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及汽车座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260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及汽车座椅,通风系统包括风袋、透气层和抽风件,风袋一侧设有供气体穿过的透气部,风袋的边沿设有凸出部,凸出部沿风袋的宽度方向朝风袋外侧延伸设置,凸出部背离透气部的一侧设有出风口;透气层安装于风袋内并位于透气部和出风口之间,透气层能够引导气体从透气部流动至出风口;抽风件安装于出风口处并和凸出部连接,抽风件通过出风口将穿过透气部的气体抽出至风袋外部。凸出部配合透气层,可以均匀引导热气流动,提高座椅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及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座椅追求舒适性值得关注,其中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改善人体与座椅接触部分的空气流通环境,即使长时间乘坐,身体与座椅的接触面也会干爽舒适,为驾乘人员提供了舒适的乘坐环境。在当前座椅设计中,座椅的市面上大部分为吹风结构,吹风结构使用风机直接朝人体吹风,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带有空调冷气的座椅通风,冷空气直接吹人体臀部和腰部,容易导致腰酸背痛等问题;而少部分设置抽风结构的座椅,其风机直接对着人体抽风,抽风区域集中,用户在身体与座椅的接触区域会感到明显温差,带给用户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座椅通风系统,能够均匀抽风,有效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座椅通风系统的汽车座椅。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包括风袋、透气层和抽风件,风袋一侧设有供气体穿过的透气部,所述风袋的边沿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所述风袋的宽度方向朝风袋外侧延伸设置,所述凸出部背离所述透气部的一侧设有出风口;透气层安装于所述风袋内并位于所述透气部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透气层能够引导气体从所述透气部流动至所述出风口;抽风件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并和所述凸出部连接,所述抽风件通过所述出风口将穿过所述透气部的气体抽出至所述风袋外部。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用户坐上座椅时,通风系统开始作业,抽风件启动从而在出风口处形成负压,此时,用户身上散发的热气通过透气部进入风袋,在气压作用下,热气朝出风口流动,热气流动过程中,风袋内部的透气层引导热气从透气层的一侧均匀流动到透气层的另一侧,随后穿过透气层的热气汇集流动到风袋一边的凸出部内,最后通过出风口被抽风件抽出风带,带走用户周身散发的热量,实现对用户人体的快速散热。通过设置抽风件,避免冷风直吹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方便用户长期使用,通过设置凸出部和透气层,凸出部配合透气层,可以均匀引导热气流动,降低风袋内气体的离散度,提高抽风件的作业效率,同时避免抽风区域集中,使得风带可以均匀一致地对用户身体与座椅的接触区域进行抽风散热,保证用户感受到的降温区域没有明显温差,有效提高座椅的使用舒适性。此外,将凸出部凸出设置在风带外侧,凸出部可以单独弯折,方便用户独立固定安装风袋或凸出部,有效提高通风系统的装配便捷性,同时,用户可以准备两个风袋,分别装配造座椅的靠背和坐垫上,此时,两个风袋的凸出部可以相邻设置,即其一风袋的凸出部安装于另一风袋的凸出部的一侧,从而大幅节省安装空间,有效提高通风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气层设为三维网格织物,所述三维网格织物设有多个蜂窝状网格通道,多个所述蜂窝状网格通道沿所述风袋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透气部通过所述蜂窝状网格通道和所述出风口连通。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袋包括设有所述透气部的耐磨层和设有所述出风口的气密层,所述耐磨层和所述气密层连接,所述耐磨层和所述气密层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透气层和所述容置腔外形匹配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袋背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呈矩阵式分布以形成所述透气部。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耐磨层背离所述气密层的一侧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耐磨层的外沿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围绕所述耐磨层设置,所述气密层的外沿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围绕所述气密层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超声波焊接固定。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抽风件设为离心风机。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抽风件设有减震胶钉,所述减震胶钉连接有钣金件,所述钣金件用于固定所述抽风件。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震胶钉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减震胶钉沿所述抽风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1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座椅,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凸出部配合透气层,可以均匀引导热气流动,提高抽风件的作业效率,同时避免抽风区域集中,使得风带可以均匀一致地对用户身体与座椅的接触区域进行抽风散热,保证用户感受到的降温区域没有明显温差,有效提高座椅的使用舒适性。此外,将凸出部凸出设置在风带外侧,凸出部可以单独弯折,有效提高通风系统的装配便捷性,提高通风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设为三维网格织物,所述三维网格织物设有多个蜂窝状网格通道,多个所述蜂窝状网格通道沿所述风袋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透气部通过所述蜂窝状网格通道和所述出风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袋包括设有所述透气部的耐磨层和设有所述出风口的气密层,所述耐磨层和所述气密层连接,所述耐磨层和所述气密层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透气层和所述容置腔外形匹配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袋背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呈矩阵式分布以形成所述透气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背离所述气密层的一侧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的外沿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围绕所述耐磨层设置,所述气密层的外沿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围绕所述气密层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超声波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件设为离心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件设有减震胶钉,所述减震胶钉连接有钣金件,所述钣金件用于固定所述抽风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胶钉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减震胶钉沿所述抽风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10.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设为三维网格织物,所述三维网格织物设有多个蜂窝状网格通道,多个所述蜂窝状网格通道沿所述风袋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透气部通过所述蜂窝状网格通道和所述出风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袋包括设有所述透气部的耐磨层和设有所述出风口的气密层,所述耐磨层和所述气密层连接,所述耐磨层和所述气密层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透气层和所述容置腔外形匹配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袋背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呈矩阵式分布以形成所述透气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背离所述气密层的一侧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武谢润彪郑建生李永顺
申请(专利权)人:凌翠江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