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74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3
能够高效地分散作用于车架的应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中,角撑架(16)具备与前立管(15)接合的接合部(61)和与主框架(17)连接的下侧连接部(65),前侧接合部(61)由前角撑架部(51)的前缘(51a)及后角撑架部(52)的前缘(52a)形成,将前角撑架部(51)与后角撑架部(52)接合的接合部(57)在角撑架(16)的车宽方向的侧面(16a)沿上下方向延伸,接合部(57)具有从下侧连接部(65)侧向上方延伸的第一接合部(81)和从第一接合部(81)的上方的位置朝向前侧接合部(61)向上方延伸的第二接合部(82),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第二接合部(82)比第一接合部(82)向前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鞍乘型车辆的车架


技术介绍

1、以往,已知有从前立管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经由角撑架而与前立管连接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在专利文献1中,角撑架由前角撑架部和从后方与前角撑架部接合的后角撑架部形成为中空,角撑架具备与前立管接合的前侧接合部和与主框架连接的下侧连接部。前侧接合部由前角撑架部的前缘及后角撑架部的前缘形成,将前角撑架部与后角撑架部接合的接合部在角撑架的车宽方向上的侧面沿上下方向延伸。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92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另外,在上述以往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中,将前角撑架部与后角撑架部接合的接合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呈直线状上下延伸。因此,前侧接合部处的前角撑架部与后角撑架部之比率容易产生偏差,有时应力会集中于车架的一部分。

3、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车辆的车架中,使前侧接合部处的前角撑架部与后角撑架部之比率适当,能够高效地分散作用于车架的应力。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关于鞍乘型车辆的车架,从前立管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经由角撑架与所述前立管连接,所述角撑架通过由板材构成的前角撑架部和作为板材的后角撑架部形成为中空,所述后角撑架部从后方与所述前角撑架部接合,所述角撑架具备与所述前立管接合的前侧接合部和与所述主框架连接的下侧连接部,所述前侧接合部由所述前角撑架部的前缘及所述后角撑架部的前缘形成,将所述前角撑架部和所述后角撑架部接合的接合部在所述角撑架的车宽方向上的侧面沿上下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具备从所述下侧连接部侧向上方延伸的第一接合部和从所述第一接合部的上方的位置朝向所述前侧接合部向上方延伸的第二接合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第二接合部比所述第一接合部向前倾斜。

6、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主框架是从下方与所述下侧连接部嵌合的管,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第一接合部在所述下侧连接部上与所述主框架平行地配置。

7、此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前侧接合部沿着所述前立管上下延伸,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前端位于所述前侧接合部的上下的中间部。

8、并且,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后角撑架部的后壁部设置有使所述后壁部的一部分向所述后壁部的板厚方向突出而形成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呈线状上下延伸。

9、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主框架从下方与所述下侧连接部嵌合,所述主框架的上端相对于所述加强部的下端向下方离开。

10、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下侧连接部是由所述前角撑架部及所述后角撑架部前后结合而形成的筒状部,所述下侧连接部设置有左右一对,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的所述主框架从下方与左右的所述筒状部嵌合,所述筒状部的下端面是以所述下端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下端面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高的位置的方式形成的椭圆形。

11、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下侧连接部是由所述前角撑架部及所述后角撑架部前后结合而形成的筒状部,所述接合部从所述下侧连接部的下端面延伸至所述前侧接合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第一接合部位于所述筒状部的轴线上。

12、技术效果

13、关于鞍乘型车辆的车架,从前立管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经由角撑架与前立管连接,角撑架通过由板材构成的前角撑架部和作为板材的后角撑架部而形成为中空,所述后角撑架部从后方与前角撑架部接合,角撑架具备与前立管接合的前侧接合部和与主框架连接的下侧连接部,前侧接合部由前角撑架部的前缘及后角撑架部的前缘形成,将前角撑架部与后角撑架部接合的接合部在角撑架的车宽方向上的侧面沿上下方向延伸,接合部具备从下侧连接部侧向上方延伸的第一接合部和从第一接合部的上方的位置朝向前侧接合部向上方延伸的第二接合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第二接合部比第一接合部向前倾斜。

14、根据该结构,第二接合部比第一接合部向前倾斜,因此,能够使前侧接合部处的前角撑架部与后角撑架部的边界位于更下方侧。因此,能够使前侧接合部处的前角撑架部与后角撑架部之比率适当,能够高效地分散作用于车架的应力。

15、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主框架是从下方与下侧连接部嵌合的管,在侧视观察车辆时,第一接合部在下侧连接部上与主框架平行地配置。

16、根据该结构,第一接合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与主框架平行,因此,能够使下侧连接部以及第一接合部形成为简单的形状。

17、此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前侧接合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沿着前立管上下延伸,第二接合部的前端位于前侧接合部的上下的中间部。

18、根据该结构,第二接合部的前端位于前侧接合部的上下的中间部,因此,在前侧接合部处,能够使前角撑架部的比率与后角撑架部的比率接近,能够有效地分散应力。

19、并且,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后角撑架部的后壁部设有使后壁部的一部分向后壁部的板厚方向突出而形成的加强部,加强部呈线状上下延伸。

20、根据该结构,通过呈线状上下延伸的加强部,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在上下较长的范围内增加角撑架的刚性。

21、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主框架从下方与下侧连接部嵌合,主框架的上端相对于加强部的下端向下方离开。

22、根据该结构,在上下方向上,在加强部与主框架之间形成不存在主框架的区间,因此,能够使车架轻量化。

23、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下侧连接部是由前角撑架部和后角撑架部前后结合而形成的筒状部,所述下侧连接部设置有左右一对,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的主框架从下方与左右的筒状部嵌合,筒状部的下端面是以下端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比下端面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高的位置的方式形成的椭圆形。

24、根据该结构,筒状部的下端面为椭圆形,因此,容易使主框架与筒状部嵌合,容易制造车架。

25、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是,下侧连接部是由前角撑架部和后角撑架部前后结合而形成的筒状部,接合部从下侧连接部的下端面延伸至前侧接合部,第一接合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位于筒状部的轴线上。

26、根据该结构,接合部从下侧连接部的下端面延伸至前侧接合部,第一接合部位于筒状部的轴线上,第二接合部的前端位于前侧接合部的上下的中间部,因此,能够使应力高效地分散于前角撑架部和后角撑架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架,从前立管(15)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17)经由角撑架(16)而与所述前立管(15)连接,所述角撑架(16)通过由板材构成的前角撑架部(51)和作为板材的后角撑架部(52)而形成为中空,其中所述后角撑架部(52)从后方与所述前角撑架部(51)接合,所述角撑架(16)具备与所述前立管(15)接合的前侧接合部(61)和与所述主框架(17)连接的下侧连接部(65),所述前侧接合部(61)由所述前角撑架部(51)的前缘(51a)及所述后角撑架部(52)的前缘(52a)形成,将所述前角撑架部(51)与所述后角撑架部(52)接合的接合部(57)在所述角撑架(16)的车宽方向上的侧面(16a)沿上下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车架,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架,从前立管(15)向下方延伸的主框架(17)经由角撑架(16)而与所述前立管(15)连接,所述角撑架(16)通过由板材构成的前角撑架部(51)和作为板材的后角撑架部(52)而形成为中空,其中所述后角撑架部(52)从后方与所述前角撑架部(51)接合,所述角撑架(16)具备与所述前立管(15)接合的前侧接合部(61)和与所述主框架(17)连接的下侧连接部(65),所述前侧接合部(61)由所述前角撑架部(51)的前缘(51a)及所述后角撑架部(52)的前缘(52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直人长谷川润子铃木和启岩崎谦二郎柳健慈五十岚则昭高桥庆介黑泽千夏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