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铸超大规格铜扁锭用三通浇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900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浇铸超大规格铜扁锭用三通浇铸管,包括进液直管和水平浇铸管,水平浇铸管的两侧沿轴向开有若干浇铸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水平浇铸管的两侧增设浇铸孔,既增强了铜液在结晶器中沿水平浇铸管径向的对流,减弱流柱动量引起的轴向对流,又使结晶器内各部分的铜液温度趋向均匀,基本消除了因大面中部温度较低而产生的冷隔缺陷,保证了铸锭的内部品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铜扁锭所使用的浇铸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浇铸超大规格铜 扁锭用三通浇铸管。
技术介绍
铸造超大规格H65黄铜扁锭(1250mmX220mmX8000mm),一般使用有芯感应电炉熔炼铜液,采用水冷结晶器,半连续铸造机进行铸造。铜及锌原料在熔炼炉内熔化、精炼,完 成后铜水转入保温炉,铜水经过浇铸管流入结晶器,通过结晶器的水冷和铸造机的牵引,完 成黄铜铸锭的铸造。由于铸锭的规格较大,使用传统的三通浇注管进行铸造时,会带来以下 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铜液在结晶器中由两端向中间的水平对流流程长,导致结晶器内各 部分铜液的温度差别较大,水平浇铸管两端对应的小面处铜液温度高,两个大面的中部铜 液温度低,往往在大面的中部形成大量的冷隔缺陷,严重影响铸锭的品质;二是铜液在结晶 器中沿水平浇铸管轴向的对流较大,流柱的穿透深度大,增加了 二次氧化与吸气,容易在铸 锭内部形成夹渣和气孔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浇铸超大规格铜 扁锭用三通浇铸管,可以有效解决铸锭时因铜液水平对流不足和轴向对流较大所引起的大 面中部冷隔缺陷和二次氧化所造成的内部夹渣、气孔等铸锭缺陷,提高铸件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进液直管和水平浇铸 管,水平浇铸管的两侧沿轴向开有若干浇铸孔。浇铸时,铜液从水平浇铸管两端流出的同 时,也从水平浇铸管两侧的浇铸孔流出至结晶器中间。既增强了铜液在结晶器中沿水平浇 铸管径向的对流,减弱流柱动量引起的轴向对流,又使结晶器内各部分的铜液温度趋向均 勻,基本消除了因大面中部温度较低而产生的冷隔缺陷;增加了气泡和夹渣上浮的区域,减 小了气泡和夹渣的潜入深度,有利于夹渣和气体上浮,使铸锭内部的气孔和夹渣缺陷得到 了明显的改善,保证了铸锭的内部品质。为了防止铜液在浇铸过程中在水平浇铸管两端浇铸口处向上飞溅,本技术的 一个优选方案是水平浇铸管的两端浇铸口上端口至水平浇铸管中间的水平距离大于下端 口至水平浇铸管中间的水平距离。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采用在水平浇铸管的两侧增设浇铸孔,既增强 了铜液在结晶器中沿水平浇铸管径向的对流,减弱流柱动量引起的轴向对流,又使结晶器 内各部分的铜液温度趋向均勻,基本消除了因大面中部温度较低而产生的冷隔缺陷;增加 了气泡和夹渣上浮的区域,减小了气泡和夹渣的潜入深度,有利于夹渣和气体上浮,使铸锭 内部的气孔和夹渣缺陷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保证了铸锭的内部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身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三通浇铸管由进液直管1和水平浇铸管2组成,水平浇铸管2两侧沿 轴向等距离开有若干浇铸孔3,浇铸孔3也可以不等距离设置,浇铸孔3可以沿水平浇铸管 中间向两端相隔距离逐渐扩大设置。浇铸时铜液既从两端浇铸口 4流出,也同时从两侧浇 铸孔3流出。水平浇铸管2的两端浇铸口 4设成向内的斜切面,使得上端口 5至水平浇铸 管中间的水平距离大于下端口 6至水平浇铸管中间的水平距离,可以防止铜液在浇铸过程 中在水平浇铸管两端浇铸口处向上飞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浇铸超大规格铜扁锭用三通浇铸管,包括进液直管(1)和水平浇铸管(3),其特征在于:水平浇铸管(2)的两侧沿轴向开有若干浇铸孔(3)。

【技术特征摘要】
浇铸超大规格铜扁锭用三通浇铸管,包括进液直管(1)和水平浇铸管(3),其特征在于水平浇铸管(2)的两侧沿轴向开有若干浇铸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铸超大规格铜扁锭用三通浇铸管,其特征在于水平浇铸 管(2)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文俊刘建设詹飞刘敦伟陈卫国王之平王兴壮王邵武吕杰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