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762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4
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属于铝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解决了现有铝土矿拜耳法流程含碱赤泥排放量大,分解效率低、大量赤泥堆存无法处理、传统铝灰利用过程存在氨氮废水、酸碱废液及废渣排放、高铝粉煤灰碱法废渣排放量大,酸法无法直接制备冶金氧化铝等问题。本方法制备的氧化铝回收率99%以上,其氧化铝质量分数不小于98.4%,比表面积为65~74.3m<supgt;2</supgt;/g,‑45μm粒度分布百分含量为8.5~16%,符合冶金级氧化铝质量标准,同时实现了含铝原料中多种金属元素的综合利用,是一种高效、无渣的含铝原料利用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资源高效利用,具体涉及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是氧化铝生产大国,2021年我国氧化铝产量为774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4%以上。目前我国氧化铝90%以上采用拜耳法生产,拜耳法流程中,铝土矿中每1kg二氧化硅在溶出阶段至带出1kg氧化铝和0.6kg氧化钠。因此,拜耳法更适合处理铝硅比较高的铝土矿。同时,拜耳法流程存在晶种分解效率低的问题(晶种分解效率多在45%~52%)。

2、在拜耳法处理铝土矿时,需要进行预脱硅处理。随后在溶出过程中还需要额外加入矿石重量3~7%的石灰,以促进一水硬铝石的溶解,并且溶出条件较其他类型铝土矿更苛刻,溶出温度为240~260℃或者更高(280~300℃),氢氧化钠碱液浓度为180~250g/l。专利cn101054626a公布了“一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溶出方法”,溶出前先用碱液、铁酸钙、石灰对铝土矿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将分离的固体在常规拜耳法溶出。该技术消耗了大量石灰,经济成本高,流程复杂,不利于推广。

3、同时,与晶种分解过程相比,碳酸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碳原料、含铝原料和粘结剂按质量比为,含碳原料:含铝原料:粘结剂=(0.1~4):1:(0~0.1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器为移动床反应器;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0~1400℃,反应时间为30~2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富氧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碳原料、含铝原料和粘结剂按质量比为,含碳原料:含铝原料:粘结剂=(0.1~4):1:(0~0.1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器为移动床反应器;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0~1400℃,反应时间为30~2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富氧焙烧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氧气流量为0.5~10l/min;富氧焙烧的焙烧温度为300~1000℃,焙烧时间10~1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碱溶-全碳分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80~260g/l,氢氧化钠溶液添加量按照液固比为(2~10):1,单位ml:g;碱溶反应温度为50~280℃,碱溶反应时间为30~18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廷安吕国志王龙刘燕贺欣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