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系统,具体为一种电调管柱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已成为未来几年市场的主流,其中转动管柱在驾驶舱内连接方向盘与转向机,通过驾驶员转向操纵力矩传递到转向车轮,实现汽车的转向,转向管柱除了传递扭矩外,还有一项不可或缺的功能就是调节管柱到任意位置,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汽车方向盘调节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要求方向盘在四向位置电动可调,并且更好的记忆人的上下车位置。
2、电调管柱在进行角度调节时,由于杆件机构的限制,必须对运动进行补偿,否则会出现调节主动卡死的现象,现有的电调管柱调节补偿在管柱的前端,这种补偿的弊端就是前支架占据的空间比较大,不适合于整车狭小的布局,且大部分轴向调节为手调式机械管柱,操作便利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调管柱调节机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调管柱调节机构,采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调管柱调节机构,包括下管柱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柱筒(1)通过第一螺栓(202)连接轴向调节电机(2),所述轴向调节电机(2)的输出轴上连接第一丝杠(201),所述第一丝杠(201)上滑动连接第一调节块(3),所述第一调节块(3)固定至轴向调节支架(4),所述轴向调节支架(4)的末端通过第二螺栓(9)固定有导向块(8),所述轴向调节支架(4)上有溃缩块(10),所述溃缩块(10)连接溃缩支架(5),所述溃缩支架(5)与上管柱筒(6)相连,所述上管柱筒(6)滑动连接至所述下管柱筒(1)内部,所述溃缩块(10)上滑动有轴向调节导向条(12),所述轴向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调管柱调节机构,包括下管柱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柱筒(1)通过第一螺栓(202)连接轴向调节电机(2),所述轴向调节电机(2)的输出轴上连接第一丝杠(201),所述第一丝杠(201)上滑动连接第一调节块(3),所述第一调节块(3)固定至轴向调节支架(4),所述轴向调节支架(4)的末端通过第二螺栓(9)固定有导向块(8),所述轴向调节支架(4)上有溃缩块(10),所述溃缩块(10)连接溃缩支架(5),所述溃缩支架(5)与上管柱筒(6)相连,所述上管柱筒(6)滑动连接至所述下管柱筒(1)内部,所述溃缩块(10)上滑动有轴向调节导向条(12),所述轴向调节导向条(12)固定至所述下管柱筒(1)上,所述上管柱筒(6)内有第一输入轴(7),所述第一输入轴(7)与所述上管柱筒(6)通过卡簧(15)固定,所述第一输入轴(7)内通过第一导向花键(702)和第二导向花键(703)滑动连接第二输入轴(701),所述下管柱筒(1)通过下旋转点螺栓(18)和支架滑槽(1701)将安装支架(17)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17)前段通过第二旋转点螺栓(25)将所述安装支架(17)角度调节支架(23)和所述下管柱筒(1)转动连接至一起,所述安装支架(17)通过第一旋转点螺栓(24)与所述下管柱筒(1)转动连接至一起,所述轴向调节电机(2)相对侧的所述下管柱筒(1)上通过第三螺栓(26)转动连接角度调节电机(20),所述角度调节电机(20)的输出轴上连接第二丝杠(21),所述第二丝杠(21)上滑动连接第二调节块(22),所述第二调节块(22)固定至所述角度调节支架(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调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块(3)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调节块(3)通过内螺纹与所述第一丝杠(201)的啮合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振朋,朱自伟,景伟伟,张宏博,
申请(专利权)人:豫北转向系统新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