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60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2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变速器包括:壳体、动力部、变速部以及输出部,变速部包括:传动降速轴以及换挡滑套,传动降速轴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以及中间轴,第二输入轴分别与第一输入轴和中间轴啮合;第一输入轴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输入轴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中间轴设有第四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中间轴的二次降速,大幅降低转速,从而实现了扭矩的提升,由此,输入固定扭矩所需的电机体积便会对应减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兼顾电机轻量化和输出动力更大化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运输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在商用车,尤其是重型卡车上,一般用单个电机配合变速器作为驱动力,且大部分变速器都采用少挡位变速器,头挡速比不大,和传统燃油车一样,车辆需要的输出动力是一样的,导致需要更大的输入扭矩,而在纯电动汽车上,这个输入扭矩由电机提供。

2、目前,由于要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对电机的扭矩需求很大,由于电机的体积与扭矩呈正相关,就需要电机的体积做的很大,导致电机的外观尺寸、重量、成本都跟着变大,不适应现在的轻量化路线的设计思路。

3、因此,研发出一种变速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兼顾电机轻量化和输出动力更大化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有技术中,无法满足兼顾电机轻量化和输出动力更大化,提出一种新的变速器。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壳体、动力部、变速部以及输出部,所述壳体为一空腔结构,所述动力部、变速部以及输出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动力部输出动力后至所述变速部减速,由所述输出部输出动力;

3、所述变速部包括:传动降速轴以及换挡滑套,所述传动降速轴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以及中间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中间轴啮合;

4、所述第一输入轴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中间轴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降速轴的数量为2组,2组所述传动降速轴对称设置。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电机,一个所述电机与一组所述传动降速轴分别连接。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部包括;传动输出部和动力输出部,所述传动输出部与所述换挡滑套啮合,所述动力输出部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啮合。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滑套为中空结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滑套包括:三/四挡换挡滑套和一/二挡换挡滑套,所述三/四挡换挡滑套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啮合,所述一/二挡换挡滑套与所述中间轴啮合。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可单独停机。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轴设有轴承位点和油封位点,通过所述轴承位点将所述第一输入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油封位点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与壳体的连接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入轴设有轴承位点,通过所述轴承位点将所述第二输入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轴设有轴承位点,通过所述轴承位点将所述中间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1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壳体、动力部、变速部以及输出部,所述壳体为一空腔结构,所述动力部、变速部以及输出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动力部输出动力后至所述变速部减速,由所述输出部输出动力;所述变速部包括:传动降速轴以及换挡滑套,所述传动降速轴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以及中间轴,所述第二输入轴的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中间轴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输入轴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中间轴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中间轴的二次降速,大幅降低转速,从而实现了扭矩的提升,在相同的输出扭矩条件下,所需的输入扭矩大幅减小,由此,输入固定扭矩所需的电机体积便会对应减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兼顾电机轻量化和输出动力更大化的技术缺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壳体、动力部、变速部以及输出部,所述壳体为一空腔结构,所述动力部、变速部以及输出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动力部输出动力后至所述变速部减速,由所述输出部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降速轴的数量为2组,2组所述传动降速轴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电机,一个所述电机与一组所述传动降速轴分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包括;传动输出部和动力输出部,所述传动输出部与所述换挡滑套啮合,所述动力输出部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滑套为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滑套包括:三/四挡换挡滑套和一/二挡换挡滑套,所述三/四挡换挡滑套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啮合,所述一/二挡换挡滑套与所述中间轴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可单独停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设有轴承位点和油封位点,通过所述轴承位点将所述第一输入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油封位点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与壳体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轴设有轴承位点,通过所述轴承位点将所述第二输入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设有轴承位点,通过所述轴承位点将所述中间轴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壳体、动力部、变速部以及输出部,所述壳体为一空腔结构,所述动力部、变速部以及输出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动力部输出动力后至所述变速部减速,由所述输出部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降速轴的数量为2组,2组所述传动降速轴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电机,一个所述电机与一组所述传动降速轴分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包括;传动输出部和动力输出部,所述传动输出部与所述换挡滑套啮合,所述动力输出部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滑套为中空结构。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晶赵向阳陈文增闫宏翔
申请(专利权)人:特百佳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