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7621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4
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属于铝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解决了现有铝土矿拜耳法流程含碱赤泥排放量大,分解效率低、大量赤泥堆存无法处理、传统铝灰利用过程存在氨氮废水、酸碱废液及废渣排放、高铝粉煤灰碱法废渣排放量大,酸法无法直接制备冶金氧化铝等问题。本方法制备的氧化铝回收率99%以上,其氧化铝质量分数不小于98.4%,比表面积为65~74.3m<supgt;2</supgt;/g,‑45μm粒度分布百分含量为8.5~16%,符合冶金级氧化铝质量标准,同时实现了含铝原料中多种金属元素的综合利用,是一种高效、无渣的含铝原料利用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资源高效利用,具体涉及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是氧化铝生产大国,2021年我国氧化铝产量为774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4%以上。目前我国氧化铝90%以上采用拜耳法生产,拜耳法流程中,铝土矿中每1kg二氧化硅在溶出阶段至带出1kg氧化铝和0.6kg氧化钠。因此,拜耳法更适合处理铝硅比较高的铝土矿。同时,拜耳法流程存在晶种分解效率低的问题(晶种分解效率多在45%~52%)。

2、在拜耳法处理铝土矿时,需要进行预脱硅处理。随后在溶出过程中还需要额外加入矿石重量3~7%的石灰,以促进一水硬铝石的溶解,并且溶出条件较其他类型铝土矿更苛刻,溶出温度为240~260℃或者更高(280~300℃),氢氧化钠碱液浓度为180~250g/l。专利cn101054626a公布了“一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溶出方法”,溶出前先用碱液、铁酸钙、石灰对铝土矿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将分离的固体在常规拜耳法溶出。该技术消耗了大量石灰,经济成本高,流程复杂,不利于推广。

3、同时,与晶种分解过程相比,碳酸化分解的效率更高(可达90%以上)。如钮因健等提出的“一种碱溶碳分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申请号:us2014349844a1”采用了碳分工艺处理铝土矿的碱溶液相,碳分液经电解的方式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获得naoh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返回碱溶过程,nahco3返回碳分过程与co2气体共同作为碳源实现碱溶液的碳酸化分解。该工艺使用隔膜电解技术,但离子膜在高碱性情况下的使用寿命较短,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为提高铝土矿中多种有价矿物综合回收,国内相关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于谦等提出的“一种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联产氧化硅及氧化铁的方法,申请号:cn110577231a”采用酸碱联合的工艺分离提取粉煤灰中的氧化铝、氧化硅及氧化铁,取得了良好的分解效果,但该方法采用酸碱处理对设备腐蚀较大,流程较为复杂。

4、赤泥作为从含铝原料中提取氧化铝后产生的固体残渣,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堆存处理,专利cn103030160a提供了一种从拜耳法赤泥回收氧化铝和氧化钠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高分子比、高碱浓度铝酸钠溶液,可以在温和的操作条件下快速进行提铝反应,赤泥中氧化铝的回收率高达85%以上,并可有效防止乃至消除设备结疤等问题;通过实现中间产品水合铝酸钠的高效结晶过程,可以大幅度提高碱溶介质的循环效率;提铝反应中物相的彻底转变,使得回收氧化钠的反应过程可以在低温常压下进行,经过二次脱钠反应后终赤泥中氧化钠含量不高于1%,远低于拜耳法赤泥6~8%的氧化钠含量,从而可以将赤泥大比例掺杂用于制备水泥、砖及路基材料、混凝土掺合料、环境修复材料和其它填料等,有望解决赤泥的资源化利用以及潜在的环境危害等问题。该申请案采用的碱液浓度过高,对设备要求较高。同时,在溶出过程中,大部分氧化硅进入溶液,导致溶液黏度、表面张力提高,不利于后续液固分离消耗了大量石灰,经济成本高,流程复杂,不利于推广。

5、铝灰是铝电解和铝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现有的传统铝灰利用过程存在氨氮废水、酸碱废液及废渣排放的问题,避免二次污染是实现其清洁利用的瓶颈,并且铝灰处理过程中不能够实现铝灰中硅、铝、镁等多种金属元素综合利用。

6、高铝粉煤灰中氧化铝的含量接近50%,与进口铝土矿的氧化铝含量相当,是我国重要的铝土矿潜在替代资源。每年高铝粉煤灰排放超过5000万吨,累计超过存量3亿吨。从环境角度看,粉煤灰的大量堆存不仅浪费土地,而且还会对土壤、水源、大气等造成严重污染,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但从资源循环利用角度来说,高铝粉煤灰含有丰富的铝、硅资源,同时伴生钛、镓、锗、钪、钙、铁、镁等多种有价元素,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矿产”资源。高铝粉煤灰是目前我国铝土矿资源的重要补充,其利用过程广泛受到相关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相关从业者针对高铝粉煤灰的高效、高值化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碱石灰烧结法、石灰石烧结法、酸浸法、酸碱联合法等多种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

7、专利cn1927716a公开了“一种制备氧化铝的方法”,采用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为原料,经硫酸或盐酸溶解,制得硫酸铝或氯化铝溶液,去除硅杂质,再经过浓缩结晶、煅烧、碱溶除铁制备冶金级氧化铝。现有方法多采用酸或碱提取高铝粉煤灰中的氧化铝,会产生大量的酸、碱性渣,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碱法提取粉煤灰渣量大,且无法实现粉煤灰中硅、铁、钛、钙、镁、镓、锗等多种伴生金属元素综合利用的问题。

8、综上所述,现有的含铝原料处理技术并没有能够解排放大量含碱废渣排放问题,拜耳法流程晶种分解效率低,也没有对含铝废料中的其他元素进行有效的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含铝原料提取氧化铝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解决了现有铝土矿拜耳法流程含碱赤泥排放量大,分解效率低等问题;大量赤泥堆存无法处理的问题;传统铝灰利用过程存在氨氮废水、酸碱废液及废渣排放的问题;高铝粉煤灰碱法废渣排放量大,酸法无法直接制备冶金氧化铝等问题,同时实现了含铝原料中多种金属元素的综合利用,是一种高效、无渣的含铝原料利用理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造球:将含铝原料、含碳原料、粘结剂按一定比例制成球团;

5、(2)氯化:将球团加入到反应器中,含铝原料中的铝、硅、铁、钛、钙、钪、镓分别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硅、氯化铁、氯化钛、氯化钙、氯化钪、氯化镓,依据氯化物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式获得氯化铝,其他氯化物采用蒸馏方式提纯使用;

6、(3)氧化:将氯化铝进行富氧焙烧,转化为粗氧化铝和氯气,氯气返回氯化过程循环使用;

7、(4)碱溶: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粗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液;

8、(5)碳分:向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进行完全碳酸化分解,得到氢氧化铝和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铝经焙烧获得氧化铝产品;

9、(6)苛化: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熟石灰,经苛化反应得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氢氧化钠返回碱溶过程循环使用;

10、(7)煅烧:碳酸钙经煅烧分解,得到的生石灰返回苛化过程,得到的co2返回碳酸化分解过程。

11、所述的步骤1中,按质量比,含碳原料:含铝原料:粘结剂=(0.1~4):1:(0~0.10);

12、所述的步骤1中,含碳原料为焦煤、煅后石油焦、生物质碳中的一种;

13、所述的步骤1中,含铝原料为铝土矿、粉煤灰、赤泥、铝灰中的一种,其中,铝土矿主要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al2o3 40~60%,sio2 5~20%,fe2o3 15~30%,余量为酌减水、tio2及其他杂质;粉煤灰中氧化铝含量大于37%;赤泥主要成分为al2o3 20~40%,sio2 20~40%,tio2 2~5%,fe2o3 5~20%,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碳原料、含铝原料和粘结剂按质量比为,含碳原料:含铝原料:粘结剂=(0.1~4):1:(0~0.1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器为移动床反应器;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0~1400℃,反应时间为30~2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富氧焙烧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氧气流量为0.5~10L/min;富氧焙烧的焙烧温度为300~1000℃,焙烧时间10~1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80~260g/L,氢氧化钠溶液添加量按照液固比为(2~10):1,单位ml:g;碱溶反应温度为50~280℃,碱溶反应时间为30~18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CO2气体体积分数为25%~60%,碳酸化分解的分解温度为70~100℃,分解时间为1~7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熟石灰加入量以熟石灰中氧化钙计量,按摩尔比,氧化钙:碳酸化分解液相中碳酸根=(1~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煅烧操作在石灰炉中进行,煅烧温度为1000~1100℃,煅烧时间为10~1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铝原料中各主要成分经球团氯化后得到相应氯化物,铝、硅、铁、钙、钛的氯化效率达到85%以上,所得氯化铝质量分数在95%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铝焙烧制备的氧化铝回收率99%以上,氧化铝质量分数不小于98.4%,比表面积为65~74.3m2/g,-45μm粒度分布百分含量为8.5~16%,符合冶金级氧化铝质量标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碳原料、含铝原料和粘结剂按质量比为,含碳原料:含铝原料:粘结剂=(0.1~4):1:(0~0.1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器为移动床反应器;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0~1400℃,反应时间为30~2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富氧焙烧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氧气流量为0.5~10l/min;富氧焙烧的焙烧温度为300~1000℃,焙烧时间10~1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80~260g/l,氢氧化钠溶液添加量按照液固比为(2~10):1,单位ml:g;碱溶反应温度为50~280℃,碱溶反应时间为30~18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廷安吕国志王龙刘燕贺欣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