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54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9
本技术涉及防护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上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扇叶,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对应摄像头的位置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电推杆,所述电推杆与无人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杆,四个所述定位杆每两个为一组。本技术,解决了无人机在航拍时,需要安装摄像头,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摄像头在安装后,大多不具有保护结构,在空中容易受到杂物的影响,容易导致摄像头的镜头出现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护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1、无人机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机,其能够满足各种航拍需求,操作简单,成本低,大大应用于建筑行业、地质科学等行业。

2、公告号为cn217893213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测绘无人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无人机体和支架,所述无人机体的底部表面连接有支架,所述无人机体的表面安装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表面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连接有对接罩,所述防护罩和对接罩皆为轻钢材质,所述防护罩的一侧连接有定位扣。该具有防护结构的测绘无人机,通过将防护罩和对接罩在驱动器的表面进行对接,接着防护罩通过定位扣与对接罩进行连接,同时防护罩通过定位螺钉与对接罩构成螺纹固定结构,将防护罩和对接罩在驱动器的表面处于固定的状态,从而实现便于对驱动器的进行防护的目的。

3、针对上述及现有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往往存在以下缺陷:无人机在航拍时,需要安装摄像头,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摄像头在安装后,大多不具有保护结构,在空中容易受到杂物的影响,容易导致摄像头的镜头出现损坏。

4、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护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人机在航拍时,需要安装摄像头,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摄像头在安装后,大多不具有保护结构,在空中容易受到杂物的影响,容易导致摄像头的镜头出现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防护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上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扇叶,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对应摄像头的位置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电推杆,所述电推杆与无人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杆,四个所述定位杆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定位杆的圆弧面滑动穿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截面呈“l”形,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衔接杆的一侧与顶板相抵接,所述摄像头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具体为亚克力罩,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均开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与调节杆一端的尺寸相适配。

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调节结构,防护罩可以对摄像头进行保护,进而避免无人机飞行空中的杂物将摄像头磕碰损坏,且当材质为亚克力板的防护罩使用损坏后,人员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更换,提高了无人机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值得深入推广。

4、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和调节杆固定连接。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当顶板与衔接杆分离后,弹簧可以驱动调节杆快速与防护罩上的衔接槽分离,从而提高了拆卸防护罩的速度。

6、优选的,所述无人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壁与防护罩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调节杆的尺寸相适配。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安装防护罩时,先将防护罩放入滑轨内壁,从而使防护罩能够快速安装至指定位置。

8、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与滑轨过盈连接。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安装防护罩时,先将橡胶塞放入滑轨内,可以起到临时对防护罩进行限位的效果,从而方便对防护罩进行下一步的安装。

10、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下表面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支架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橡胶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螺纹穿设有若干个螺杆,所述支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螺杆螺纹连接。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辅助结构,橡胶垫可以对支架的下表面进行遮盖防护,避免无人机支架下表面直接与地面产生摩擦,从而提高了无人机支架的使用寿命,且橡胶垫使用破损后,人员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更换。

12、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转杆,所述转杆均匀分布在螺杆的圆弧面上。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动转杆可以带动螺杆,达到了方便控制螺杆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螺杆的尺寸相适配。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由于固定在螺杆一端导向块的体积较小,从而方便了螺杆插入定位板内。

16、综上所述:

17、1.本技术中,使用时,无人机起飞带着摄像头,借助摄像头进行航拍作业,通过设置调节结构,防护罩可以对摄像头进行保护,进而避免无人机飞行空中的杂物将摄像头磕碰损坏,且当材质为亚克力板的防护罩使用损坏后,人员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更换,提高了无人机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值得深入推广。

18、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辅助结构,橡胶垫可以对支架的下表面进行遮盖防护,避免无人机支架下表面直接与地面产生摩擦,从而提高了无人机支架的使用寿命,且橡胶垫使用破损后,人员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的上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扇叶(2),所述无人机(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5),所述无人机(1)的下表面安装有摄像头(6),所述无人机(1)的下表面对应摄像头(6)的位置设有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电推杆(301),所述电推杆(301)与无人机(1)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02),所述顶板(30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无人机(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杆(303),四个所述定位杆(303)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定位杆(303)的圆弧面滑动穿设有调节杆(304),所述调节杆(304)的截面呈“L”形,所述调节杆(3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305),所述衔接杆(305)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衔接杆(305)的一侧与顶板(302)相抵接,所述摄像头(6)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306),所述防护罩(306)具体为亚克力罩,所述防护罩(306)的两侧均开设有衔接槽(307),所述衔接槽(307)与调节杆(304)一端的尺寸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303)的圆弧面套有弹簧(311),所述弹簧(311)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303)和调节杆(30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308),所述滑轨(308)的内壁与防护罩(306)滑动连接,所述滑轨(308)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309),所述限位孔(309)与调节杆(304)的尺寸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0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塞(310),所述橡胶塞(310)与滑轨(308)过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的下表面设有辅助结构(4),所述辅助结构(4)包括橡胶垫(41),所述橡胶垫(41)与支架(5)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橡胶垫(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42),所述连接板(42)的表面螺纹穿设有若干个螺杆(43),所述支架(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4),所述定位板(44)与螺杆(43)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3)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转杆(45),所述转杆(45)均匀分布在螺杆(43)的圆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46),所述导向块(46)与螺杆(43)的尺寸相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包括无人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的上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扇叶(2),所述无人机(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5),所述无人机(1)的下表面安装有摄像头(6),所述无人机(1)的下表面对应摄像头(6)的位置设有调节结构(3),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电推杆(301),所述电推杆(301)与无人机(1)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02),所述顶板(30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无人机(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杆(303),四个所述定位杆(303)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定位杆(303)的圆弧面滑动穿设有调节杆(304),所述调节杆(304)的截面呈“l”形,所述调节杆(3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305),所述衔接杆(305)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衔接杆(305)的一侧与顶板(302)相抵接,所述摄像头(6)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罩(306),所述防护罩(306)具体为亚克力罩,所述防护罩(306)的两侧均开设有衔接槽(307),所述衔接槽(307)与调节杆(304)一端的尺寸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303)的圆弧面套有弹簧(311),所述弹簧(311)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303)和调节杆(304)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高敏陈美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涛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