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496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衬底、缓冲层、第一uGaN层、第一应力释放层、第二uGaN层、第二应力释放层、第三uGaN层、nGaN层、第三应力释放层、多量子阱发光层、低温P型GaN层、电子阻挡层、高温P型GaN层、P型GaN接触层和ITO透明导电薄膜层,还包括穿过所述ITO透明导电薄膜层与所述P型GaN接触层相接的P‑Pad,以及与nGaN层的露出部分相接的N‑Pad。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提升了GaN外延整体的垒晶质量,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应力释放问题,获得了一种高质量的红黄InGaN基LED外延垒晶薄膜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特别是一种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


技术介绍

1、当前主流的红黄光led外延材质是采用gaas(砷化镓)材料为基础的四元半导体。这种材料在led产业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在mini和micro等微led(mled)产品和应用的快速发展背景下,该材料面临着一些挑战。

2、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红光led芯片使用的gaas材料与蓝绿led芯片采用的gan(氮化镓)材料之间的匹配性。这两种材料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存在差异,使得在同一芯片或同一系统中集成多种颜色的led时面临难度。此外,由于gaas材料芯片制程的复杂性,导致了制造过程中的良率偏低,进一步影响了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

3、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行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关注ingan(铟镓氮)材料基的红黄外延垒晶技术。ingan材料不仅具有与gan良好的兼容性,还有望提高材料和器件的一致性和良率。通过采用先进的生长技术和精密的制程控制,ingan材料能够为实现更高效、更可靠且色彩更丰富的led产品提供有力支持。

4、ingan基红黄led外延垒晶技术,在光电子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诸多限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当尝试调整波长段至580nm或620nm以上区间时,该技术的局限性尤为明显。

5、为了达到这样的波长段,需要实现非常高的in掺杂浓度。然而,高浓度的in掺杂不仅会导致晶格质量的严重下降,使得晶体结构不稳定,还会引起载流子能带的严重扭曲。这种扭曲会导致能带结构不规则,使得电子在晶体中的运动受到阻碍,从而影响了led的发光效率。同时,由于这些物理现象的限制,in的实际掺杂浓度往往无法达到理论所需的水准,这进一步加剧了技术实现的难度。

6、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需要从改善gan外延整体的垒晶质量入手。通过优化生长条件、改进生长方法等方式,可以提高晶体的结晶质量,减少缺陷和位错,从而增强材料的稳定性。此外,释放应力也是关键步骤之一。在材料生长过程中,由于晶格失配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应力,这些应力会严重影响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因此,采取有效的应力释放措施,如采用适当的热处理或引入应力释放层等,对于提高ingan基led外延垒晶薄膜层的质量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设计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衬底、缓冲层、第一ugan(超宽禁带氮化镓)层、第一应力释放层、第二ugan层、第二应力释放层、第三ugan层、ngan(窄禁带氮化镓)层、第三应力释放层、多量子阱发光层、低温p型gan(lt-pgan)层、电子阻挡层、高温p型gan(ht-pgan)层、p型gan接触层和ito透明导电薄膜层,还包括穿过所述ito透明导电薄膜层与所述p型gan接触层相接的p-pad,以及与ngan层的露出部分相接的n-pad。

3、具体地,所述衬底为蓝宝石图形化衬底。

4、具体地,所述缓冲层包括两层,即下层的aln材料缓冲薄膜层和和上层的gan材料缓冲薄膜层;

5、优选地,aln材料缓冲薄膜层厚度在15-30nm区间;gan材料缓冲薄膜层10-30nm区间。

6、具体地,所述第一ugan层为非掺杂ugan层,包括填平衬底图形高度的3d粗化层和使得gan薄膜表面平整的覆盖层;综合厚度在2.5-3.5μm区间;

7、具体地,所述第一应力释放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aln层、algan层和ingan层循环结构,所述ingan层具有微型孔隙结构;

8、优选地,所述第一应力释放层中aln层、algan层和ingan层的厚度范围分别为5-15nm、5-10nm、2-4nm;

9、优选地,所述第一应力释放层包括3-20组循环结构。

10、具体地,所述第二ugan层的厚度在0.5-1.5μm区间。

11、具体地,所述第二应力释放层包括下层ingan层和上层gan层的循环结构,所述ingan层具有微型孔隙结构;

12、优选地,所述ingan层和gan层厚度范围分别为2-5nm和3-5nm;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应力释放层包括3-6组循环结构。

14、具体地,所述第三ugan层厚度在1.0-2.0μm区间。

15、具体地,所述ngan层为n型gan层循环结构,所述n型gan层为掺杂si的n型gan层,循环结构为gan(si)/ingan(si),其单循环厚度控制在0.1-0.5μm,in掺杂浓度控制在5e18-5e19atm/cm3,循环数控制在5-10,整体厚度控制在1.0-2.5μm范围。

16、具体地,所述第三应力释放层为低si掺杂的barrier和低in掺杂的well超晶格结构,其中barrier中si掺杂的范围为5e17-5e18 atm/cm3,well中in掺杂的范围为1e18-1e19atm/cm3。

17、具体地,所述多量子阱发光层包括5-10个ingan基阱结构,厚度在3-5nm,in掺杂浓度在15%-20%;

18、所述ingan基阱结构上层为厚度在1-3nm的aln层;

19、所述ingan基阱结构下层为厚度在0.5-1.5nm的inn层,或者厚度在8-10nm的algan阻障层,al采用渐变掺杂方式,其掺杂浓度从下到上从5%渐变至0%;下层为algan阻障层的ingan基阱结构位于下层为inn层的ingan基阱结构上方;

20、所述inn层下方设置algan阻障层,si掺杂浓度在5e17-1e18atm/cm3,al采用渐变掺杂方式,其掺杂浓度从下到上从5%渐变至0%;位于中间的的algan阻障层厚度在10-12nm,位于最下方的algan阻障层厚度在11-13nm;

21、所述多量子阱发光层还包括最上层的厚度在8-10nm的algan阻障层,al采用渐变掺杂方式,其掺杂浓度从下到上从5%渐变至0%。

22、具体地,所述低温p型gan层厚度范围在15-30nm区间,其中mg掺杂浓度为5e19-1e21 atm/cm3,in掺杂浓度为1e18-1e19 atm/cm3,al掺杂浓度为1e18-5e18 atm/cm3。

23、具体地,所述电子阻挡层厚度为20-40nm,al掺杂采用渐变方式,其掺杂浓度从下到上从1e21 atm/cm3渐变至1e19 atm/cm3。

24、具体地,所述高温p型gan层厚度为15-30nm,mg掺杂浓度为1e20 atm/cm3-1e21atm/cm3。

25、具体地,所述p型gan接触层厚度为5-10nm,mg掺杂浓度为1e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衬底、缓冲层、第一uGaN层、第一应力释放层、第二uGaN层、第二应力释放层、第三uGaN层、nGaN层、第三应力释放层、多量子阱发光层、低温P型GaN层、电子阻挡层、高温P型GaN层、P型GaN接触层和ITO透明导电薄膜层,还包括穿过所述ITO透明导电薄膜层与所述P型GaN接触层相接的P-Pad,以及与nGaN层的露出部分相接的N-Pa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蓝宝石图形化衬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包括两层,即下层的AlN材料缓冲薄膜层和和上层的GaN材料缓冲薄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AlN材料缓冲薄膜层厚度在15-30nm区间;GaN材料缓冲薄膜层10-30nm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GaN层包括填平衬底图形高度的3D粗化层和使得GaN薄膜表面平整的覆盖层;综合厚度在2.5-3.5μm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释放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AlN层、AlGaN层和InGaN层循环结构,所述InGaN层具有微型孔隙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释放层中AlN层、AlGaN层和InGaN层的厚度范围分别为5-15nm、5-10nm、2-4n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释放层包括3-20组循环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GaN层的厚度在0.5-1.5μm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力释放层包括下层InGaN层和上层GaN层的循环结构,所述InGaN层具有微型孔隙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N层和GaN层厚度范围分别为2-5nm和3-5n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力释放层包括3-6组循环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uGaN层厚度在1.0-2.0μm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GaN层为N型GaN层循环结构,所述N型GaN层为掺杂Si的N型GaN层,循环结构为GaN(Si)/InGaN(Si),其单循环厚度控制在0.1-0.5μm,In掺杂浓度控制在5E18-5E19atm/cm3,循环数控制在5-10,整体厚度控制在1.0-2.5μm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应力释放层为低Si掺杂的Barrier和低In掺杂的Well超晶格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发光层包括5-10个InGaN基阱结构,厚度在3-5nm,In掺杂浓度在15%-2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N基阱结构上层为厚度在1-3nm的AlN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N基阱结构下层为厚度在0.5-1.5nm的InN层,或者厚度在8-10nm的AlGaN阻障层,Al采用渐变掺杂方式,其掺杂浓度从下到上从5%渐变至0%;下层为AlGaN阻障层的InGaN基阱结构位于下层为InN层的InGaN基阱结构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nN层下方设置AlGaN阻障层,Si掺杂浓度在5E17-1E18atm/cm3,Al采用渐变掺杂方式,其掺杂浓度从下到上从5%渐变至0%;位于中间的的AlGaN阻障层厚度在10-12nm,位于最下方的AlGaN阻障层厚度在11-13nm。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InGaN基红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衬底、缓冲层、第一ugan层、第一应力释放层、第二ugan层、第二应力释放层、第三ugan层、ngan层、第三应力释放层、多量子阱发光层、低温p型gan层、电子阻挡层、高温p型gan层、p型gan接触层和ito透明导电薄膜层,还包括穿过所述ito透明导电薄膜层与所述p型gan接触层相接的p-pad,以及与ngan层的露出部分相接的n-pa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蓝宝石图形化衬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包括两层,即下层的aln材料缓冲薄膜层和和上层的gan材料缓冲薄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aln材料缓冲薄膜层厚度在15-30nm区间;gan材料缓冲薄膜层10-30nm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gan层包括填平衬底图形高度的3d粗化层和使得gan薄膜表面平整的覆盖层;综合厚度在2.5-3.5μm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释放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aln层、algan层和ingan层循环结构,所述ingan层具有微型孔隙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释放层中aln层、algan层和ingan层的厚度范围分别为5-15nm、5-10nm、2-4n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释放层包括3-20组循环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gan层的厚度在0.5-1.5μm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力释放层包括下层ingan层和上层gan层的循环结构,所述ingan层具有微型孔隙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n层和gan层厚度范围分别为2-5nm和3-5nm。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力释放层包括3-6组循环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ugan层厚度在1.0-2.0μm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n基红黄光led外延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gan层为n型gan层循环结构,所述n型gan层为掺杂si的n型gan层,循环结构为gan(si)/ingan(s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汉赵丽霞徐洋洋程虎王文君苑树伟黎国昌徐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