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身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146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3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身结构。车身结构包括底板、位于底板的上侧的前安装构件以及位于前安装构件的后部的分隔构件,前安装构件沿车身的横向方向突出和延伸以固定座椅的前下侧,分隔构件沿车身的横向方向突出和延伸以固定座椅的后下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1、最近,车辆底板直到车身的后部通常都是平坦的。

2、例如,由于底板在车辆中的位置很低,因此诸如专用车辆(pbv)的车辆趋向于直到车身的后部都形成为平坦形状。

3、更具体地,pbv由生活模块和与实际车辆驾驶相关的驾驶模块形成,该生活模块被构造为形成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各种类型的搭乘和装载空间。在此,由于将固定的驾驶模块与基于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的各种生活模块结合,因此可以轻松制造出各种类型的车辆,从而可以有效应对多元化小批量生产的市场趋势。

4、如上所述,就底板直到车身的后部都平坦的车辆而言,当座椅安装在后轮附近时,底板的高度与座椅座面的高度差较大,这使得座椅很难稳定地安装在底板上。

5、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般背景的理解,且不应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被构造为不仅能够在车辆的后轮附近的底板的高度与底板上安装的座椅的座面的高度差较大的状态下将座椅稳定地固定在底板上,而且还可以在不过度增加车辆重量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车身的刚性。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车身结构来实现上述和其他特征,该车身结构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的上侧的前安装构件以及设置在前安装构件的后部的分隔构件,其中前安装构件形成为沿车身的横向方向突出和延伸以固定座椅的前下侧,其中分隔构件形成为沿车身的横向方向突出和延伸以固定座椅的后下侧。

3、底板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到后围内板(quarter inner panel),分隔构件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到后围内板,并且前安装构件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到后围内板。

4、底板在其两侧上可以具有分别形成为向上弯曲的侧壁部分,并且可以从侧壁部分中的每一个横向延伸以连接到后围内板中的相应一个,分隔构件可以联接到底板,同时分隔构件的下端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沿着底板的弧线变形。

5、前安装构件可以联接到底板,同时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沿着底板的弧线变形。

6、分隔构件可以包括联接到底板的上侧的前表面部分、联接到底板的上侧同时与朝向车身的后方的前表面部分间隔开的后表面部分以及被构造为连接前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的上端的上表面部分,其中前表面部分、上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面板形状。

7、分隔构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中的至少一个隔板。

8、分隔构件的前表面部分、上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以及底板可以形成封闭截面,并且前表面部分或后表面部分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中的通孔。

9、分隔构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上部并被构造为固定座椅的多个座椅安装支架。

10、底板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下侧的车身后侧构件,其中车身后侧构件可以分别设置在车身的两侧且在所述侧壁部分的内侧,并且形成为沿车身的纵向方向延伸,侧壁部分分别形成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并且底板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下侧的第一后横梁构件,其中第一后横梁构件可以形成为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连接分别设置在车身的两侧的车身后侧构件的前端。

11、底板可以具有第二后横梁构件,第二后横梁构件设置在底板的下侧并形成为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连接分别设置在车身的两侧的车身后侧构件的后端。

12、底板可以进一步具有第三后横梁构件,第三后横梁构件设置在底板的下侧并且形成为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连接分别设置在车身的两侧的车身后侧构件,其中第三后横梁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后横梁构件和第二后横梁构件之间。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底板、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下侧的两侧并形成为沿车身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车身后侧构件、形成为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连接车身后侧构件的前端的第一后横梁构件、形成为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连接车身后侧构件的后端的第二后横梁构件、设置在第一后横梁构件和第二后横梁构件之间在底板的上侧并且形成为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固定座椅的前下侧的前安装构件,以及设置在第一后横梁构件和第二后横梁构件之间在底板的上侧并且形成为沿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固定座椅的后下侧的分隔构件。

14、底板可以具有从底板的中心朝向底板的两侧向上变形的侧壁部分,并且可以从侧壁部分中的每一个横向延伸以连接到后围内板中的相应一个。

15、为了使用沿车身的纵向方向的竖直截面和底板来形成封闭截面,分隔构件可以包括联接到底板的上侧并位于封闭截面的前侧的前表面部分、联接到底板的上侧并位于封闭截面的后侧的后表面部分以及被构造为连接前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的上端的上表面部分。

16、分隔构件的前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分别可以具有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沿着底板的弧线变形的下端,并且分隔构件的两端可以分别联接到后围内板。

17、分隔构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中且联接到前表面部分、后表面部分、上表面部分或底板中的至少两个的多个隔板。

18、分隔构件可以包括被构造为固定座椅的多个座椅安装支架。

19、前安装构件可以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沿着底板的形状变化而变形,并且可以具有分别联接到后围内板的两端。

20、车身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后横梁构件,该第三后横梁构件设置在第一后横梁构件和第二后横梁构件之间并且构造为连接分别设置在底板两侧上的车身后侧构件。

21、框架可以联接到底板的下侧和第二后横梁构件的下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前安装构件联接到所述底板,同时在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上沿着所述底板的弧线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分隔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在所述分隔构件中进一步包括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分隔构件的上部的多个座椅安装支架,其中所述多个座椅安装支架固定所述座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后横梁构件,所述第二后横梁构件在所述底板的下侧并且沿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两侧的所述车身后侧构件的后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三后横梁构件,所述第三后横梁构件在所述底板的下侧并沿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两侧的所述车身后侧构件,其中所述第三后横梁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后横梁构件和所述第二后横梁构件之间。

12.一种车身结构,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为了使用沿所述车身的纵向方向的竖直截面和所述底板来限定封闭截面,所述分隔构件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多个隔板,所述多个隔板在所述分隔构件中并且联接到所述前表面部分、所述后表面部分、所述上表面部分或所述底板中的至少两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分隔构件包括固定所述座椅的多个座椅安装支架。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前安装构件在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上沿着所述底板的形状变化而变形并且具有分别联接到所述后围内板的两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三后横梁构件,所述第三后横梁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后横梁构件和所述第二后横梁构件之间并且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的所述车身后侧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联接到所述底板的下侧和所述第二后横梁构件的下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前安装构件联接到所述底板,同时在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上沿着所述底板的弧线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分隔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在所述分隔构件中进一步包括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分隔构件的上部的多个座椅安装支架,其中所述多个座椅安装支架固定所述座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后横梁构件,所述第二后横梁构件在所述底板的下侧并且沿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两侧的所述车身后侧构件的后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三后横梁构件,所述第三后横梁构件在所述底板的下侧并沿所述车身的横向方向延伸以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两侧的所述车身后侧构件,其中所述第三后横梁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后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孝摄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