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混合隔膜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250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混合隔膜泵,属于智能马桶防溅泡沫盾技术领域,包括上盖,其上设有进气孔、进液孔和发泡输出孔;中板,设于上盖的下端,其上设有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下板,设于中板的下端,其上设有混合凹槽,且混合凹槽设于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的下方;底座,设于下板的下端,其上设有穿孔;升降组件,其上端升降设于下板内,其下端设于底座内,且升降组件设于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的下方;电机,设于底座的下端,其转动轴穿过底座上的穿孔与升降组件传动连接。本申请通过分别调整进气孔和进液孔的流量,在不影响气流量或水流量的情况下实现对其中一个流量的单独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马桶防溅泡沫盾,具体涉及一种气液混合隔膜泵


技术介绍

1、智能马桶是一种新型马桶,是将水泵入加压器,再加入空气,在水和空气混合后形成细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在冲刷时可以有效地冲掉垃圾,从而减少水的使用量,达到节水的目的。智能马桶带泡沫盾,泡沫盾由泡沫剂、水、空气组成。智能马桶的后盖上添加了一小罐肥皂液,然后与水汽混合,泵送至智能厕所的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泡沫。在喷水时,马桶盖喷嘴的中心会提前喷射泡沫,覆盖出水口的水面,可有效防止溅到臀部。泡沫屏蔽可以覆盖卫生间水封,并起到防溅、防粘、防异味、抗菌等作用,就像一个屏蔽,它保护卫生间环境和人体健康。

2、现有技术中,智能马桶中的气液混合泵中的水汽是分开抽取,2个囊进气1个囊进水,吸入过程中分隔开来,在输出至发泡网端才开始混合,分开抽取容易造成水汽混合不均匀和发泡效果差的问题,且气液混合泵只能同时调节水汽流量没办法进行单独调控,调节效果差。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气液混合泵,使其能同时抽取水汽后进入就开始混合,混合充分能显著提高发泡效果,且能单独对水汽流量调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液混合隔膜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水汽分开抽取而导致的不能单独对水汽流量进行调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气液混合隔膜泵,包括:

4、上盖,其上设有进气孔、进液孔和发泡输出孔;

5、中板,设于所述上盖的下端,其上设有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

6、下板,设于所述中板的下端,其上设有混合凹槽,且所述混合凹槽设于所述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的下方;

7、底座,设于所述下板的下端,其上设有穿孔;

8、升降组件,其上端升降设于所述下板内,其下端设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的下方;

9、电机,设于所述底座的下端,其转动轴穿过底座上的穿孔与所述升降组件传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中板和下板之间设有密封托碗,所述密封托碗套设于所述下板的混合凹槽内。

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偏心轮、固定针和升降杆,所述偏心轮设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升降杆通过固定针固定设于所述偏心轮上,所述升降杆的上端穿过并固定在所述密封托碗上。

12、进一步地,所述输入单向阀包括输入单向孔和第一通气杆,所述输入单向孔开设于所述中板上,所述第一通气杆插设于所述输入单向孔上,所述第一通气杆呈伞状,所述第一通气杆的伞面抵在所述中板的下端面上。

13、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单向阀包括输出单向孔和第二通气杆,所述输出单向孔开设于所述中板上,所述第二通气杆插设于所述输出单向孔上,所述第二通气杆呈伞状,所述第二通气杆的伞面抵在所述中板的上端面上。

14、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所述中板之间设有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上的开孔使得气液正常流通。

15、进一步地,还包括锁紧螺丝和锁紧螺孔,所述上盖、中板、下板和底座的边缘均对应设有所述锁紧螺孔,多个所述锁紧螺孔对齐,所述锁紧螺丝螺接在所述锁紧螺孔上。

16、进一步地,所述发泡输出孔为腰形孔。

1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托碗为气囊结构。

18、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9、本技术的上盖上设有进气孔、进液孔和发泡输出孔,中板设于上盖的下端,其上设有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下板设于中板的下端,其上设有混合凹槽,且混合凹槽设于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的下方。底座设于下板的下端,其上设有穿孔。升降组件上端升降设于下板内,其下端设于底座内,且升降组件的上端抵在输入单向阀或输出单向阀上。电机设于底座的下端,其转动轴穿过底座上的穿孔与升降组件传动连接。

20、本申请通过进气孔和进液孔可向泵内单独进入气体和液体,水汽同时吸入,水汽从上盖进入后开始混合,通过输入单向阀进入下板内,再通过输出单向阀和发泡输出孔向外输出。通过电机带动升降组件升降,从而分别使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打开,使汽水混合物进出隔膜泵,完成生产需求。

21、本申请通过分别调整进气孔和进液孔的流量,在不影响气流量或水流量的情况下实现对其中一个流量的单独调控,且同时抽取水汽后进入就开始混合,混合充分能显著提高发泡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2)和下板(3)之间设有密封托碗(9),所述密封托碗(9)套设于所述下板(3)的混合凹槽(13)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偏心轮(501)、固定针(502)和升降杆(503),所述偏心轮(501)设于所述电机(6)的转动轴(15)上,所述升降杆(503)通过固定针(502)固定设于所述偏心轮(501)上,所述升降杆(503)的上端穿过并固定在所述密封托碗(9)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向阀(7)包括输入单向孔(701)和第一通气杆(702),所述输入单向孔(701)开设于所述中板(2)上,所述第一通气杆(702)插设于所述输入单向孔(701)上,所述第一通气杆(702)呈伞状,所述第一通气杆(702)的伞面抵在所述中板(2)的下端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向阀(8)包括输出单向孔(801)和第二通气杆(802),所述输出单向孔(801)开设于所述中板(2)上,所述第二通气杆(802)插设于所述输出单向孔(801)上,所述第二通气杆(802)呈伞状,所述第二通气杆(802)的伞面抵在所述中板(2)的上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丝(17)和锁紧螺孔(18),所述上盖(1)、中板(2)、下板(3)和底座(4)的边缘均对应设有所述锁紧螺孔(18),多个所述锁紧螺孔(18)对齐,所述锁紧螺丝(17)螺接在所述锁紧螺孔(18)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输出孔(12)为腰形孔。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托碗(9)为气囊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2)和下板(3)之间设有密封托碗(9),所述密封托碗(9)套设于所述下板(3)的混合凹槽(13)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偏心轮(501)、固定针(502)和升降杆(503),所述偏心轮(501)设于所述电机(6)的转动轴(15)上,所述升降杆(503)通过固定针(502)固定设于所述偏心轮(501)上,所述升降杆(503)的上端穿过并固定在所述密封托碗(9)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向阀(7)包括输入单向孔(701)和第一通气杆(702),所述输入单向孔(701)开设于所述中板(2)上,所述第一通气杆(702)插设于所述输入单向孔(701)上,所述第一通气杆(702)呈伞状,所述第一通气杆(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泽云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金刚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