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塔电弧放电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671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力塔电弧放电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的每个电力塔顶部设置挡板,在挡板的下方设置电弧传感器,电弧传感器将获取的电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传送给弧光检测单元,弧光检测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电弧电信号生成驱动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同时弧光检测单元记录电弧发生的时间;微处理器根据驱动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和接收到的电弧发生时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集中控制平台;弧光检测单元、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电源模块由缠绕在电力塔上的感应线圈构成。当发生电弧放电时,光亮度发生变化,弧光检测单元导通,从而微处理器可以向集中控制平台发出报警信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施的监测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监测电力塔电弧放电 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输变电线路遇到雷击、异物短路或闪络时,会出现电弧放电现象,而目前对于实时 检测电力塔的电弧放电现象,国内外均属于空白阶段。申请号为200710126774. 9,技术名称为“整流柜电弧光保护装置”的实用新 型专利申请,虽然给出了一种电弧光保护装置,但是这个适用于整流柜等封闭装置。也就是 说,该专利申请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技术启示是电弧光检测只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 下进行,而对于户外有太阳光的条件下,该装置是不能实现的。特别是对于电力塔等户外设 备发生电弧放电时,电压高,电流大,很容易将原有的电源模块或其他功能模块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时监测户外电力塔是否出现电弧放电的监测 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在输电线路的每个电力塔顶部设置挡板,在挡板的下方设置电弧传感 器,电弧传感器将获取的电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传送给弧光检测单元,弧光检测单元 根据接收到的电弧电信号生成驱动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同时弧光检测单元记录电弧发生 的时间;微处理器根据驱动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和接收到的电弧发生时间 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集中控制平台;所述的弧光检测单元、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均 与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由缠绕在电力塔上的感应线圈构成。所述的电弧传感器为光敏电阻。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为3G、GSM模块。所述的集中控制平台包括中央处理系统以及与中央处理系统相连接的报警系统。在所述的电力塔上设置电流互感器,所述的电流互感器连接过流检测单元,过流 检测单元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的弧光检测单元、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过流检测单元均位于 导电盒中,导电盒接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在电力塔下方设置挡板,挡板下方设置有电弧 传感器及弧光检测单元,由于挡板能够挡住部分太阳光,使得电弧传感器能够起作用。这样 当发生电弧放电时,光亮度发生变化,弧光检测单元导通,从而微处理器可以向集中控制平 台发出报警信息,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监控电力塔是否发生放电现象。另外,本技术中还 记录有放电的时间,便于工作人员准备判断是发生电弧放电还是其他原因。再者,本实用新 型中弧光检测单元、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过流检测单元均位于导电盒中,导电盒接地。这样保证了在发生电弧放 电的时候,电弧不会影响到导电盒内的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中判断电弧产生的波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在输电线路的每个电力塔11顶端设置挡板10,挡板 10下方设置电弧传感器1。上述的电弧传感器1可以为光敏电阻,也可以为电弧光探头。当 电弧传感器1为光敏电阻时,该光敏电阻为对电弧光波长有电阻变化反应的电阻。当发生 电弧光时,在电弧光的作用下,该光敏电阻阻值急剧下降,使得弧光检测单元2开始工作。 这样电弧传感器1可将获取的电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传送给弧光检测单元2,弧光检 测单元2根据接收到的电弧电信号生成驱动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3,同时弧光检测单元记 录电弧发生的时间;微处理器3根据驱动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和接收到的 电弧发生时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发送至集中控制平台5。其中,上述的弧光检测单元2、 微处理器3、无线通讯模块4均与电源模块6相连接,考虑到本技术所应用的地点,电 源模块6由缠绕在电力塔上的感应线圈构成,电源模块6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所熟知的技术。且上述弧光检测单元2的工作原理也为本领域普通工作人员所熟知的技 术。如图3所示,在0-、时刻或者tft时刻,此时电弧光尚未发生,所以电压一直处于 低电平状态,弧光检测单元2没有导通。而当、时刻发生时,电弧传感器1阻值急剧下降, 获取的电压值信号迅速增大,弧光检测单元2导通工作,进而后续的控制电路工作。当微处 理器3将该控制信号和接收到的电弧发生时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发送至集中控制平台5 后,其中集中控制平台5包括中央处理系统以及与中央处理系统相连接的报警系统。中央 处理系统根据电弧发生的时间,判断为电弧光发生时,及时通过报警系统发出报警,方便工 作人员抢修。上述的无线通讯模块4为3G、GSM模块,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电力塔上增设电 流互感器7,电流互感器7连接过流检测单元8,过流检测单元8与微处理器3相连接。这 样,在采集电弧光的同时可判断电流的大小,若电流过大,说明电弧光导致线路短路。另外,上述的弧光检测单元2、微处理器3、无线通讯模块4、电源模块6和过流检测 单元8均位于导电盒9中,导电盒9接地。这样保证了在发生电弧放电的时候,电弧不会影 响到导电盒内的设备。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塔电弧放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输电线路的每个电力塔顶部设置挡板(10),在挡板(10)的下方设置电弧传感器(1),电弧传感器(1)将获取的电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传送给弧光检测单元(2),弧光检测单元(2)根据接收到的电弧电信号生成驱动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3),同时弧光检测单元(2)记录电弧发生的时间;微处理器(3)根据驱动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和接收到的电弧发生时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发送至集中控制平台(5);所述的弧光检测单元(2)、微处理器(3)、无线通讯模块(4)均与电源模块(6)相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6)由缠绕在电力塔上的感应线圈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力塔电弧放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输电线路的每个电力塔顶部设置挡板(10),在挡板(10)的下方设置电弧传感器(1),电弧传感器(1)将获取的电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传送给弧光检测单元(2),弧光检测单元(2)根据接收到的电弧电信号生成驱动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3),同时弧光检测单元(2)记录电弧发生的时间;微处理器(3)根据驱动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和接收到的电弧发生时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发送至集中控制平台(5);所述的弧光检测单元(2)、微处理器(3)、无线通讯模块(4)均与电源模块(6)相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6)由缠绕在电力塔上的感应线圈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塔电弧放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弧传感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雷苗桂喜王红艳石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