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
技术介绍
1、近来,车辆行业正在引进一种未来移动愿景的新概念,用于实现以人为中心、充满活力的未来城市。这些未来移动解决方案之一是作为基于目的的移动的按需定制车辆(purpose built vehicle,pbv),其也称之为定制化自动驾驶专用车。
2、pbv是一种基于电动车辆(ev)的环境友好型车辆,并且为用户提供各种定制服务。该pbv的车身包括下车身(在本领域中也被称为滚动底盘或滑板底盘)和组装至下车身的上车身。
3、在此,上车身可以根据pbv的定制服务的类型以各种形式配置。此外,上车身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在两侧具有侧车身。
4、两侧的侧车身具有沿着竖直方向连接至侧梁的多个柱,从而在正面碰撞、后面碰撞以及侧面碰撞时支承车身的整体强度的同时保护乘员。
5、因此,两侧的侧车身必须具有在确保侧梁和多个柱的组合强度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将负载输入分配至车身的前侧、后侧以及侧面方向的特性。
6、描述于本
技术介绍
部分的内容准备用于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背景的理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车身结构,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所述梁后内构件、所述梁后外构件以及所述柱加强构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车身的前后方向以及竖直方向进行多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所述梁后内构件的后横向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后柱板,所述后柱板连接至梁内构件的后部的上部以及梁后内构件的上部,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柱加强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梁后内构件和所述梁后外构件的后轮拱构件。
6.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车身结构,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所述梁后内构件、所述梁后外构件以及所述柱加强构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车身的前后方向以及竖直方向进行多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所述梁后内构件的后横向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后柱板,所述后柱板连接至梁内构件的后部的上部以及梁后内构件的上部,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柱加强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梁后内构件和所述梁后外构件的后轮拱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中,所述梁后外构件包括位于梁后外构件的后部的成形部,所述成形部与后轮拱构件连接。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训,姜昌学,韩相冏,金永錄,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