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材
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异平面载药微针阵列 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针是直径为几十微米,长度在100微米以上的针状结构。微针在生物医学领域 有广泛的应用。采用微针阵列给药或采样,不仅具有微量、无痛的特点,而且可以使生化检 验的精度、可靠性和效率大幅度提高。载药微针是指在实心微针表面包裹一层药物,再将微针刺入皮肤使其持续释药的 微针给药技术,是目前微针给药研究的重点。它具有制造容易(本质上还是实心微针),而 且药物包裹于缓释材料后给药还具有缓释给药的优势。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2005年Yu Xie等人在Nanomedicine (纳米医学) (P184-190)发表了 “Controlled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model drug compounds by MEMS microneedle array”(“模型药物化合物借助微机电系统微针阵列的可控经皮传输”)。 该方法利用光刻,薄膜沉积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制作出了硅载药微针,并在微针的表面进 行了载药。该方法的不足在于一方面微针的倾角和高度可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平面载药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玻璃基片上溅射Cr,并用第一掩膜版对其曝光、刻蚀,进行图形化,然后在Cr上旋涂第一层SU8光刻胶,倾斜基片并进行旋转背面曝光,获得SU8光刻胶凹锥阵列;第二步,经中烘后在第一层光刻胶上旋涂第二层SU8光刻胶,用第二掩膜版套刻曝光,经中烘和显影后,得到载药微针SU8光刻胶凹锥阵列;第三步,在凹锥阵列上填充PDMS制备载药微针阵列;第四步,在圆锥载药微针阵列上沉积薄膜、二次填充PDMS并经脱模后得到微针模具。第五步,在微针模具上沉积金属种子层,并在其上电镀金属,经二次脱模后得到异平面载药金属微针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异平面载药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玻璃基片上溅射Cr,并用第一掩膜版对其曝光、刻蚀,进行图形化,然后在Cr上旋涂第一层SU8光刻胶,倾斜基片并进行旋转背面曝光,获得SU8光刻胶凹锥阵列;第二步,经中烘后在第一层光刻胶上旋涂第二层SU8光刻胶,用第二掩膜版套刻曝光,经中烘和显影后,得到载药微针SU8光刻胶凹锥阵列;第三步,在凹锥阵列上填充PDMS制备载药微针阵列;第四步,在圆锥载药微针阵列上沉积薄膜、二次填充PDMS并经脱模后得到微针模具。第五步,在微针模具上沉积金属种子层,并在其上电镀金属,经二次脱模后得到异平面载药金属微针阵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平面载药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背 面曝光是指基片固定在位于倾斜平台上的可旋转的电机上,金属Cr朝向曝光光源,SU8光 刻胶在下面,曝光时基片随电机一起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平面载药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杨君,陈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