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在干膜中的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在干膜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93387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在干膜中的应用,包括取反应单体、混合溶剂置于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升温第一温度;取部分引发剂溶解于稀释溶剂中,缓慢滴入反应容器,保温第一时间;取剩余引发剂与链转移剂溶解于稀释溶剂中,加入至反应容器中,保温第二时间;反应结束后,降温至第二温度,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稀释溶剂,搅拌第三时间,得到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反应单体为丙烯酸酯类物质,根据Vogel经验公式计算聚合物的折光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和PET的折射率相近,曝光机的光源二次偏折基本不会出现,干膜形成的线路,解析度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树脂领域,涉及丙烯酸树脂,尤其涉及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在干膜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干膜的制备是将干膜胶液涂布在pet上,烘干,复合pe膜,收卷而成。其中干膜胶液的制备是将丙烯酸树脂、光聚合单体、光引发剂、其他助剂混合搅拌均匀而成。干膜的重要特性在于解析和附着力,其性能和丙烯酸树酯有很大关系。

2、干膜使用时,将pe膜撕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干膜压合在铜板上面,然后经过曝光、显影、蚀刻等工序得到。

3、然而,对于厚度在35μm以上的干膜,在曝光的时候,光源需要进过pet折射,在进入到胶层,当pet和胶层的折射率不一致时,出现第二次折射,会导致干膜的解析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在干膜中的应用,由于干膜使用的pet厚度和折射率已确定(折射率在1.65),通过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丙烯酸树脂配方,使其折射率在1.65左右,和pet的折射率相当。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取反应单体、混合溶剂置于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升温第一温度;

5、2)取部分引发剂溶解于稀释溶剂中,缓慢滴入反应容器,保温第一时间;

6、3)取剩余引发剂与链转移剂溶解于稀释溶剂中,加入至反应容器中,保温第二时间;

7、4)反应结束后,降温至第二温度,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稀释溶剂,搅拌第三时间,得到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

8、其中,反应单体为丙烯酸酯类物质,根据vogel经验公式计算聚合物的折光率。

9、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干膜使用的pet厚度和折射率已确定(折射率在1.65),通过设计丙烯酸树脂的配方,根据vogel经验公式计算聚合物的折光率,最终合成的树脂用折光率测试仪实际测试,调整树脂的配方,最终选定折光率在1.65左右的树脂配方,和pet的折射率相当。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苄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的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反应单体中,各原料依次为25-35份甲基丙烯酸、35-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1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15份苄基丙烯酸酯与10-25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合溶剂为乙酸乙酯、丙酮与异丙醇的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混合溶剂中,各原料依次为45-55份乙酸乙酯,25-35份丙酮与15-25份异丙醇。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与偶氮二异庚腈的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引发剂中各原料依次为0.1-1份偶氮二异丁腈与0.1-1份偶氮二异庚腈。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链转移剂为12烷基硫醇,按重量份数计,加入链转移剂0.5-1份。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中,保温的第一温度为70-85℃;步骤2)中,滴入反应容器的时间为115-125min,保温的第一时间为55-65min;步骤3)中,保温的第二时间为170-190min。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4)中,保温的第二温度为45-55℃,搅拌的第三时间为110-130min。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稀释溶剂为乙酸乙酯;步骤2)中加入一半的引发剂溶解于20份乙酸乙酯中;步骤3)中将剩余的另一半引发剂溶解于10份乙酸乙酯中;步骤4)中,将20份的乙酸乙酯加入至反应容器中。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通过上述的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为1.55-1.7。

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在干膜中的应用,所述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与干膜制备时的pet层的折射率相近或相同。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和pet的折射率相近,曝光机的光源二次偏折基本不会出现,干膜形成的线路,解析度更好。

21、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制备的干膜可用于制备高解析精密线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苄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的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反应单体中,各原料依次为25-35份甲基丙烯酸、35-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1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15份苄基丙烯酸酯与10-25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为乙酸乙酯、丙酮与异丙醇的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混合溶剂中,各原料依次为45-55份乙酸乙酯,25-35份丙酮与15-25份异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与偶氮二异庚腈的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引发剂中各原料依次为0.1-1份偶氮二异丁腈与0.1-1份偶氮二异庚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剂为12烷基硫醇,按重量份数计,加入链转移剂0.5-1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保温的第一温度为70-85℃;步骤2)中,滴入反应容器的时间为115-125min,保温的第一时间为55-65min;步骤3)中,保温的第二时间为170-19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保温的第二温度为45-55℃,搅拌的第三时间为110-1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溶剂为乙酸乙酯;步骤2)中加入一半的引发剂溶解于20份乙酸乙酯中;步骤3)中将剩余的另一半引发剂溶解于10份乙酸乙酯中;步骤4)中,将20份的乙酸乙酯加入至反应容器中。

9.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为1.55-1.7。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在干膜中的应用,所述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折射率与干膜制备时的PET层的折射率相近或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苄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的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反应单体中,各原料依次为25-35份甲基丙烯酸、35-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1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15份苄基丙烯酸酯与10-25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为乙酸乙酯、丙酮与异丙醇的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混合溶剂中,各原料依次为45-55份乙酸乙酯,25-35份丙酮与15-25份异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与偶氮二异庚腈的混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引发剂中各原料依次为0.1-1份偶氮二异丁腈与0.1-1份偶氮二异庚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折射率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剂为12烷基硫醇,按重量份数计,加入链转移剂0.5-1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叔福郑伟李宝成吴雅刘利伟王加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铭天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