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钛金属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方法,尤其是钛金属表面 制备尺寸、密度可调控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二氧化钛薄膜因其良好的稳定性、光催化性能以及生物活性等,被广泛用于光催 化材料能源环境用、骨组织修复材料生物医学用等领域。相对其他二氧化钛微纳结构(纳 米点、纳米管等),二氧化钛纳米棒结构具有更多的表面区域作进一步功能化修饰,即意味 着更多的活性功能基团,形成具有更高催化活性或者生物学响应性等性能的表面。而制备 纳米棒尺寸、密度均可调控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对进一步研究纳米二氧化钛的各方面性 能,扩大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骨修复材料生物医学领域,细胞对植入体表面 的形貌结构(尺寸、密度)很敏感,所以在钛金属表面构建纳米棒尺寸、密度可调控的二氧 化钛纳米棒阵列,最终可使骨植入体金属具有优良的早期快速和理想的骨整合能力。Liu, B.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131(11) :p. 3985-3990)利用水热 法在含氟氧化锡(FTO)基板上生长出二氧 ...
【技术保护点】
钛金属表面制备尺寸、密度可调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金属片表面用2000~4000目的砂纸磨平抛光,用去离子水在超声波中清洗干净; 2)将经步骤1)处理的钛金属片处于20~800℃温度热处理10~300min,在钛金属片表面原位形成含锐钛矿晶相晶种或金红石晶相晶种; 3)将0.01~5g苦味酸溶解在5~100ml乙醇中,依次加入10~100ml去离子水、10~100ml盐酸、0.01~5ml钛酸四丁酯,得水热溶液; 4)将经步骤2)处理的钛金属片放入聚四氟乙烯内胆的水热釜中,加入配置好的水热溶液,在100~300℃下保持1~20h后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文剑,董灵庆,程逵,宋晨路,沈鸽,杜丕一,韩高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