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03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电弧焊部件,具有输出端;辊压部件包括两个可调相对间隔的辊子;锤击部件包括可上下活动的锤头;调节部件设置在电弧焊部件上,调节部件适于调节辊压部件和锤击部件相对于输出端的高度;以及控制器与调节部件、辊压部件和锤击部件分别连接,控制器适于在打印过程中实时控制锤头上下活动的幅度、频率以及力度和控制两辊子之间的间距与辊压压力。通过调节部件和控制器保证打印的位置精度,在材料沉积后对熔覆层进行侧向辊压和竖向锤击,并利用控制器实时控制复合压力的效果,能够提高成形样件的表面形貌精度,减少孔洞缺陷,同时可以细化晶粒,控制微观组织,提高样件的强度和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弧增材制造,特别涉及一种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弧增材制造是一种在更高沉积速率下提供更具经济性的金属增材方法,在大尺寸结构、平台灵活性以及低成本和高效快速成形上具有显著的优势,材料利用率可高达90%。但其成形件的表面质量以及精度较低,还存在着变形、孔隙缺陷等问题,一般需要后续与减材制造配合进行二次加工。

2、在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机械变形场是一种通过施加外力来改变材料成形结构和性能的工艺方法。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施加力的大小、方向以及施加方式,来实现高质量、高性能的金属零件制造。常见的机械变形场方法主要有轧制、锤击、锻造等,但往往是单纯的锤击或轧制,而且运动方向一般都垂直于沉积层,这会导致成形样件的各向异性较大,且难以保证样件的侧向尺寸精度及两侧表面质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能够尽可能地解决电弧增材所制备样件内部材料缺陷、微观组织粗大和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部件包括第一气压杆、连接件和成对设置的连接杆和内平行杆,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辊压部件和所述锤击部件之间,所述第一气压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调节部件上,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铰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压杆的另一端,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设置于各所述内平行杆的预设位置,各所述内平行杆的一端分别铰接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各所述内平行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各所述辊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部件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部件包括第一气压杆、连接件和成对设置的连接杆和内平行杆,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辊压部件和所述锤击部件之间,所述第一气压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调节部件上,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铰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压杆的另一端,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设置于各所述内平行杆的预设位置,各所述内平行杆的一端分别铰接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各所述内平行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各所述辊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部件包括架体,各所述辊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各所述内平行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各所述架体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锤击辊压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部件包括成对设置的外平行杆,各所述外平行杆和所述内平行杆成组设置,各组的所述外平行杆和所述内平行杆相互平行,且所述外平行杆位于所述内平行杆的外侧,所述外平行杆和所述内平行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件的同一侧上,所述外平行杆和所述内平行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架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强刘康哲刘明珍刘子彬宋长辉严仲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