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018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8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具有两两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电池模块和冷却板;其中,所述电池箱包括侧板和底座,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冷却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冷却板内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侧板内设置有连接管路,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池模块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板和所述底座。可以提高所述电池模块的散热能力,提升所述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包作为新能源电池的动力来源,在新能源汽车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动力电池包通常包括至少一个由若干电芯组合而成的电池模块,电芯在工作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采取散热措施将会损坏电芯,且任意一颗电芯的损坏都会导致整个动力电池包的损坏,进而降低电池包的使用寿命;而在动力电池包中设置冷却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如何兼顾电池包的安全性与体积利用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电池包。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具有两两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电池包包括:电池箱、电池模块和冷却板;其中,

3、所述电池箱包括侧板和底座,所述侧板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具有敞口的容纳腔;

4、冷却板设置于容纳腔中,所述冷却板内可以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侧板内设置有连接管路,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

5、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沿第一方向,所述电池模块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板和所述底座。

6、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包括电芯本体、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芯本体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

7、所述第一极柱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极柱设置于所述第二侧;

8、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极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一极柱间隔设置;

9、其中,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侧与所述冷却板抵接,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侧与所述底座抵接。

10、可选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11、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围绕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极柱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极柱围绕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设置。

12、可选地,所述冷却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连接板体;

13、所述连接板体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连接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限定出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极柱的u型空间;

14、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贯穿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连接板体。

15、可选地,所述底座设置有容纳槽;

16、所述容纳槽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极柱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槽中。

17、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子流道、第二子流道和第三子流道;

18、所述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子流道均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子流道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子流道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同一端;

19、所述第一子流道与至少部分的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20、所述第二子流道与至少部分的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21、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防爆阀。

22、可选地,所述侧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23、所述第一侧板内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一防爆阀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侧板内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防爆阀连接。

24、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防爆阀,所述第二防爆阀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25、和/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防爆阀,所述第三防爆阀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26、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2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电池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板和所述底座,由于所述冷却板内开设有第一冷却流道,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二冷却流道,并且通过在侧板内设置连接管路将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连通,使得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可以分别对所述电池模块的相对两端进行冷却,以提高所述电池模块的散热能力,进而提升所述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兼顾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具有两两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4)、电池模块(1)和冷却板(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所述单体电池(2)包括电芯本体(21)、第一极柱(22)和第二极柱(23);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芯本体(21)包括第一侧(26)和第二侧(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极柱(22)和所述第二极柱(23)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3)包括第一板体(32)、第二板体(33)和连接板体(34);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3)设置有容纳槽(43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432)包括第一子流道(4321)、第二子流道(4322)和第三子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所述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第一防爆阀(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2)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421)和第二侧板(4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具有两两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4)、电池模块(1)和冷却板(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1)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所述单体电池(2)包括电芯本体(21)、第一极柱(22)和第二极柱(23);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电芯本体(21)包括第一侧(26)和第二侧(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极柱(22)和所述第二极柱(23)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3)包括第一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琪刘建龙宗福才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