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29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2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包括后碰撞横梁、两个后碰撞横梁吸能盒、两个后保安装支架、后裙板和后地板纵梁后段;两个后碰撞横梁吸能盒分别焊接在后碰撞横梁左右两端部;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的前侧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后保安装支架在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后裙板的左右两端部在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的后端在与第三安装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后裙板、后保安装支架和后碰撞横梁吸能盒通过第四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形成四层面搭接结构。本技术的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身,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1、汽车后部结构既需要起到外观美观的作用,又需要在车子被追尾是具备很好的强度,所以车身后部装结构需要具备很高的强度。

2、如专利文献cn103935311a公开的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及后碰撞横梁的安装支架,包括竖直钣金件和水平钣金件,所述水平钣金件位于竖直钣金件的下端,与竖直钣金件联为一体,在水平钣金件上设置有保险杠安装螺母,在竖直钣金件上焊接有后碰撞横梁安装螺栓。又如专利文献cn206436961u公开的汽车后碰撞横梁的安装结构,包括后碰撞横梁及尾裙板,后碰撞横梁包括左、右支架;在左、右支架安装部开设有中心孔和安装孔,在中心孔的上侧壁上设置有挂钩,尾裙板上开设有与挂钩相对应的挂孔、与支架安装部上的安装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挂钩钩挂在挂孔内,螺栓穿过支架和尾裙板上的安装孔,将后碰撞横梁与尾裙板连接。但以上两种结构的强度均不够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在追尾场景下对强度的需求。

3、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较高的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2、第一方面,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后碰撞横梁、两个后碰撞横梁吸能盒、两个后保安装支架、后裙板和后地板纵梁后段;两个后碰撞横梁吸能盒分别焊接在后碰撞横梁左右两端部;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的前侧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后保安装支架在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后裙板的左右两端部在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的后端在与第三安装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后裙板、后保安装支架和后碰撞横梁吸能盒通过第四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形成四层面搭接结构。

3、可选地,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的前侧面上还设有预挂扣;

4、所述后保安装支架上设有与预挂扣相对应的预挂过孔;

5、所述后裙板上设有与预挂扣相对应配合的预挂孔。装配时,通过后碰撞横梁吸能盒上的预挂扣与后裙板上的预挂孔进行预固定,能够保证z向装配限位。

6、可选地,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整体呈开口朝向后碰撞横梁的u形,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通过设置在其上侧面和下侧面上的焊接翻边焊接在后碰撞横梁,采用u形的后碰撞横梁吸能盒,能够确保后碰撞横梁吸能盒具有较好的强度。

7、可选地,所述后保安装支架整体呈l形,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预挂过孔和第二安装孔均设置在第一面上。

8、可选地,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上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和一个预挂扣,且两个第一安装孔分别位于预挂扣的左右两侧。后碰撞横梁吸能盒通过两个第一安装孔与对应位置处的后保安装支架、后裙板、后地板纵梁后段进行连接,能够确保四者连接的可靠性。

9、可选地,所述后保安装支架上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孔和一个预挂过孔,且两个第二安装孔分别位于预挂过孔的左右两侧。后保安装支架通过两个第二安装孔与对应位置处的后碰撞横梁吸能盒、后裙板、后地板纵梁后段进行连接,能够确保四者连接的可靠性。

10、可选地,所述后裙板的左下部设有两个第三安装孔和一个预挂孔,且两个第三安装孔分别位于预挂孔的左右两侧;后裙板的左边通过两个第三安装孔与位于左边的后地板纵梁后段、后保安装支架和后碰撞横梁吸能盒进行连接,能够确保四者连接的可靠性。

11、所述后裙板的右下部设有两个第三安装孔和一个预挂孔,且两个第三安装孔分别位于预挂孔的左右两侧;后裙板的右边通过两个第三安装孔与位于右边的后地板纵梁后段、后保安装支架、后碰撞横梁吸能盒进行连接,能够确保四者连接的可靠性。

12、可选地,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为开口朝上的u形,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的两个侧面的后端均设有搭接翻边,每个搭接翻边上分别设有一个第四安装孔;采用u形的后地板纵梁后段,能够确保后地板纵梁后段具有较好的强度;后地板纵梁后段通过两个第四安装孔与对应位置处的后裙板、后保安装支架、后碰撞横梁吸能盒进行连接,能够确保四者连接的可靠性。

13、可选地,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的两个侧面的上端均设有加强翻边,能够进一步提高后地板纵梁后段的强度。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采用如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

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技术由后地板纵梁后段、后裙板、后保险杠安装支架、后碰撞横梁吸能盒和后碰撞横梁组成,且装配好后在连接处能够形成四层面搭接结构,四层面搭接结构能够对车身后部结构起到很好地加强作用,故具有强度高的优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在追尾场景下对车身后部结构的强度需求。

17、(2)装配时通过后碰撞横梁吸能盒上的预挂扣与后裙板上的预挂孔进行预固定,能够保证z向装配限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碰撞横梁(1)、两个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两个后保安装支架(3)、后裙板(4)和后地板纵梁后段(5);两个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分别焊接在后碰撞横梁(1)左右两端部;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的前侧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1);所述后保安装支架(3)在与第一安装孔(21)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安装孔(31);所述后裙板(4)的左右两端部在与第一安装孔(21)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三安装孔(41);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5)的后端在与第三安装孔(41)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四安装孔(51);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5)、后裙板(4)、后保安装支架(3)和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通过第四安装孔(51)、第三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31)和第一安装孔(21)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形成四层面搭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的前侧面上还设有预挂扣(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整体呈开口朝向后碰撞横梁(1)的U形,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通过设置在其上侧面(24)和下侧面(26)上的焊接翻边(25)焊接在后碰撞横梁(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安装支架(3)整体呈L形,包括第一面(33)和第二面(34),所述预挂过孔(32)和第二安装孔(31)均设置在第一面(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上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21)和一个预挂扣(22),且两个第一安装孔(21)分别位于预挂扣(22)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安装支架(3)上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孔(31)和一个预挂过孔(32),且两个第二安装孔(31)分别位于预挂过孔(32)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裙板(4)的左下部设有两个第三安装孔(41)和一个预挂孔(42),且两个第三安装孔(41)分别位于预挂孔(42)的左右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5)为开口朝上的U形,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5)的两个侧面的后端均设有搭接翻边(52),每个搭接翻边(52)上分别设有一个第四安装孔(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5)的两个侧面的上端均设有加强翻边(53)。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碰撞横梁(1)、两个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两个后保安装支架(3)、后裙板(4)和后地板纵梁后段(5);两个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分别焊接在后碰撞横梁(1)左右两端部;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的前侧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1);所述后保安装支架(3)在与第一安装孔(21)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安装孔(31);所述后裙板(4)的左右两端部在与第一安装孔(21)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三安装孔(41);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5)的后端在与第三安装孔(41)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四安装孔(51);所述后地板纵梁后段(5)、后裙板(4)、后保安装支架(3)和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通过第四安装孔(51)、第三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31)和第一安装孔(21)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形成四层面搭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的前侧面上还设有预挂扣(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整体呈开口朝向后碰撞横梁(1)的u形,所述后碰撞横梁吸能盒(2)通过设置在其上侧面(24)和下侧面(26)上的焊接翻边(25)焊接在后碰撞横梁(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方向东杨胜华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