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单体及包括该电芯单体的电池、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92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1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芯单体及包括该电芯单体的电池、车辆,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热,导致电池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的同时,电化学性能也无法充分的发挥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技术的电芯单体,包括壳体,以及在壳体内设置的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和第三电极单元,第一电极单元包括第一活性物质,第二电极单元包括第二活性物质,第三电极单元包括第三活性物质,第一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大于第二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第三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大于第二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通过这样的设置,使电芯单体能够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电化学性能,提升电池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提供一种电芯单体及包括该电芯单体的电池、车辆


技术介绍

1、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电池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各种电器设备或者充放电设备中均不能缺少电池的使用。

2、以车辆为例,电池被应用到车辆中,能够作为车辆的动力来源,然而,现有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热,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因电池内部温度相对较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同时,采用单一活性组分的电芯体系往往因为每种不同活性物质的特性而存在不能同时兼顾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的情况。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解决现有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热造成电芯内部温度高而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因采用单一活性材料组分无法兼顾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单体,所述电芯单体包括壳体,以及在所述壳体内沿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和第三电极单元,所述第一方向为沿所述壳体的中心区域向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体包括壳体,以及在所述壳体内沿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和第三电极单元,所述第一方向为沿所述壳体的中心区域向所述壳体的表面延伸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为D1,所述第二电极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为D2,D1>D2,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三电极单元按照所述第三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三电极单元的顺序层叠设置,和/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体包括壳体,以及在所述壳体内沿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和第三电极单元,所述第一方向为沿所述壳体的中心区域向所述壳体的表面延伸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为d1,所述第二电极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为d2,d1>d2,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三电极单元按照所述第三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三电极单元的顺序层叠设置,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为卷绕结构,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为围绕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卷绕形成的卷绕结构,所述第三电极单元为围绕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卷绕形成的卷绕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设置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电极单元设置有第二极耳,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庆智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