1310),且锁紧螺柱(1310)的底部一端穿过装配卡块与横梁架(136)的端面螺纹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两侧底部均竖直设置有密封板(15),所述密封板(15)的上端固定在车架(1)上,且所述密封板(15)的下端插装在炉体内的两侧砂槽内。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炉用双台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基座(2)、导轮(3)、气氛进气管(4)、放散集气管(5)、放散系统(6)、气氛进气口(7)、气氛出气口(8)、放散进气口(10)、放散出气口(11)、砂封槽(12)和轴承座(14),所述车架(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导轮(3),且所述导轮(3)通过轴承座(14)安装在车架(1)底部,所述导轮(3)与炉体内对应的导轨匹配,所述基座(2)固定设置在车架(1)的上部,且所述基座(2)为砖体砌筑而成,所述基座(2)上端设置有圆形的两个砂封槽(12),所述气氛进气管(4)、放散集气管(5)和放散系统(6)均设置在车架(1)上,且所述气氛进气管(4)的气氛进气口(7)位于车架(1)的下方,与气氛主管连通,所述气氛进气管(4)的气氛出气口(8)位于基座(2)上端中部,所述放散集气管(5)的放散进气口(10)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放散集气管(5)的放散进气口(10)位于基座(2)的上端,所述放散集气管(5)的放散出气口(11)位于车架(1)的下方,且所述放散集气管(5)的放散出气口(11)接入放散系统(6)中;所述基座(2)的前后侧均粘贴硅酸铝纤维毯,所述硅酸铝纤维毯在炉体内与前后相邻的台车相匹配;所述基座(2)的左右侧均设置有曲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宏张航卢鹏张浩孙庆权董朝智李猛菅帅吴浩宇贺兆海高小伟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丰洲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