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带混凝土翼板的钢管混凝土翼缘组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61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混凝土翼板的钢管混凝土翼缘组合梁,在下翼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腹板,腹板的前后表面设置有加劲肋,在腹板的上端设置有钢管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构成的钢管混凝土上翼缘,在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上端设置有混凝土上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的钢管为矩形钢管,横截面为矩形环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腹板的形状为梯形波折或正弦波形或平面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热轧工字钢、H型钢组合梁和焊接工字形钢梁组合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施工方便、自重轻、承载力大、扭转刚度大、延性好等优点,同时也是一种更能充分发挥结构钢和高性能混凝土两种材料优势的组合结构,在桥梁与结构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具体涉及到带混凝土翼板 的钢管混凝土翼缘组合梁。
技术介绍
传统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按其受力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以受弯为主的 钢_混凝土组合梁和以受压为主的钢管混凝土结构。钢_混凝土组合梁通常是指将带钢板 翼缘的普通钢梁与混凝土板组合,两者之间通过剪力连接件连接为整体的受弯构件,组合 梁具有建筑高度小、自重轻、承载力高、刚度大等优点。但普通钢_混凝土组合截面存在如 下问题第一,热轧工字钢、H型钢和焊接工字形钢梁的翼板受压时会出现局部失稳,为避 免受压翼板局部失稳,须采取构造措施改善翼板受力,这样往往导致构造复杂、施工不便; 第二,传统钢_混凝土组合梁为了使上下翼缘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发挥,须将上下翼缘的距 离拉大,腹板过高将使得腹板的稳定问题变得很突出。若腹板和受压翼缘的稳定问题成为 控制设计的主要因素时,会使设计变得不经济。钢管混凝土是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形式,因其具有良好的抗 压性能,在建筑结构的桩、柱,桥梁结构的拱肋、桥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钢管混凝土通 过钢管的套箍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而提高结构承载力,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混凝土翼板的钢管混凝土翼缘组合梁,在下翼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腹板(2),腹板(2)的前后表面设置有加劲肋(4),在腹板(2)的上端设置有钢管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构成的钢管混凝土上翼缘,其特征在于:在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1)上端设置有混凝土上翼板(5);所说的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1)的钢管为矩形钢管,横截面为矩形环状;所说的腹板(2)的形状为梯形波折或正弦波形或平面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带混凝土翼板的钢管混凝土翼缘组合梁,在下翼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腹板(2),腹板(2)的前后表面设置有加劲肋(4),在腹板(2)的上端设置有钢管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构成的钢管混凝土上翼缘,其特征在于在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1)上端设置有混凝土上翼板(5);所说的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1)的钢管为矩形钢管,横截面为矩形环状;所说的腹板(2)的形状为梯形波折或正弦波形或平面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混凝土翼板的钢管混凝土翼缘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说 的梯形波折腹板(2)的水平截面为正梯形与倒梯形首尾相互连为一体的梯形波折曲线。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混凝土翼板的钢管混凝土翼缘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说 的正梯形为正等腰梯形,倒梯形为倒等腰梯形。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混凝土翼板的钢管混凝土翼缘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说 的正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比为1 2 4,斜边与底边的夹角α为30° 45°,倒等 腰梯形与正等腰梯形的几何形状相同方向相反,波高H1取值为下翼板(3)宽度的3/10 3/5。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翟晓亮徐岳王茜王建华任更锋王继明王晓平冯林军朱经纬段兰严新江李干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