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5936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包括:前前桥悬挂组件、后桥悬挂组件、提升桥控制系统;提升桥控制系统与前桥悬挂组件和后桥悬挂组件流通连接;提升桥控制系统包括蓄能器、阻尼器,蓄能器和阻尼器流通连接;前桥悬挂组件包括前桥、前油气弹簧;后桥悬挂组件包括后桥、后油气弹簧;前油气弹簧与后油气弹簧流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油气式平衡悬挂结构,相比传统钢板弹簧承载力大,故障率低;油气弹簧为变刚度,空满载刚度不同,驾乘舒适性好;可调节油气弹簧的阻尼值,利于衰减振动;提升车桥后轮胎离地,降低车辆行驶阻力,降低油耗,减少轮胎磨损;该系统没有额外设计提升结构,结构简约而合理,有效提升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矿石及土方矿用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


技术介绍

1、矿用车广泛应用于大型露天矿山运输矿石及土方。矿用车的工作环境恶劣,矿区的路况差,轮胎磨损严重,承担运输任务的矿用宽体车平均不到六个月就要更换轮胎,使用成本较高。因此,矿用宽体车对悬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并且要求结构尽量简单。

2、目前,在运输车辆中已经大范围地使用提升桥悬架系统,在车辆空载或者载荷较轻的情况下,可以将提升桥提起,减少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减少轮胎的磨损。

3、但是,现阶段常见的提升桥的升降操作均是通过控制气囊充放气实现,实际受气囊承载力的限制,这种提升桥气囊结构难以在矿用车上应用。

4、综上所述,当前亟需优化设计矿用车的提升桥悬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难点和痛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采用油气弹簧结构,提高提升桥的承载力;不额外增加提升机构,利用油气弹簧自身结构,简化结构工艺;提升车桥后轮胎离地,从而降低车辆行驶阻力,降低油耗,同时减少轮胎磨损,提升车辆稳定性和舒适性。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包括:

3、前桥悬挂组件、后桥悬挂组件、提升桥控制系统;所述提升桥控制系统与所述前桥悬挂组件和所述后桥悬挂组件流通连接;

4、所述提升桥控制系统安装设置在车架上,所述提升桥控制系统包括:蓄能器、阻尼器,所述蓄能器和阻尼器通过管路流通连接;

5、所述前桥悬挂组件包括:前桥、前油气弹簧,所述前油气弹簧连接在所述前桥和车架之间;所述后桥悬挂组件包括:后桥、后油气弹簧,所述后油气弹簧连接在所述后桥和车架之间;所述前油气弹簧与所述后油气弹簧通过管路流通连接。

6、车辆下跳时,所述前油气弹簧和后油气弹簧压缩,前油气弹簧、后油气弹簧内的液压油通过管路进入蓄能器;

7、车辆上跳时,前油气弹簧和后油气弹簧拉伸,所述蓄能器内的液压油通过管路进入阻尼器,再从阻尼器进入前油气弹簧和后油气弹簧,从而实现减振和衰减振动的目的。

8、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桥控制系统还包括:提升蓄能器、换向阀一、油泵、开关阀、换向阀二,所述油泵与所述换向阀一流通连接,所述换向阀二与所述提升蓄能器流通连接;所述提升蓄能器与所述前油气弹簧流通连接;所述开关阀与所述油泵电性连接。

9、进一步地,当所述前桥压缩、后桥拉伸时,所述前油气弹簧的液压油通过管路进入到所述后油气弹簧,达到前桥和后桥平衡载荷。

10、进一步地,所述前油气弹簧的下部铰接连接在所述前桥上,所述前油气弹簧的上部铰接连接在车架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后油气弹簧的下部铰接连接在所述后桥上,所述后油气弹簧的上部铰接连接在车架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前桥通过拉杆和前横拉杆连接到车架1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后桥通过后横拉杆和a型架连接到车架1上。

14、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桥控制系统还包括:溢流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油泵的输出端,用于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所述溢流阀设置在所述单向阀的后端,在压力大于额定值的条件下开启溢流阀,防止油液泄漏或破坏系统的密封性能。

15、车桥提升时,控制换向阀一的pb口连通,换向阀二的pa口连通,从而使前油气弹簧与蓄能器和后油气弹簧分开。开关阀的ab口断开,油泵开始工作,将液压油注入前油气弹簧的有杆腔内,使油气弹簧压缩,压出的液压油进入提升蓄能器内,前油气弹簧压缩带动前桥上移,达到提升车桥的目的。

16、车桥落下时,控制开关阀的ab口连通,提升蓄能器内的液压油压缩,前油气弹簧拉伸,前油气弹簧带动前桥下移,达到落下车桥的目的。蓄能器内的液压油全部排除后,开关阀的ab口断开,控制换向阀一的pa口连通,换向阀二的pb口连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专利技术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采用油气式平衡悬挂结构,相比传统的钢板弹簧承载力大,降低了故障率;采用的油气弹簧为变刚度,空满载刚度不同,具有优良的驾乘舒适性好;可调节油气弹簧的阻尼值,利于衰减振动;提升车桥后轮胎离地,降低了车辆行驶阻力,降低了油耗,同时减少了轮胎磨损,空载状态时可降低油耗约5%,减少轮胎磨损约5%;并且,该油气平衡悬挂系统没有额外设计提升结构,利用油气弹簧自身的结构,整体性强,结构简约而合理,有效提升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桥悬挂组件、后桥悬挂组件、提升桥控制系统;所述提升桥控制系统与所述前桥悬挂组件和所述后桥悬挂组件流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桥控制系统还包括:提升蓄能器、换向阀一、油泵、开关阀、换向阀二,所述油泵与所述换向阀一流通连接,所述换向阀二与所述提升蓄能器流通连接;所述提升蓄能器与所述前油气弹簧流通连接;所述开关阀与所述油泵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前桥压缩、后桥拉伸时,所述前油气弹簧的液压油通过管路进入到所述后油气弹簧,达到前桥和后桥平衡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油气弹簧的下部铰接连接在所述前桥上,所述前油气弹簧的上部铰接连接在车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油气弹簧的下部铰接连接在所述后桥上,所述后油气弹簧的上部铰接连接在车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通过拉杆和前横拉杆连接到车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通过后横拉杆和A型架连接到车架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桥控制系统还包括:溢流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油泵的输出端,用于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所述溢流阀设置在所述单向阀的后端,在压力大于额定值的条件下开启溢流阀,防止油液泄漏或破坏系统的密封性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桥悬挂组件、后桥悬挂组件、提升桥控制系统;所述提升桥控制系统与所述前桥悬挂组件和所述后桥悬挂组件流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桥控制系统还包括:提升蓄能器、换向阀一、油泵、开关阀、换向阀二,所述油泵与所述换向阀一流通连接,所述换向阀二与所述提升蓄能器流通连接;所述提升蓄能器与所述前油气弹簧流通连接;所述开关阀与所述油泵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前桥压缩、后桥拉伸时,所述前油气弹簧的液压油通过管路进入到所述后油气弹簧,达到前桥和后桥平衡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车桥的油气平衡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油气弹簧的下部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龙周懿蒋作乾李学山邢月鹏王超时少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铱钼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