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和报警方法、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和报警方法、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736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和报警方法、系统和车辆,预估方法包括:对制动盘温度进行预估,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对车重进行预估,得到目标车重;对拖滞力矩进行预估,得到目标拖滞力矩;将所述目标制动盘温度、目标车重和目标拖滞力矩作为输入参量从预先设定的摩擦片磨损量计量表中查找得到对应的摩擦片的磨损量。报警方法则是通过上述的预估方法得到目标磨损量,根据所述目标磨损量以进行报警。还公开了对应的预估系统、报警系统和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间接预估的方式,通过摩擦片磨损量计量表,利用查表的方式,来对摩擦片的磨损量进行间接预估。不需要传感器来对磨损量进行直接测量,提升了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汽车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和报警方法、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行业中,对摩擦片是否需要更换的判断依靠于磨损报警器的报警。无论是电子磨损报警器还是机械磨损报警器均是在摩擦片到达磨损极限时进行报警,无论机械磨损报警器还是电子磨损报警均具有成本的消耗(检修成本以及报警器本身成本)。而且,利用磨损报警器进行报警,这种报警方式也会受限于磨损报警器自身的可靠性。当磨损报警器自身出现问题的时候,就难以对摩擦片进行可靠的报警。因此,如何提高摩擦片的磨损情况的报警的可靠性是行业内亟需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和报警方法、系统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包括:对制动盘温度进行预估,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对车重进行预估,得到目标车重;对拖滞力矩进行预估,得到目标拖滞力矩;将所述目标制动盘温度、目标车重和目标拖滞力矩作为输入参量从预先设定的摩擦片磨损量计量表中查找得到对应的摩擦片的磨损量。

3、进一步,所述对制动盘温度进行预估,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具体包括:通过第一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数学模型为:,t表示为目标制动盘温度,m表示为整车质量,v表示为车速,m表示为制动盘摩擦环质量,c表示为摩擦片的比热容。

4、进一步,所述对车重进行预估,得到目标车重具体包括:通过第二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目标车重,其中,所述第二数学模型为:,m表示为目标车重,cp1表示为前制动钳的制动能力,cp2表示为后制动钳的制动能力,p表示为轮缸压力,r表示为轮胎滚动半径,a表示为车辆减速度。

5、进一步,所述对拖滞力矩进行预估,得到目标拖滞力矩具体包括:获取当前的轮缸压力和车速,将获取得到的所述轮缸压力和车速作为输入参数从预先设定的拖滞力矩曲线中得到对应制动钳的拖滞力矩,所述拖滞力矩为目标拖滞力矩。

6、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报警方法,获取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所得到的摩擦片的磨损量,所述磨损量记为目标磨损量;根据所述目标磨损量得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当所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小于摩擦片的有效厚度时,则输出报警信号。

7、进一步,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磨损量得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具体包括:获取预先存储的摩擦片初始厚度,将所述摩擦片初始厚度与所述目标磨损量进行作差运算,得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

8、进一步,所述输出报警信号为:在车载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报警信号标记。

9、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系统,包括:制动盘温度预估模块、车重预估模块、拖滞力矩预估模块和磨损量预估模块;所述制动盘温度预估模块用于对制动盘温度进行预估,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所述车重预估模块用于对车重进行预估,得到目标车重;所述拖滞力矩预估模块用于对拖滞力矩进行预估,得到目标拖滞力矩;所述磨损量预估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制动盘温度、目标车重和目标拖滞力矩作为输入参量从预先设定的摩擦片磨损量计量表中查找得到对应的摩擦片的磨损量。

10、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报警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磨损量,所述目标磨损量为由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系统所得到的磨损量;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磨损量得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当所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小于摩擦片的有效厚度时,则输出报警信号。

11、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集成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系统或者汽车摩擦片磨损报警系统。

12、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间接预估的方式,利用制动盘温度、车重和拖滞力矩存在与摩擦片的磨损量具有一定的间接关系。通过事先试验得到表示该关系的摩擦片磨损量计量表,利用查表的方式,来对摩擦片的磨损量进行间接预估。不需要传感器来对磨损量进行直接测量,从而避免了因为传感器的原因而导致的可靠性不足或者维护成本的增加。同时,汽车摩擦片磨损报警方法、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系统、汽车摩擦片报警预估系统和车辆也具有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类似的有益效果,这里就展开描述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制动盘温度进行预估,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对车重进行预估,得到目标车重;对拖滞力矩进行预估,得到目标拖滞力矩;将所述目标制动盘温度、目标车重和目标拖滞力矩作为输入参量从预先设定的摩擦片磨损量计量表中查找得到对应的摩擦片的磨损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制动盘温度进行预估,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具体包括:通过第一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数学模型为:,T表示为目标制动盘温度,M表示为整车质量,V表示为车速,m表示为制动盘摩擦环质量,C表示为摩擦片的比热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车重进行预估,得到目标车重具体包括:通过第二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目标车重,其中,所述第二数学模型为:,m表示为目标车重,Cp1表示为前制动钳的制动能力,Cp2表示为后制动钳的制动能力,P表示为轮缸压力,R表示为轮胎滚动半径,A表示为车辆减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拖滞力矩进行预估,得到目标拖滞力矩具体包括:获取当前的轮缸压力和车速,将获取得到的所述轮缸压力和车速作为输入参数从预先设定的拖滞力矩曲线中得到对应制动钳的拖滞力矩,所述拖滞力矩为目标拖滞力矩。

5.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所得到的摩擦片的磨损量,所述磨损量记为目标磨损量;根据所述目标磨损量得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当所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小于摩擦片的有效厚度时,则输出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磨损量得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具体包括:获取预先存储的摩擦片初始厚度,将所述摩擦片初始厚度与所述目标磨损量进行作差运算,得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报警信号为:在车载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报警信号标记。

8.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盘温度预估模块、车重预估模块、拖滞力矩预估模块和磨损量预估模块;

9.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磨损量,所述目标磨损量为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系统所得到的磨损量;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磨损量得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当所述摩擦片的剩余厚度小于摩擦片的有效厚度时,则输出报警信号。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集成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系统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摩擦片磨损报警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制动盘温度进行预估,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对车重进行预估,得到目标车重;对拖滞力矩进行预估,得到目标拖滞力矩;将所述目标制动盘温度、目标车重和目标拖滞力矩作为输入参量从预先设定的摩擦片磨损量计量表中查找得到对应的摩擦片的磨损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制动盘温度进行预估,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具体包括:通过第一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目标制动盘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数学模型为:,t表示为目标制动盘温度,m表示为整车质量,v表示为车速,m表示为制动盘摩擦环质量,c表示为摩擦片的比热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车重进行预估,得到目标车重具体包括:通过第二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目标车重,其中,所述第二数学模型为:,m表示为目标车重,cp1表示为前制动钳的制动能力,cp2表示为后制动钳的制动能力,p表示为轮缸压力,r表示为轮胎滚动半径,a表示为车辆减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摩擦片磨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拖滞力矩进行预估,得到目标拖滞力矩具体包括:获取当前的轮缸压力和车速,将获取得到的所述轮缸压力和车速作为输入参数从预先设定的拖滞力矩曲线中得到对应制动钳的拖滞力矩,所述拖滞力矩为目标拖滞力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