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雷达支架及雷达安装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雷达支架及雷达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51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达支架及雷达安装结构,其中雷达支架,包括底板、顶板、滑导杆,所述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相对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雷达本体,所述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相对活动连接在底板与顶板之间;雷达安装结构包括雷达本体,所述雷达本体的前端边缘分别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雷达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限宽槽,所述雷达本体的两侧棱边均开设有侧导槽,所述雷达本体的后端中部开设有限位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简化了安装流程,减少了维护成本的雷达支架及雷达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配件,具体的说是一种雷达支架及雷达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雷达技术在车辆安全系统中的广泛应用,雷达装置的稳定安装变得尤为重要。车载雷达系统通常负责监测周围环境并为车辆提供必要的安全辅助功能,如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以及碰撞预防等。因此,保持雷达的正确定位和功能完整性对于整个汽车安全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2、在传统的雷达支架设计中,虽然已经采用了多种安装方式来固定雷达装置,如螺栓、焊接或扣接方式,但这些方式往往无法充分解决由于车辆行驶中路面不平造成的振动和冲击问题。一旦雷达装置受到过大的震动,其内部组件可能会移位或损坏,从而导致雷达系统的性能衰减,甚至失效。

3、现有技术中的雷达支架通常缺乏有效的防震结构,使得雷达装置在受到剧烈振动时容易产生位移或对装置内部电路造成损伤。此外,传统支架在安装和拆卸时往往需要多个步骤,或需要使用特殊工具,这不仅增加了安装和维护的复杂性,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更换雷达装置可能会受到限制。

4、由于雷达系统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雷达支架与安装结构已难以满足现代车辆对防震性能的高标准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雷达支架及雷达安装结构,它能够提供更优越的防震性能,保障雷达设备在各种复杂路况下均能保持稳定运行,确保车辆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简化了安装流程,减少了维护成本的雷达支架及雷达安装结构。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雷达支架,包括底板、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顶板、滑导杆,所述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相对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雷达本体,所述第一安装架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侧导架,所述第一侧导架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导孔,所述第一滑导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导杆,所述滑导杆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四角边缘位置,所述底板与第一侧导架之间的滑导杆上滑套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安装架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侧导架,所述第二侧导架上开设有第二滑导孔,所述第二滑导孔分别与第一滑导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滑导孔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导杆上,所述顶板的四角边缘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孔,所述滑导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出滑槽孔后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所述顶板与第二侧导架之间的滑导杆上滑套连接有第二弹簧,在本专利技术中,底板与顶板之间通过滑导杆相对固定连接,滑导杆上的第一侧导架与第二侧导架均可以上下相对滑动,另外,第一弹簧与第一侧导架相抵触,第二弹簧与第二侧导架相抵触,通过两组弹簧的相对作用力,使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相对活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以消减行驶产生震动对雷达本体的影响,蝶形螺母配合螺纹杆,可以方便快捷的对本装置实现拆卸或安装。

3、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前端槽口处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弹性卡舌,所述第一安装槽底部两侧边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侧导条,所述第一侧导条上端的槽口内侧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

4、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相互形成为容纳腔,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前端槽口处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卡舌,所述第二安装槽底部两侧边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侧导条,所述第二侧导条下端的槽口内侧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条。

5、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的后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

6、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开设有贯穿第一安装架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开设有贯穿第二安装架的第二散热孔。

7、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一安装架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均贯穿有限位导孔,所述限位杆分别滑动连接在限位导孔内。

8、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四角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围边,所述顶板的四角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围边。

9、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两侧以及后端的中部边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直角脚板,所述底板侧边与直角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加强筋,所述底板底面与直角脚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加强筋。

10、一种雷达安装结构,包括权利要求中的一种雷达支架,所述雷达本体的前端边缘分别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弹性卡舌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导向块,所述第一斜面导向块分别与第一卡槽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卡舌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导向块,所述第二斜面导向块与第二卡槽卡扣连接,所述雷达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限宽槽,所述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分别滑动连接在限宽槽内,且所述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均抵触连接在限宽槽的两侧边缘,所述雷达本体的两侧棱边均开设有侧导槽,所述第一侧导条与第二侧导条分别滑动连接在侧导槽内,所述雷达本体的后端中部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块均插接连接在限位凹槽内。

11、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的端部均设置为斜面结构,且所述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均为弹性材质。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1.增强的防震稳定性:通过独特的限位机制和防震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雷达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分散来自车辆运行的振动,减少雷达装置因振动引起的微小位移,确保雷达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14、2.简化的安装过程:本专利技术的雷达支架和安装结构设计允许快速、一步到位的安装,显著减少了安装复杂性和时间,卡扣连接方式的采用,使得安装和拆卸过程无需特殊工具,便于维护和紧急更换;

15、3.减少了维护成本: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更高的安装方式,可以减少雷达系统因振动或冲击导致的故障率,进而降低了维护和修理的频率及成本;

16、4.增强的安全性能:由于雷达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车辆安全系统的响应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更为稳定和可靠的安装方案,从而提高了整个车辆安全系统的效能,为乘员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17、总的来说,本专利技术的雷达支架及雷达安装结构不仅提高了雷达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简化了安装流程,减少了维护成本,并且提升了整个车辆安全系统的性能,体现了在车辆运行安全领域的创新进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支架,包括底板(101)、第一安装架(102)、第二安装架(103)、顶板(104)、滑导杆(105)、第一弹簧(106)、第二弹簧(107)、蝶形螺母(10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2)与第二安装架(103)之间相对设置有容纳腔(109),所述容纳腔(109)内安装有雷达本体(110),所述第一安装架(10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侧导架,所述第一侧导架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导孔(112),所述第一滑导孔(112)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导杆(105),所述滑导杆(105)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01)的四角边缘位置,所述底板(101)与第一侧导架之间的滑导杆(105)上滑套连接有第一弹簧(106),所述第二安装架(103)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侧导架(113),所述第二侧导架(113)上开设有第二滑导孔(114),所述第二滑导孔(114)分别与第一滑导孔(11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滑导孔(114)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导杆(105)上,所述顶板(104)的四角边缘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孔(115),所述滑导杆(105)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6),所述螺纹杆(116)穿出滑槽孔(115)后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108),所述顶板(104)与第二侧导架(113)之间的滑导杆(105)上滑套连接有第二弹簧(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01),所述第一安装槽(201)的前端槽口处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弹性卡舌(202),所述第一安装槽(201)底部两侧边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侧导条(203),所述第一侧导条(203)上端的槽口内侧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103)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01),所述第二安装槽(301)与第一安装槽(20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安装槽(301)与第一安装槽(201)相互形成为容纳腔(109),所述第二安装槽(301)的前端槽口处开设有缺口(302),所述缺口(302)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卡舌(303),所述第二安装槽(301)底部两侧边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侧导条(304),所述第二侧导条(304)下端的槽口内侧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条(3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1)与第二安装槽(301)的后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4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1)内开设有贯穿第一安装架(102)的第一散热孔(402),所述第二安装槽(301)内开设有贯穿第二安装架(103)的第二散热孔(4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10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块(501),所述固定块(501)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02),所述第一安装架(10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03),所述限位块(503)上均贯穿有限位导孔(504),所述限位杆(502)分别滑动连接在限位导孔(50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的四角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围边(601),所述顶板(104)的四角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围边(6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两侧以及后端的中部边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直角脚板(701),所述底板(101)侧边与直角脚板(70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加强筋(702),所述底板(101)底面与直角脚板(701)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加强筋(703)。

9.一种雷达安装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本体(110)的前端边缘分别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卡槽(801)和第二卡槽(802),所述第一弹性卡舌(2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导向块,所述第一斜面导向块分别与第一卡槽(801)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卡舌(3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导向块,所述第二斜面导向块与第二卡槽(802)卡扣连接,所述雷达本体(11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限宽槽(803),所述第一限位条(204)与第二限位条(305)分别滑动连接在限宽槽(803)内,且所述第一限位条(204)与第二限位条(305)均抵触连接在限宽槽(803)的两侧边缘,所述雷达本体(110)的两侧棱边均开设有侧导槽(804),所述第一侧导条(203)与第二侧导条(304)分别滑动连接在侧导槽(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支架,包括底板(101)、第一安装架(102)、第二安装架(103)、顶板(104)、滑导杆(105)、第一弹簧(106)、第二弹簧(107)、蝶形螺母(10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2)与第二安装架(103)之间相对设置有容纳腔(109),所述容纳腔(109)内安装有雷达本体(110),所述第一安装架(10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侧导架,所述第一侧导架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导孔(112),所述第一滑导孔(112)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导杆(105),所述滑导杆(105)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01)的四角边缘位置,所述底板(101)与第一侧导架之间的滑导杆(105)上滑套连接有第一弹簧(106),所述第二安装架(103)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侧导架(113),所述第二侧导架(113)上开设有第二滑导孔(114),所述第二滑导孔(114)分别与第一滑导孔(11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滑导孔(114)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导杆(105)上,所述顶板(104)的四角边缘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孔(115),所述滑导杆(105)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6),所述螺纹杆(116)穿出滑槽孔(115)后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母(108),所述顶板(104)与第二侧导架(113)之间的滑导杆(105)上滑套连接有第二弹簧(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01),所述第一安装槽(201)的前端槽口处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弹性卡舌(202),所述第一安装槽(201)底部两侧边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侧导条(203),所述第一侧导条(203)上端的槽口内侧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条(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103)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01),所述第二安装槽(301)与第一安装槽(20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安装槽(301)与第一安装槽(201)相互形成为容纳腔(109),所述第二安装槽(301)的前端槽口处开设有缺口(302),所述缺口(302)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卡舌(303),所述第二安装槽(301)底部两侧边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侧导条(304),所述第二侧导条(304)下端的槽口内侧边缘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条(3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1)与第二安装槽(301)的后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敏王雷曹文龙李永平王志远朱海峰王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锋火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