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底托装置、电池箱总成以及电动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9835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42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电底托装置、电池箱总成以及电动车辆,其中,换电底托装置包括底托本体和至少一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设于底托本体上,锁止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锁块和用于同时驱动至少两个锁块与电池箱锁紧或抵紧的驱动件;驱动件与至少两个锁块传动连接。相比较传统的每个锁块都需要一个动力源驱动而言,本技术大大简化了控制驱动,一个动力源能够同时驱动至少两个锁块对电池箱进行锁紧,动力源数量减少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和成本,也提高了锁止机构的集成度,进而有利于提高整个换电底托装置布局的紧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电底托装置、电池箱总成以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迅速发展,重卡等大、重型车辆也逐渐实现电动化,这种纯电动卡车不使用燃料和其他能源,而是配备有动力电池和电动机。由于用电量大、电池充电时间长等原因,电动重卡大多为换电型重卡。

2、换电型重卡的电池箱总成安装在车架上,其中,电池箱总成主要包括电池箱和底托装置,电池箱通过底托装置固定在车架上,为了便于动力电池的更换,底托装置通常设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能够将电池箱固定在车架上,而当需要换电时,锁止机构又可解除对电池箱的固定。

3、为了提高电池箱安装在车架上的稳固性,通常会设置多个锁止机构对电池箱进行固定,而现有的锁止机构一般都是通过气缸直接驱动锁块将电池箱锁紧或抵紧,这样每个锁块都需要一个动力源驱动锁止,当需要多个锁块对电池箱进行固定时,则需相应配合多个动力源才行,而动力源设置过多不仅整体控制复杂,消耗的能量较大,维护的成本也较高,而且一对一控制驱动,集成度低,布局往往也较为零散。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电底托装置,包括底托本体(1)和至少一组锁止机构(2);所述锁止机构(2)设于所述底托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2)包括至少两个锁块(3)和用于同时驱动所述至少两个锁块(3)与电池箱锁紧或抵紧的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4)与所述至少两个锁块(3)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底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为电机,所述驱动件(4)与所述至少两个锁块(3)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41),所述传动组件(41)包括能够带动所述锁块(3)移动的丝杆结构(42)和转动结构(43);所述驱动件(4)通过所述转动结构(43)与所述丝杆结构(42)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电底托装置,包括底托本体(1)和至少一组锁止机构(2);所述锁止机构(2)设于所述底托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2)包括至少两个锁块(3)和用于同时驱动所述至少两个锁块(3)与电池箱锁紧或抵紧的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4)与所述至少两个锁块(3)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电底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为电机,所述驱动件(4)与所述至少两个锁块(3)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41),所述传动组件(41)包括能够带动所述锁块(3)移动的丝杆结构(42)和转动结构(43);所述驱动件(4)通过所述转动结构(43)与所述丝杆结构(4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电底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2)包括两个锁块(3);所述丝杆结构(42)包括双向丝杆(421)、两个丝杆螺母(422)及能够对所述丝杆螺母(422)进行导向的导向杆(423);所述双向丝杆(421)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托本体(1)上,所述导向杆(42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托本体(1)上;所述两个丝杆螺母(422)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丝杆(421)的两段螺纹段上,且均活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423)上;所述两个锁块(3)分别与所述两个丝杆螺母(422)相连接;所述驱动件(4)通过所述转动结构(43)与所述双向丝杆(421)相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长宏邓少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车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