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轴承上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42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2
本技术提供轮毂轴承上下料机构,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水平移动模组,所述水平移动模组上侧连接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上侧连接有纵向移动气缸,所述支撑板一上侧连接有纵向移动线轨,所述纵向移动线轨有两个,两个所述纵向移动线轨上侧连接有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上侧连接有支撑板三,所述支撑板三一侧连接有竖直移动气缸,所述支撑板三一侧连接有固定滑轨。本技术中通过气爪将工件夹持住后,被竖直移动气缸带动上移,通过水平移动模组带动工件横移,被竖直移动气缸带动放于下一位置,气爪将工件松开后被纵向移动气缸带动后移,再通过水平移动模组反向移动,最后通过纵向移动气缸带动至原位,气爪向前移动夹持下一个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生产,具体涉及轮毂轴承上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1、在对轮毂轴承进行生产加工时,需要将被输送至上料区的工件夹持并移动至加工位,待该工件被加工完成后,最后将该工件夹持并移动至下料带上,完成整个加工过程。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仅用一个气爪对工件进行上料和下料时,只有在完成对第一个工件的下料后,才能开设对下一个工件进行上料操作,会严重影响上料、下料的效率;同时使用多个单独的气爪配合同时进行上料和下料工作时,容易存在上料和下料节奏不同步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前后两个工件之间产生冲突的情况。因此提出轮毂轴承上下料机构,可以使得前后两个相邻的工件进行同步的上料、下料工作,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轴承生产
中存在的难以进行同步的上料和下料操作的缺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轮毂轴承上下料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模组,所述水平移动模组上侧连接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上侧连接有纵向移动气缸,所述支撑板一上侧连接有纵向移动线轨,所述纵向移动线轨有两个,两个所述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轮毂轴承上下料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1)上侧连接有支撑板一(2),所述支撑板一(2)上侧连接有纵向移动气缸(21),所述支撑板一(2)上侧连接有纵向移动线轨(22),所述纵向移动线轨(22)有两个,两个所述纵向移动线轨(22)上侧连接有支撑板二(3),所述支撑板二(3)上侧连接有支撑板三(4),所述支撑板三(4)一侧连接有竖直移动气缸(42),所述支撑板三(4)一侧连接有固定滑轨(41),所述固定滑轨(41)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滑轨(41)一侧连接有支撑板四(5),所述支撑板四(5)一侧连接有竖直移动线轨(51),所述竖直移动线轨(51)有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轮毂轴承上下料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1)上侧连接有支撑板一(2),所述支撑板一(2)上侧连接有纵向移动气缸(21),所述支撑板一(2)上侧连接有纵向移动线轨(22),所述纵向移动线轨(22)有两个,两个所述纵向移动线轨(22)上侧连接有支撑板二(3),所述支撑板二(3)上侧连接有支撑板三(4),所述支撑板三(4)一侧连接有竖直移动气缸(42),所述支撑板三(4)一侧连接有固定滑轨(41),所述固定滑轨(41)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滑轨(41)一侧连接有支撑板四(5),所述支撑板四(5)一侧连接有竖直移动线轨(51),所述竖直移动线轨(51)有两个,所述支撑板四(5)一侧连接有安装板二(53),所述安装板二(53)下侧和竖直移动气缸(4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四(5)一侧连接有安装板一(52),所述安装板一(52)位于支撑板四(5)远离安装板二(53)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一(52)有三个,三个所述安装板一(52)一侧均连接有气手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晓赵美香吴新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锐弘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