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73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4
本申请涉及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根据温度控制需求,控制六通阀使用不同内部连接方式,通过六通阀的不同连通方式使得确定的初始回路能够构成满足温度控制需求的目标回路,从而实现动力电池和电驱电路在不同工况下的功能需求,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热管理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需要的阀件组合数量更少,通用性高且覆盖功能更加全面,在保障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重量,进而提升了热管理的控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车辆的智能化要求、安全要求、环保要求等也越来越高,新能源车辆应运而生。

2、新能源车辆分为了纯电车辆和增程式车辆,热管理系统为新能源车辆上必不可少的系统,热管理系统能够保证乘员舱舒适、电池、电驱正常工作。但热管理系统工况复杂,控制对象繁多,因此热管理系统的软件控制逻辑也相对复杂,导致控制效率低下,如何对新能源车辆进行热管理控制,进而提高热管理控制效率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热管理控制逻辑复杂,导致控制效率低下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电驱电路的温度和动力电池的温度,并根据电驱电路的温度和动力电池的温度,确定当前车辆的温度调节需求;根据温度调节需求、电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上设置六通阀、电驱电路、动力电池、电驱冷却回路以及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所述电驱冷却回路用于降低所述电驱电路的温度,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用于调节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所述六通阀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外部端口与所述电驱冷却回路和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连通;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降低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提高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热管理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上设置六通阀、电驱电路、动力电池、电驱冷却回路以及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所述电驱冷却回路用于降低所述电驱电路的温度,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用于调节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所述六通阀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外部端口与所述电驱冷却回路和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连通;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降低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提高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换热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用端口连通;所述六通阀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外部端口与所述电驱冷却回路和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连通,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驱电路的温度和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温度调节需求,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温度调节需求包含降低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需求,且所述第一换热器处于故障状态,根据所述温度调节需求、所述电驱冷却回路以及所述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回路,确定初始回路,并根据所述初始回路生成内部连接指令,包括: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鹏郑登磊何勇文浩懿王靖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