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钒、磷复合污染的淘米水-活性污泥共包埋小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734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壳聚糖为主体的包埋材料,以淘米水为溶剂,对活性污泥进行包埋固定,从而实现钒、磷复合污染的协同处理。其制备方法是:将壳聚糖和六水合氯化铁加入到淘米水中得到混合液;取与混合液比例为1:4的活性污泥加入混合液中;将其滴入至氨水溶液中进行交联,经纯水冲洗与浸泡之后得到固定化包埋小球;将其分别加入到钒、磷复合污染溶液中;在35℃恒温摇床中放置5d,每隔12h取样并测定其中钒、磷污染物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包埋小球对钒、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净化,体现了小球对复合污染水体的去除能力。将活性污泥包埋进小球中也有利于使微生物固定化,保证其生物量的增殖。同时,利用淘米水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碳源,在处理污染的同时回收利用这些“废物”,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钒、磷复合污染的淘米水-活性污泥共包埋小球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工业领域不断发展,钒矿石被开采也导致了大量钒元素进入生态环境中,环境中的钒可通过饮水、食物等方式进入人体,过量的钒将可能威胁人体生命安全。同样的,很多常见的非金属元素,例如农田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中的磷元素,他们主要来自于磷肥、药剂加工厂及洗衣粉的使用中。过量的磷排入水中会导致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差,水生动物死亡。大量的磷和钒元素进入水体,使水体发生钒、磷的复合污染现象。

2、目前,治理含钒或含磷废水主要通过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种方法进行。物理法主要通过铁吸附剂与矿物吸附剂、高炉污泥、天然矿物等对水中的钒或磷进行吸附来去除,但其缺点是部分材料吸附容量小且不可循环利用,与之类似的生物炭吸附以及膜过滤技术也存在高耗能、去除率低等问题。化学法是向水中投加金属盐溶液的方法,将磷酸盐转换为沉淀物从而将磷从水中去除。化学沉淀法适用于高浓度含磷废水,而往往对低浓度含磷废水处理效果不佳,且药剂费用高,产泥量大。对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处理钒、磷复合污染的淘米水-活性污泥共包埋小球,其特征在于以壳聚糖为主体的包埋材料,并且含有淘米水和活性污泥,其中,活性污泥与淘米水的比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钒、磷复合污染的淘米水-活性污泥共包埋小球,其特征在于,通过注射器将液体小球材料自由滴落至交联液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钒、磷复合污染的淘米水-活性污泥共包埋小球,其特征在于将小球经过多次洗涤后用滤纸去除多余水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钒、磷复合污染的淘米水-活性污泥共包埋小球,其特征在于以壳聚糖为主体的包埋材料,并且含有淘米水和活性污泥,其中,活性污泥与淘米水的比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钒、磷复合污染的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丽婷赵子衡付博伟王新利郝晓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