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79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包括:进气容腔、软体薄片和出气容腔;所述进气容腔和所述出气容腔嵌合,所述软体薄片置于所述进气容腔和所述出气容腔之间;所述进气容腔具有进气口,所述出气容腔具有多个出气口;所述软体薄片上具有与所述出气口位置对应的预穿孔;气体经软体薄片流入出气容腔内的不同出气口所对应容腔的流速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软体薄片各预穿孔位置导通压强阈值不同,导通的顺序不同,可以精确地控制气体的流动,向外接气动元件的输出压力不同,实现精确的顺序控制,从而大大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阀,更确切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


技术介绍

1、传统意义上的顺序阀是指在具有两个及以上分支回路的系统中,根据回路的压力等来控制执行元件动作顺序的阀。

2、在现有的顺序控制阀中,主要采用的是硬体结构,如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制成。这种硬体结构的顺序控制阀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硬体结构的顺序控制阀的结构复杂,容易发生故障,耐用性差。其次,硬体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硬度较大,容易出现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最后,硬体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在控制气体流动时,由于气体的压力和流速的变化,容易导致阀体的变形,影响其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包括:进气容腔、软体薄片和出气容腔;

3、其中,所述进气容腔和所述出气容腔嵌合,所述软体薄片置于所述进气容腔和所述出气容腔之间;所述进气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容腔(3)、软体薄片(4)和出气容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薄片(4)为具有多处相同直径或多处不同直径预穿孔的单个软体薄片;或者,所述软体薄片(4)为具有单一预穿孔的多个软体薄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体薄片(4)为具有单一预穿孔的多个软体薄片时,多个软体薄片之间的厚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薄片(4)由硅胶浇筑形成,所述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容腔(3)、软体薄片(4)和出气容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薄片(4)为具有多处相同直径或多处不同直径预穿孔的单个软体薄片;或者,所述软体薄片(4)为具有单一预穿孔的多个软体薄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体薄片(4)为具有单一预穿孔的多个软体薄片时,多个软体薄片之间的厚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薄片(4)由硅胶浇筑形成,所述预穿孔由钢针刺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软体薄片结构的顺序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春辉王位王鹏飞万安平邱祁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