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873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2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矫正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其将两组汽车内饰件放置在上料组件上,操作上料组件使一组汽车内饰件移动到顶压组件正下方,操作顶压组件对一组汽车内饰件进行顶压矫形,矫形完毕后,操作上料组件使另一组汽车内饰件移动到顶压组件下方,操作顶压组件对另一组汽车内饰件进行矫正同时对矫形好的汽车内饰件拿走,提高汽车内饰件矫形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对汽车内饰件放置时远离顶压组件的安全性;包括底座、凹槽和控制器,底座顶端设置有凹槽,底座的右端安装有控制器,还包括上料组件和顶压组件,凹槽中设置有上料组件,底座顶端设置有顶压组件,上料组件可同时放置两组汽车内饰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矫正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内饰件从模具脱膜后需要进行冷却、质检、封装等工序。然而,由于热胀冷缩的影响,汽车内饰件在冷却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尤其是尺寸大、壁薄的饰件更容易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变形,变形的饰件会影响美观、甚至使得饰件无法安装而成为废品。

2、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3500822u的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压板控制器,所述顶压板控制器的内部设置有顶压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底压板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一号泄压机构、一号压力传动器、二号泄压机构、二号压力传动器、三号泄压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滑钮。

3、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装置需要对汽车内饰件需要进行放置---矫形---拿取---放置的程序,需要对一组汽车内饰件拿取后在对另一组汽车内饰件进行放置,造成时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加工效率的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

2、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包括底座、凹槽和控制器,底座顶端设置有凹槽,底座的右端安装有控制器,还包括上料组件和顶压组件,凹槽中设置有上料组件,底座顶端设置有顶压组件,上料组件可同时放置两组汽车内饰件;将两组汽车内饰件放置在上料组件上,操作上料组件使一组汽车内饰件移动到顶压组件正下方,操作顶压组件对一组汽车内饰件进行顶压矫形,矫形完毕后,操作上料组件使另一组汽车内饰件移动到顶压组件下方,操作顶压组件对另一组汽车内饰件进行矫正同时对矫形好的汽车内饰件拿走,将待矫形的汽车内饰件放置在上料组件上,依次类推,提高汽车内饰件矫形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对汽车内饰件放置时远离顶压组件的安全性。

3、优选的,上料组件包括电机、丝杠、光杠、移动板、支撑座和放置槽,底座的右端安装有电机,丝杠转动安装在凹槽中,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的一端连接,凹槽中固定设置有光杠,移动板与丝杠螺纹连接,移动板与光杠滑动连接,移动板顶端设置有两组支撑座,每组支撑座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将两组汽车内饰件分别放在放置槽中,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从而使丝杠在两组光杠的配合下带动移动板中进行左右的水平位置的移动,从而使两组支撑座分别带动相应的汽车内饰件移动到顶压组件下方,进行矫形。

4、优选的,顶压组件包括光杆、顶板、电动液压缸、升降板、压力传感器、安装板、伸缩杆、弹簧和顶压板,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光杆,多组光杆顶端均连接顶板底端,顶板顶端安装有电动液压缸,电动液压缸底部移动端延伸至顶板下方并且连接升降板顶端,升降板与多组光杆滑动连接,升降板的底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多组伸缩杆和多组弹簧,弹簧分别套装在伸缩杆的外侧,多组伸缩杆和多组弹簧的底端均连接顶压板顶端,电动液压缸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操作电动液压缸伸长,从而使升降板在多组光杆的配合下带动顶压板降低,压力传感器检测顶压板的矫形压力,同时多组伸缩杆和弹簧进行适应性的伸缩,避免顶压板压力过大,提高便捷性。

5、优选的,还包括滑轮和轨道,移动板的底端设置有滑轮,凹槽的底端设置有轨道,滑轮滑动安装在轨道上;滑轮跟随移动板进行移动,对汽车内饰件进行矫形时,滑轮在轨道的配合下对移动板进行支撑。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支座;支座对底座进行稳定支撑,提高牢固性。

7、优选的,所述底座和光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底座和光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提高连接牢固性。

8、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缓冲垫;移动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缓冲垫,减少移动板与凹槽内侧壁的硬性接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两组汽车内饰件放置在上料组件上,操作上料组件使一组汽车内饰件移动到顶压组件正下方,操作顶压组件对一组汽车内饰件进行顶压矫形,矫形完毕后,操作上料组件使另一组汽车内饰件移动到顶压组件下方,操作顶压组件对另一组汽车内饰件进行矫正同时对矫形好的汽车内饰件拿走,将待矫形的汽车内饰件放置在上料组件上,依次类推,提高汽车内饰件矫形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对汽车内饰件放置时远离顶压组件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包括底座(1)、凹槽(2)和控制器(3),底座(1)顶端设置有凹槽(2),底座(1)的右端安装有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组件和顶压组件,凹槽(2)中设置有上料组件,底座(1)顶端设置有顶压组件,上料组件可同时放置两组汽车内饰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组件包括电机(4)、丝杠(5)、光杠(6)、移动板(7)、支撑座(8)和放置槽(9),底座(1)的右端安装有电机(4),丝杠(5)转动安装在凹槽(2)中,电机(4)的输出端与丝杠(5)的一端连接,凹槽(2)中固定设置有光杠(6),移动板(7)与丝杠(5)螺纹连接,移动板(7)与光杠(6)滑动连接,移动板(7)顶端设置有两组支撑座(8),每组支撑座(8)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9),控制器(3)与电机(4)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压组件包括光杆(10)、顶板(11)、电动液压缸(12)、升降板(13)、压力传感器(14)、安装板(15)、伸缩杆(16)、弹簧(17)和顶压板(18),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光杆(10),多组光杆(10)顶端均连接顶板(11)底端,顶板(11)顶端安装有电动液压缸(12),电动液压缸(12)底部移动端延伸至顶板(11)下方并且连接升降板(13)顶端,升降板(13)与多组光杆(10)滑动连接,升降板(13)的底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4)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底端设置有多组伸缩杆(16)和多组弹簧(17),弹簧(17)分别套装在伸缩杆(16)的外侧,多组伸缩杆(16)和多组弹簧(17)的底端均连接顶压板(18)顶端,电动液压缸(12)和压力传感器(14)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轮(19)和轨道(20),移动板(7)的底端设置有滑轮(19),凹槽(2)的底端设置有轨道(20),滑轮(19)滑动安装在轨道(20)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支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光杆(10)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缓冲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包括底座(1)、凹槽(2)和控制器(3),底座(1)顶端设置有凹槽(2),底座(1)的右端安装有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组件和顶压组件,凹槽(2)中设置有上料组件,底座(1)顶端设置有顶压组件,上料组件可同时放置两组汽车内饰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组件包括电机(4)、丝杠(5)、光杠(6)、移动板(7)、支撑座(8)和放置槽(9),底座(1)的右端安装有电机(4),丝杠(5)转动安装在凹槽(2)中,电机(4)的输出端与丝杠(5)的一端连接,凹槽(2)中固定设置有光杠(6),移动板(7)与丝杠(5)螺纹连接,移动板(7)与光杠(6)滑动连接,移动板(7)顶端设置有两组支撑座(8),每组支撑座(8)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9),控制器(3)与电机(4)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压组件包括光杆(10)、顶板(11)、电动液压缸(12)、升降板(13)、压力传感器(14)、安装板(15)、伸缩杆(16)、弹簧(17)和顶压板(18),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光杆(10),多组光杆(10)顶端均连接顶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其海王超韩雷刘吨山
申请(专利权)人:大地山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