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8371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08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该可调节扶手装置包括内饰件、升降组件和扶手件。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内饰件表面;所述扶手件安装于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扶手件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运动;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导向柱、套杆和插销件,所述导向柱安装于所述内饰件上,所述套杆套装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插销件嵌装于所述导向柱与套杆之间,按压所述插销件以调节所述导向柱与套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扶手装置通过在内饰件上安装有升降组件,利用升降组件调节扶手件进行升降运动,以提高不同身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内驾驶员乘坐的座椅一般都具有上下前后的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身高人的驾乘需求。而汽车内驾驶员的座椅没有座椅扶手,一般驾驶员在休息的时候将手臂搭在门板扶手和中控扶手箱上,而门板扶手和中控扶手箱是固定不动的,当座椅的位置调节后,门板扶手与中控扶手箱的位置将降低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能够调节门板扶手和中控扶手箱的高度,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舒适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包括:

4、内饰件;

5、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内饰件表面;

6、扶手件,所述扶手件安装于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扶手件在所述升降组件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运动;

7、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导向柱、套杆和插销件,所述导向柱安装于所述内饰件上,所述套杆套装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插销件嵌装于所述导向柱与套杆之间,按压所述插销件以调节所述导向柱与套杆之间的相对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导向柱的侧板上,所述插销件穿插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第一导向槽与多个第一限位齿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平行于所述导向柱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齿槽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槽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齿槽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插销件包括:

11、插杆;

12、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插杆上;

13、限位杆,两个限位杆连接于所述导向柱的内壁上,且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匹配所述插杆的外径;

14、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插杆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径大于所述插杆的外径,所述第一限位块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端部受力后,所述第一限位块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套杆可相对所述导向柱进行移动,以调节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15、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与套杆的厚度之和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厚度相等。

16、进一步地,所述插销件还包括按钮块,所述按钮块位于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且所述按钮块凸出于所述套杆表面,按压所述按钮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套杆可相对所述导向柱进行移动。

1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上还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导向柱的另一侧板上,所述插销件穿插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内;

18、所述插销件还包括第二限位块,当所述第一限位块插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时,所述第二限位块插装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限位杆与第二限位块之间。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槽上设有第二导向槽与多个第二限位齿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齿槽与第一限位齿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0、进一步地,所述内饰件包括汽车门板扶手和/或汽车扶手箱。

21、进一步地,所述扶手件包括塑料件与软包件,所述塑料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所述软包件包覆于所述塑料件表面。

2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23、本技术公开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该可调节扶手装置通过在内饰件上安装有升降组件,利用升降组件调节扶手件进行升降运动,以提高不同身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导向柱的侧板上,所述插销件穿插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第一导向槽与多个第一限位齿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平行于所述导向柱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齿槽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槽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齿槽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件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与套杆的厚度之和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厚度相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件还包括按钮块,所述按钮块位于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且所述按钮块凸出于所述套杆表面,按压所述按钮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套杆可相对所述导向柱进行移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上还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导向柱的另一侧板上,所述插销件穿插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上设有第二导向槽与多个第二限位齿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齿槽与第一限位齿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件包括汽车门板扶手和/或汽车扶手箱。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件包括塑料件与软包件,所述塑料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所述软包件包覆于所述塑料件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导向柱的侧板上,所述插销件穿插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第一导向槽与多个第一限位齿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平行于所述导向柱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齿槽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向槽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齿槽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件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与套杆的厚度之和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厚度相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内饰件可调节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件还包括按钮块,所述按钮块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南京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