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
技术介绍
1、智能充电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移动后对电动车进行充电的智能机器人,智能充电机器人所用范围广,且能够全自动化完成充电操作,实用性高。
2、现有的智能充电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在没有及时规避障碍物时,容易直接与障碍物产生碰撞,从而容易发生倾倒及自身的损坏现象,容易影响智能充电机器人的正常使用,缩短了智能充电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智能充电机器人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外壁设置有防撞机构;
3、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架、多个伸缩杆、多个缓冲弹簧和横向组件,多个所述缓冲弹簧分别固定设置于多个伸缩杆的内腔,所述防撞架设置于机器人主体的外壁,多个所述伸缩杆均设置于机器人主体和防撞架之间,所述横向组件设置于防撞架的内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防撞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倒机构(3)包括支架(301)、挤压杆(302)、两个铰接块(303)、复位弹簧(304)和支撑杆(305),两个所述铰接块(303)分别铰接设置于支撑杆(305)的两端,所述复位弹簧(304)和挤压杆(302)分别设置于支撑杆(305)的底端和上方,所述支架(301)铰接设置于支撑杆(305)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组件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防撞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倒机构(3)包括支架(301)、挤压杆(302)、两个铰接块(303)、复位弹簧(304)和支撑杆(305),两个所述铰接块(303)分别铰接设置于支撑杆(305)的两端,所述复位弹簧(304)和挤压杆(302)分别设置于支撑杆(305)的底端和上方,所述支架(301)铰接设置于支撑杆(305)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组件包括多个横向槽(204)和多个横向导杆(205),多个所述横向导杆(205)分别固定设置于多个横向槽(204)的内腔,多个所述横向槽(204)均开设于防撞架(201)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第一复位杆(401)、第二复位杆(402)、铰接杆(403)和支撑组件,所述铰接杆(403)设置于第一复位杆(401)和第二复位杆(402)相对的端部,所述第二复位杆(402)的底端与支架(301)的外壁铰接设置,所述第一复位杆(401)与防撞架(201)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5),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铰接杆(403)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杆(404)和挡块(405),所述支杆(404)的一端套设在铰接杆(403)的外壁,所述支杆(404)的另一端与挡块(405)的底端固定设置,所述挡块(405)固定设置在防撞架(201)的外壁,所述挡块(405)的中部为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楠,翟洪亮,刘立业,张明,王伟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超级芯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