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滑桩及抗滑桩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001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0:57
本公开提供一种抗滑桩及抗滑桩的施工方法,属于灾害防治技术领域,抗滑桩包括沿垂向方向分层构造的透水性混凝土柱体和非透水性混凝土柱体,透水性混凝土柱体位于非透水性混凝土柱体的上端,非透水性混凝土柱体被配置为至少部分穿过滑坡滑动面;非透水性混凝土柱体为实心柱体,透水性混凝土柱体内设有开口朝上的储水腔,储水腔连接有排水单元,排水单元被配置为排出储水腔内的积水。本申请提供的抗滑桩,利用非透水性混凝土柱体保证其对滑坡滑动面的锚固作用,同时利用透水性混凝土柱体提供更大的导水面积和渗透系数,增强导水能力,利用设置的储水腔和排水单元又能够将暴雨天气下的意外积水加快排出抗滑桩,防止抗滑桩积水过多而影响受力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尤其涉及一种抗滑桩及抗滑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滑坡灾害中,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若降雨渗入岩土坡体内的水不及时排出,会使得土坡内水土压力迅速上升,更易引发滑坡灾害。抗滑桩是一种常见的滑坡防治结构,其结构形式简单,施工工艺成熟,抗滑能力出色,被广泛应用于滑坡灾害防治中。

2、然而,传统的抗滑桩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施工而成,桩身材料透水性差,对岩土坡体内的流体渗流有阻碍作用。一些新型抗滑桩通过在桩体上设置一定数量的导水孔,提高桩体的导水能力,收集桩身附近的水并通过中空的桩身加以排出。但导水孔面积相对桩身面积而言较小,对水的收集作用较弱;若增加导水孔数量,则又会影响抗滑桩的强度,导致抗滑桩在实际应用时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滑桩及抗滑桩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抗滑桩的排水能力不佳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滑桩,包括:

3、沿垂向方向分层构造的透水性混凝土柱体和非透水性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包括设于所述非透水性混凝土柱体上的驱动件,及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入口端伸入所述储水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内填埋有渗漏填料,所述渗漏填料的粒径沿所述非透水性混凝土柱体的轴向向上渐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具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设有过滤网,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位于储水腔的水平中线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包括设于所述非透水性混凝土柱体上的驱动件,及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入口端伸入所述储水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内填埋有渗漏填料,所述渗漏填料的粒径沿所述非透水性混凝土柱体的轴向向上渐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具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设有过滤网,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位于储水腔的水平中线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检测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智石振明俞松波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