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及其衍生物在油墨连接料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6732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墨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棕榈油及其衍生物在油墨连接料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新型棕榈油型油墨连接料,所述连接料包含以下组分:第一树脂33-48重量份;第二树脂3-15重量份;植物油10-30重量份;棕榈油、棕榈油衍生物或两者的混合物15-35重量份;铝凝胶剂0.3-2重量份;和抗氧剂0.1-3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料采用了新型的棕榈油或其衍生物,属于环保型的纯植物油连接料,具有较高的粘弹性,仍然兼顾了快固性和高光泽性,良好的颜料润湿性,水墨平衡及机上稳定性等。同时价格上较以往的纯植物油型连接料更为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
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棕榈油及其衍生物在油墨连接 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现代胶印油墨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使用矿物油作为稀释溶剂的传统型油墨发展到 目前使用豆油及豆油改性衍生物作为稀释溶剂的环保油墨。但是豆油的相对价格还比较 贵,而且,豆油产量受美国、阿根廷及巴西等主要产区的影响波动太大。目前,豆油有逐步萎 缩的趋势。据美国农业部2009年的供需报告中可以看出,2009年我国棕榈油的进口量达到 了 570万吨,增幅为9.1%。这与豆油消费的停滞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就是说,棕榈油的比 价优势进一步突出,不断侵蚀着豆油的市场份额。据《油世界》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在欧盟 棕榈油及衍生物棕榈油脂肪酸酯正在逐步取代豆油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12年,棕榈油 将占全球油脂总量的23%,取代豆油的19%,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油脂品种。由于棕榈油相 对低廉的价格优势以及产地输出国对于棕榈油出口的倾向性扶持,使得棕榈油及棕榈油衍 生物的应用,在国内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目前世界上棕榈油主要生产国仅有马来西亚和 印尼,因得益于良好自然条件及国家政策支持,两国棕榈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棕榈油型油墨连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料包含以下组分:  第一树脂 33-48重量份  第二树脂 3-15重量份  植物油 10-30重量份  棕榈油和/或棕榈油衍生物 15-35重量份  铝凝胶剂 0.3-2重量份  抗氧剂 0.1-3重量份  所述第一树脂为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石油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树脂是醇酸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棕榈油型油墨连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料包含以下组分第一树脂 33 48重量份第二树脂 3 15重量份植物油10 30重量份棕榈油和/或棕榈油衍生物 15 35重量份铝凝胶剂 0.3 2重量份抗氧剂0.1 3重量份所述第一树脂为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石油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第二树脂是醇酸树脂。2.如权利要求1的棕榈油型油墨连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是由一 种或多种酚与一种或多种多元醇合成的,所述酚选自双酚A、叔丁基苯酚、对特辛基酚、对壬 基酚、对十二烷基酚和腰果酚,所述多元醇选自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单季戊四醇和双季戊 四醇。3.如权利要求1的棕榈油型油墨连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的酸值为 10-60mgK0H/g。4.如权利要求3的棕榈油型油墨连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的酸值为 20-50mgK0H/g。5.如权利要求1的棕榈油型油墨连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醇酸树脂为亚麻油型醇酸 或豆油型醇酸,其酸值为50mgK0H/g以下。6.如权利要求5的油墨连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醇酸树脂的酸值为5-25mgK0H/g。7.如权利要求1的棕榈油型油墨连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棕榈油衍生物选自棕榈油 甲酯、棕榈油酸丁酯和棕榈油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8.如权利要求1的棕榈油型油墨连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干性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希军顾俊陈爱军尚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