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574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包括上模支架、下模支架和注塑机构,所述下模支架的上端设有下模托板,所述下模托板上设有转盘和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均设有随转盘转动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支架上设有上模安装板,所述上模安装板的下端设有上模组件,所述上模支架设于下模托板的外侧,并且所述下模托板的外沿与上模支架之间设有供待注塑产品的尾部通过的让位空间,当下模组件随转盘转动到上模组件的正下方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下模支架的承压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待注塑产品尾部的自由活动,避免因刮碰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况,提高注塑机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


技术介绍

1、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立式注塑机一般通过在机座的中心以及四周设置立柱,注塑机构安装在立柱上,通过气缸等驱动装置将注塑机构中的注塑头向下移动到机座上的下模组件内,对下模组件中的待注塑产品进行注塑。

2、目前的下模组件多数设有多个,通过机座上的转盘来对下模组件进行旋转切换,待注塑产品通常会有伸出下模组件外侧的尾部,由于转盘的四周设有立柱,当部分待注塑产品的尾部过长时,旋转过程中容易被机座四周的立柱阻碍,导致无法转动,通用性不够强,适用范围不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转盘的周侧无阻碍物,可以适用不同类别的待注塑产品,适用范围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包括上模支架、下模支架和注塑机构,所述下模支架的上端设有下模托板,所述下模托板上设有转盘和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均设有随转盘转动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支架上设有上模安装板,所述注塑机构设于上模安装板上,所述上模安装板的下端设有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位于下模组件的上方,所述上模支架设于下模托板的外侧,并且所述下模托板的外沿与上模支架之间设有供待注塑产品的尾部通过的让位空间,当下模组件随转盘转动到上模组件的正下方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下模支架的承压部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将上模支架设于下模托板的外侧,并在下模托板的外沿与上模支架之间设置供待注塑产品的尾部通过的让位空间,从而使得待注塑产品在随转盘转动时尾部可在让位空间内自由活动,避免因刮碰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况,提高注塑机的通用性;通过使下模支架的承压部位于上模组件的正下方,从而在合模时可通过下模支架对下模托板进行更好地支撑,避免上模组件下压时因局部受力导致下模托板倾斜的情况,提高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产品的注塑成型质量。

4、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托板或转盘的外沿与上模支架的最近距离为10~2000mm。

5、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托板的上表面与让位空间的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大于100mm。

6、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让位空间的最低点到上模支架最下端的距离小于3000mm。

7、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组件靠近下模托板边沿的一侧与下模托板边沿的水平距离小于1000mm。

8、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组件与上模组件合模时形成多个与待注塑产品对应的成型腔。

9、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中心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下模托板的上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齿轮,所述转盘的周侧设有齿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齿圈的配合驱动转盘绕转轴转动。

10、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托板上还设有用于限位转盘转动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上模支架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上模安装板上下活动的上模合模驱动机构,所述上模合模驱动机构可以是气缸、油缸、电动缸中的一种。

11、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支架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横板和下横板,所述上模合模驱动机构设于上横板的伸出端,所述下模支架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立板和连接于两块第二立板上端的支撑板,所述下模托板安装于支撑板的上端,两块第二立板分别通过下横板与对应的第一立板一体成型连接。

12、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底板,所述上模支架包括平行设于底板上的立柱和固定设于立柱上端的顶板,所述上模安装板滑动安装于底板与顶板之间,所述上模合模驱动机构设于顶板上,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供注塑机构活动的让位通孔,所述下模支架为设于底板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直径小于下模托板的直径,所述支撑柱的承压部位于上模安装板的正下方,所述下模托板的下端设于支撑柱的上端。

13、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将上模支架设于下模托板的外侧,并在下模托板的外沿与上模支架之间设置供待注塑产品的尾部通过的让位空间,从而使得待注塑产品在随转盘转动时尾部可在让位空间内自由活动,避免因刮碰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况,可以适用不同长度类型的待注塑产品,不会像传统的立式注塑机一样,四周存在立柱的阻挡,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15、2、通过使下模支架的承压部位于上模组件的正下方,从而在合模时可通过下模支架对下模托板进行更好地支撑,避免上模组件下压时因局部受力导致下模托板倾斜的情况,提高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产品的注塑成型质量;

16、3、转盘设有多个用于放置下模组件的安装位,通过设置多个安装位,可以安装多个下模组件,从而提高注塑机的注塑效率。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包括上模支架、下模支架和注塑机构,所述下模支架的上端设有下模托板,所述下模托板上设有转盘和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均设有随转盘转动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支架上设有上模安装板,所述注塑机构设于上模安装板上,所述上模安装板的下端设有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位于下模组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支架设于下模托板的外侧,并且所述下模托板的外沿与上模支架之间设有供待注塑产品的尾部通过的让位空间,当下模组件随转盘转动到上模组件的正下方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下模支架的承压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托板或转盘的外沿与上模支架的最近距离为10~2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托板的上表面与让位空间的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大于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空间的最低点到上模支架最下端的距离小于3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靠近下模托板边沿的一侧与下模托板边沿的水平距离小于1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与上模组件合模时形成多个与待注塑产品对应的成型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中心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下模托板的上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齿轮,所述转盘的周侧设有齿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齿圈的配合驱动转盘绕转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托板上还设有用于限位转盘转动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上模支架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上模安装板上下活动的上模合模驱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支架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横板和下横板,所述上模合模驱动机构设于上横板的伸出端,所述下模支架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立板和连接于两块第二立板上端的支撑板,所述下模托板安装于支撑板的上端,两块第二立板分别通过下横板与对应的第一立板一体成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板,所述上模支架包括平行设于底板上的立柱和固定设于立柱上端的顶板,所述上模安装板滑动安装于底板与顶板之间,所述上模合模驱动机构设于顶板上,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供注塑机构活动的让位通孔,所述下模支架为设于底板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承压部位于上模安装板的正下方,所述下模托板的下端设于支撑柱的上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包括上模支架、下模支架和注塑机构,所述下模支架的上端设有下模托板,所述下模托板上设有转盘和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均设有随转盘转动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支架上设有上模安装板,所述注塑机构设于上模安装板上,所述上模安装板的下端设有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位于下模组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支架设于下模托板的外侧,并且所述下模托板的外沿与上模支架之间设有供待注塑产品的尾部通过的让位空间,当下模组件随转盘转动到上模组件的正下方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下模支架的承压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托板或转盘的外沿与上模支架的最近距离为10~2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托板的上表面与让位空间的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大于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空间的最低点到上模支架最下端的距离小于3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靠近下模托板边沿的一侧与下模托板边沿的水平距离小于1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无障碍立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与上模组件合模时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邦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嘉兴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