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绕机矫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08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绕机矫直装置,它包括至少三个滚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矫直滚筒(2),所述矫直滚筒(2)分别上下错开布置,相邻的上下两个矫直滚筒(2)之间形成能让线材(5)通过的矫正通道(3)且所述相邻的上下两个矫直滚筒(2)能与通过矫正通道的线材表面形成作用点,所述作用点位于一条水平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将线材拉伸矫正,避免复绕后的线材出现小圈丝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矫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复绕机矫直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成品合金线包装之前,有一个复绕程序,即是将稳定化退火完后缠绕在铁盘上 的合金线缠绕到塑料盘卷上,它只是一个转移装置,不会也不能改变合金线的物理特性,如 盘卷直径、翘距等。而通常情况下,在小拉或高速拉丝过程中,由于操作员操作疏忽或其它 原因容易出现盘卷直径小的丝,即小圈丝,线材中出现类似的小圈丝则均为不合格的产品。 而这些不合格的线材,一般情况下都只能当做废品处理,不仅造成了浪费,相应地还增加了 企业生产成本,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矫正、避免出现小圈丝, 且能提高成品率的复绕机的矫直装置。为此,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绕机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滚动连接在基板上的矫直滚筒,所述矫直滚 筒分别上下错开布置,相邻的上下两个矫直滚筒之间形成能让线材通过的矫正通道且所述 相邻的上下两个矫直滚筒能与通过矫正通道的线材表面形成作用点,所述作用点同在一条 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矫直滚筒的外表面设有与通过矫正通道的线材相配合的凹槽。优选的,所述矫直滚筒有五个。当矫直滚筒为五个时,能够形成四个与线材表面相 互挤压的作用点,而作用点都在一条直线上,就保证了线材在经过五个矫正滚筒后,线材中 的小圈丝和折曲被矫正和拉直。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多个矫直滚筒将线材拉伸矫 正,避免复绕后的线材出现小圈丝,导致产品生产率低;2、矫直滚筒外表面的凹槽能够长期 保证线材在矫直滚筒内,避免其容易出现滑移,滑落等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矫直滚筒的侧视图。图中1_基板;2-矫直滚筒;3-矫正通道;4-凹槽;5-线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 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复绕机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滚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矫直3滚筒2,其中一个矫直滚筒2与另外两个矫直滚筒2均能够形成线材5矫正通道3。本实施 例中,矫直滚筒2有五个;所述的矫直滚筒2交错排列,分别上下设置,上方设有两个,下方 设有与其配合的三个,上方的两个矫直滚筒与下方的三个矫直滚筒两两形成四个线材的矫 正通道3。所述线材5在矫直滚筒2矫正通道3中均有能够挤压线材5的作用点,上述的四 个线材的矫正通道3均有挤压线材5的作用点,该作用点同在一条水直线上。所述矫直滚 筒2的外表面设有与线材相配合的凹槽,能够保证线材5在矫直滚筒2内。所述矫直滚筒 2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工作时,将线材5穿入矫直装置,再连接在复绕机上,在复绕机转动的驱动下,线 材5便在矫直装置中向前运动。交错排列的矫直滚筒2便能够拉伸矫正线材5。上下矫直 滚筒2形成的线材5矫正通道3中,有一个能够施加挤压力的作用点,保证线材5能够起到 拉伸的效果,上述的四个线材5矫正通道便有四个作用点,该四个作用点均在同一条直线 上,便能够保证线材5在拉出矫直装置时,所拉出的线材5为直线,除去线材5的弯折和小 圈丝。在合金线复绕过程中,让小线圈丝经过矫直装置,最终复绕出来的丝就不会是小圈 了。权利要求一种复绕机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滚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矫直滚筒(2),所述矫直滚筒(2)分别上下错开布置,相邻的上下两个矫直滚筒(2)之间形成能让线材(5)通过的矫正通道(3)且所述相邻的上下两个矫直滚筒(2)能与通过矫正通道的线材表面形成作用点,所述作用点同在一条水平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绕机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滚筒的外表面设有 与通过矫正通道的线材相配合的凹槽(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绕机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滚筒有五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绕机矫直装置,它包括至少三个滚动连接在基板(1)上的矫直滚筒(2),所述矫直滚筒(2)分别上下错开布置,相邻的上下两个矫直滚筒(2)之间形成能让线材(5)通过的矫正通道(3)且所述相邻的上下两个矫直滚筒(2)能与通过矫正通道的线材表面形成作用点,所述作用点位于一条水平线上。本技术具有将线材拉伸矫正,避免复绕后的线材出现小圈丝等优点。文档编号B21F1/02GK201744593SQ201020280410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石凯, 陈继强 申请人:杭州银宇焊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强石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银宇焊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